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5209发布日期:2021-08-31 14:1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换热器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由于换热器大多采用内部多根换热管进行换热,换热管是物料流经的主要管道,换热器壳体和换热管之间流经制冷液,换热管和换热器封头的连接处安装有管板,换热管和管板密封连接,防止物料和制冷液混流,现有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连接处经常由于密封不严,造成物料的泄漏,影响生产。

现在常用的工艺手段为胀接,将换热器管道与壳体之间严密贴合。胀管机是用于换热器、冷凝器、高压加热器等设备制造中管子、管板的胀紧连接的专用液压胀接设备,使用胀接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劳动强度轻制造周期短、胀接质量均匀可靠等优点。

国内常用的为机械胀接,由于国内生产工艺的问题,生产的管道壁厚不均匀,毛刺多,需要有多道前置工序,如切削不规则管道内壁,打磨管道内壁等,使管道内壁的直径和光洁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保证胀接时的质量合格。这样多道工序加工严重影响了加工效率。

申请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它可以实现将切削、打磨、胀管的工艺整合在一起,减少二次定位,提高加工精度,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了工艺设备,节省了人力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包括刀头、磨片、基体、胀体和通杆。

刀头设于基体左端,刀头可切削管道的不规则内壁。

磨片位于刀头右侧,且套设于基体周侧,磨片可打磨管道内壁。

胀体位于磨片右侧,且设于基体周侧,胀体为弹性件,胀体周侧直径大于管道内壁直径和刀头直径。

通杆固设于基体右端,通杆绕轴线转动,胀管机旋转进入管道内壁。

胀管机从右侧进入管道内壁,刀头切削管道内壁余量,磨片打磨已切削完成的管道内壁,胀体将打磨完成的管道内壁张开,扩大内径。

进一步的,磨片与刀头直径相同,磨片为硬质砂轮片。磨片呈筒状套设在基体外侧,磨片与基体可拆卸连接,刀头与基体可拆卸连接,刀头切削后,磨片随后立即打磨切削面,消除毛刺,保证加工面光洁度。

进一步的,磨片直径大于刀头直径,磨片为软质磨砂片。当刀头磨损度大于磨片时,硬质的磨片直径会大于刀头直径,届时会导致管道内壁未切削只磨损,管道内壁的光洁度差,余量减少不理想,对后续胀管工序会产生影响。

进一步的,胀体为环状,胀体嵌于基体周侧,胀体与基体球形连接。胀体的外侧呈弧形,在进入管道时,可顺滑过渡。

进一步的,磨片包括多个磨条,磨条均平行均匀分布于基体周侧,磨条均与基体可拆卸连接。磨片在旋转加工时,无需在基体周侧全部覆盖磨料,在控制转速的条件下,多个磨条旋转后仍可达到磨削目的,同时减少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磨片为螺旋状的磨条,磨条置可拆卸连接于基体周侧。磨片在旋转加工时,无需在基体周侧全部覆盖磨料,在控制转速的条件下,螺旋状的磨条旋转后仍可达到磨削目的,同时减少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刀头为片状的刀片,刀片下端与基体左端可拆卸连接,刀片与基体轴心垂直。在控制转速的条件下,片状的刀片旋转后仍可达到切削目的,同时减少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刀头周侧的左端为刀尖,刀尖设有前角和后角。进入管道内时,可逐步进入,形成顺滑的过渡,并具有良好的排屑功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清理部件,清理部件位于胀体右侧,清理部件可清理管道内壁胀管后残留的润滑油。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将切削、打磨和胀管工艺集合于一体,降低二次定位所带来的加工精度问题,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了工艺设备,节省了人力成本。

(2)本方案磨片为软质磨片,使磨片与刀头的磨损度区分开,刀头磨损时,管道内壁余量未被切削,磨片因软质可伸缩,可降低磨削的消耗度。

(3)本方案胀体与基体球形连接,可减小摩擦损耗,降低因摩擦生热带来的材料硬化问题,且有效保证胀体进入管道内壁时可顺滑过渡。

(4)本方案磨片为单片螺旋状磨条,刀头为片状的刀片,在旋转后均可实现磨削和切削的目的,同时减少材料成本,降低刀具调试难度。

(5)本方案清理部件可清理胀体胀管后残留在管道内壁的润滑油,有效防止润滑油会渗入管子与管板的间隙之中,对后续的焊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刀头预进入管道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刀头切削管道内壁余量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磨片磨削切削后内壁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一的胀体胀开磨削后内壁时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四的刀头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刀头1、前角101、后角102、刀尖103、磨片2、基体3、胀体4、通杆5、管道6、清理部件7。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6的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包括刀头1、磨片2、基体3、胀体4和通杆5。

刀头1设于基体3左端,刀头1可切削管道6的不规则内壁。

磨片2位于刀头1右侧,且套设于基体3周侧,磨片2可打磨管道6内壁。

胀体4位于磨片2右侧,且设于基体3周侧,胀体4为弹性件,胀体4周侧直径大于管道6内壁直径和刀头1直径。

磨片2直径大于刀头1直径,磨片2为软质磨砂片,软质磨砂片可伸缩。当刀头1磨损度大于磨片2时,硬质的磨片2直径会大于刀头1直径,届时会导致管道6内壁未切削只磨损,管道6内壁的光洁度差,余量减少不理想,对后续胀管工序会产生影响。软质的磨砂片在管道6内壁余量未切削时,会缩小直径来磨削内壁表面,有效防止用磨片2在强行切削内壁,导致加工质量低及磨片2寿命缩短的问题出现。

通杆5固设于基体3右端,通杆5与电机连接,通杆5绕轴线转动,胀管机旋转进入管道6内壁。

胀管机从右侧进入管道6内壁,刀头1切削管道6内壁余量,磨片2打磨已切削完成的管道6内壁,胀体4将打磨完成的管道6内壁张开,扩大内径。

工作原理:胀管机进入管道6后,先用刀头1进行切削,将管道6内壁的余量去除,达到理想的壁厚,再用磨片2对切削面进行磨削,去除毛刺等异物,有效防止毛刺对胀体5的损害,最后用直径大于管道6内壁之间的胀体5来扩张管道6的内径,实现胀管的效果。该申请的胀管机的结构缩短了工艺时间,降低成本同时确保精度。

具体实施例二:在具体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请参阅图7的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胀体4为环状,胀体4嵌于基体4周侧,胀体4与基体4球形连接。胀体4的外侧呈弧形,在进入管道6时,可顺滑过渡。

具体实施例三:在具体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请参阅图8的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磨片2包括多个磨条,磨条均平行均匀分布于基体3周侧,磨条均与基体3可拆卸连接。磨片2在旋转加工时,无需在基体3周侧全部覆盖磨料,在控制转速的条件下,多个磨条旋转后仍可达到磨削目的,同时减少材料成本。

磨片2也可为螺旋状的磨条,磨条置可拆卸连接于基体3周侧。磨片2在旋转加工时,无需在基体3周侧全部覆盖磨料,在控制转速的条件下,螺旋状的磨条旋转后仍可达到磨削目的,同时减少材料成本。

具体实施例四:在具体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请参阅图9-10的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刀头1为片状的刀片,刀片下端与基体3左端可拆卸连接,刀片与基体3轴心垂直。在控制转速的条件下,片状的刀片旋转后仍可达到切削目的,同时减少材料成本。

刀头1周侧的左端为刀尖103,刀尖103设有前角101和后角102。进入管道6内时,可逐步进入,形成顺滑的过渡,并具有良好的排屑功能。

具体实施例五:在具体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1的一种冷凝器管道胀管机,还包括清理部件7,清理部件7位于胀体4右侧,清理部件7可清理管道6内壁胀管后残留的润滑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