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3632发布日期:2021-11-03 18:09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弯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弯管设备。


背景技术:

2.热管换热器作为常用的换热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诸如热水器、汽车冷却系统等场景。热管换热器包含多条热管,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先使用弯管设备将热管弯折成预设形状,然后在热管上套入各种连接部件以为后续的热管连接安装操作做准备。然而,由于传统的弯管设备仅具备弯管功能,在完成对热管的弯管操作后,需要将热管收集转移,然后借助人工或其它设备将各种连接部件套入热管,收集转移过程会耗费大量时间,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管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管的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管设备,包括用于输送管材的进管装置,以及用于将所述管材弯折成预设形状的弯管装置,所述弯管设备还包括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和管材转移装置;
5.所述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包括多个出料机构和分别用于输送不同的连接部件的多个上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储料组件和用于将对应的所述连接部件自所述出料口向外推出的推料组件,各所述上料机构的出料端与对应的所述储料组件的所述进料口相连通;
6.所述管材转移装置用于将所述管材按照所述进管装置、各所述储料组件的所述出料口和所述弯管装置的顺序进行转移。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弯管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管装置对管材进行连续输送,管材转移装置从进管装置中取出管材后将管材转移到各储料组件的出料口,同时各推料组件将连接部件从对应的出料口向外推出,以将各种连接部件依次套入管材上,最后,管材转移装置再将已套入各种连接部件的管材转移至弯管装置,通过弯管装置将该管材弯折成预设形状。可见,上述弯管设备同时具备将连接部件套入管材的功能和弯管功能,并可通过管材转移装置实现管材的快速转移,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料组件包括具有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储料件,所述储料件内开设有储料槽,所述进料口通过所述储料槽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且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延伸的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储料件的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料件上开设有导向孔和均与所述储料槽相连通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储料件的所述储料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
孔分别设于所述储料件的相对两侧且沿所述储料槽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储料组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的第一定位杆和穿设于所述第二穿孔的第二定位杆;所述推料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用于安装所述推杆的第一安装座和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且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后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固定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
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上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振动盘相连通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料组件的所述进料口内。
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管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直线驱动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的传动组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朝相靠近方向或相远离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管材夹持或释放。
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均呈l型结构且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所述第一传动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且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传动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且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件。
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弯管设备还包括分拨装置,所述管材转移装置用于将所述管材按照所述进管装置、各所述储料组件的所述出料口、所述分拨装置和所述弯管装置的顺序进行转移,所述分拨装置用于将所述管材上的一部分所述连接部件移动至所述管材的一端且将另一部分所述连接部件移动至所述管材的另一端。
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拨装置包括夹爪机构和分拨机构;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组件和第三直线驱动器,所述夹爪组件用于夹持所述管材上的一部分所述连接部件,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夹爪组件沿所述管材的长度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驱动所述夹爪组件朝远离所述分拨机构方向移动时,所述分拨机构将所述管材上的另一部分所述连接部件拨动至所述管材远离所述夹爪组件的一端上。
1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弯管设备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管材的一端形成第一封口部的第一封口装置和用于将所述管材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封口部的第二封口装置,所述管材转移装置用于将所述管材按照所述进管装置、所述第一封口装置、各所述储料组件的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封口装置、所述分拨装置和所述弯管装置的顺序进行转移。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弯管设备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弯管设备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3所示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中的出料机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3所示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中的出料机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图6所示夹持机构的a

a向剖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拨装置和弯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7.10、进管装置,11、夹持机构,111、第二安装座,1111、第二滑轨,1112、第三滑轨,112、第二直线驱动器,113、传动组件,1131、第一传动臂,1132、第二传动臂,1133、第一条形孔,1134、第二条形孔,114、第一夹持件,1141、第一凹口,115、第二夹持件,1151、第二凹口,12、第四直线驱动器,13、第四滑轨,20、弯管装置,30、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1、出料机构,311、储料组件,3111、储料件,3112、第一定位杆,3113、第二定位杆,3114、进料口,3115、出料口,3116、导向孔,3117、第一穿孔,3118、第二穿孔,312、推料组件,3121、第一直线驱动器,3122、推杆,3123、第一安装座,3124、导向杆,3125、第一滑轨,3126、安装件,3127、连接孔,32、上料机构,321、振动盘,322、上料轨道,40、管材转移装置,41、第六直线驱动器,42、第七滑轨,43、机械夹手,50、分拨装置,51、夹爪机构,511、夹爪组件,512、第三直线驱动器,513、第六滑轨,52、分拨机构,521、分拨件,60、第一封口装置,70、第二封口装置,80、切管装置,9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一种弯管设备,包括机架90、均安装于机架90上的进管装置
10、弯管装置20、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和管材转移装置40;进管装置10用于输送管材,弯管装置20用于将管材弯折成预设形状,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包括多个出料机构31和分别用于输送不同的连接部件的多个上料机构32,出料机构31包括具有进料口3114和出料口3115的储料组件311和用于将对应的连接部件自出料口3115向外推出的推料组件312,各上料机构32的出料端与对应的储料组件311的进料口3114相连通;管材转移装置40用于将管材按照进管装置10、各储料组件311的出料口3115和弯管装置20的顺序进行转移。
3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连接部件均为呈环状结构或管状结构的部件,如螺母、螺纹套筒、环状压件等。
34.需要说明的是,弯管装置20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要点,上述弯管装置20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用于弯折管材的装置,在此不再对弯管装置20进行展开说明。
35.上述弯管设备在工作时,进管装置10对管材进行连续输送,管材转移装置40从进管装置10中取出管材后将管材转移到各储料组件311的出料口3115,同时各推料组件312将连接部件从对应的出料口3115向外推出,以将各种连接部件依次套入管材上,最后,管材转移装置40再将已套入各种连接部件的管材转移至弯管装置20,通过弯管装置20将该管材弯折成预设形状。可见,上述弯管设备同时具备将连接部件套入管材的功能和弯管功能,并可通过管材转移装置40实现管材的快速转移,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36.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至图5所示,储料组件311包括具有进料口3114和出料口3115的储料件3111,储料件3111内开设有储料槽(图中未示),进料口3114通过储料槽与出料口3115相连通。每一上料机构32将一种连接部件从储料件3111的进料口3114输入储料槽内,随后连接部件沿储料槽掉落至出料口3115中,接着管材转移装置40将管材依次转移至各储料件3111的出料口3115,各推料组件312依次将对应的出料口3115中的连接部件向外推出,以将各种连接部件依次套入管材。
37.具体地,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推料组件312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以及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的动力输出端且沿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的驱动方向延伸的推杆3122,推杆3122远离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的一端与储料件3111的出料口3115相对设置。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驱动推杆3122朝储料件3111的方向移动,使推杆3122插入储料件3111的出料口3115中,以将连接部件向外推出。
3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的种类包含多种,如电动气缸、电机结合滚珠丝杠机构、电机结合齿轮齿条机构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39.具体地,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储料件3111上开设有导向孔3116和均与储料槽相连通的第一穿孔3117和第二穿孔3118,储料件3111的储料槽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穿孔3117和第二穿孔3118分别设于储料件3111的相对两侧且沿储料槽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储料组件311还包括穿设于第一穿孔3117的第一定位杆3112和穿设于第二穿孔3118的第二定位杆3113;推料组件312还包括与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且用于安装推杆3122的第一安装座3123和固定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座3123上且沿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的驱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杆3124,导向杆3124的一端穿过导向孔3116后与第一定位杆3112固定连接,第二定位杆3113固定地安装于第一安装座3123上。在初始时,第一定位杆3112插入储料件3111的第一穿孔3117内并穿过储料件3111的储料槽中的连接部件a,而第二定位杆3113离开第二穿孔3118且推杆3122离开出料口3115;当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驱动第一安装
座3123朝靠近储料件3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安装座3123通过导向杆3124带动第一定位杆3112退出第一穿孔3117,此时,被第一定位杆3112穿过的连接部件a掉落,同时,第二定位杆3113插入第二穿孔3118内并穿过连接部件a;随后,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驱动第一安装座3123朝远离储料件311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定位杆3112重新插入第一穿孔3117内并穿过连接部件b,同时,第二定位杆3113退出第二穿孔3118,连接部件a掉落至出料口3115中,接着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驱动第一安装座3123朝靠近储料件3111的方向移动,连接部件a被推杆3122向外推出,如此不断循环工作,实现对连接部件的连续推送。
40.具体地,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提高推料组件312的运行稳定性,推料组件312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90上且沿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的驱动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3125,第一安装座3123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滑轨3125上。
41.具体地,请结合图5所示,推料组件312还包括具有连接孔3127的安装件3126,安装件3126通过连接孔3127连接于导向杆3124远离第一直线驱动器3121的一端上,第一定位杆3112安装于安装件3126上,第一穿孔3117和连接孔3127均呈沿储料件3111的储料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这样,可沿连接孔3127的延伸方向对安装件3126进行位置调节,从而实现对第一定位杆3112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使上述出料机构31可适用于多种连接部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
42.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所示,上料机构32包括振动盘321和上料轨道322,上料轨道322的一端与振动盘321相连通且另一端连通于储料组件311的进料口3114内。通过采用振动盘321对连接部件进行输送,既能有效保证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的工作稳定性,也可有效降低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的制造成本。在使用时,将各种连接部件分别容置于对应的振动盘321内,在振动盘321的振动作用下,连接部件依次进入上料轨道322内,并沿上料轨道322经储料组件311的进料口3114进入储料组件311内,即进入储料件3111的储料槽内,最后到达储料组件311的出料口3115后被推料组件312向外推出。
43.可以理解地,当两个或以上的出料机构31用于输出同一种连接部件时,可将该种连接部件均容置于一振动盘321中,该振动盘321与多个上料轨道322相连通,各上料轨道322远离该振动盘321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出料机构31相连通,这样,可有效减少振动盘321的的设置数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的制造成本。
44.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进管装置10包括夹持机构11,夹持机构11包括第二安装座111,安装于第二安装座111上的第二直线驱动器112,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座111上的第一夹持件114和第二夹持件115,以及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动力输出端的传动组件113,第二直线驱动器112通过传动组件113驱动第一夹持件114和第二夹持件115朝相靠近方向或相远离方向移动,以将管材夹持或释放。
45.传统的进管装置中的夹持机构通常是将一夹持件固定设置,而另一夹持件则通过直线驱动器驱动其做直线往复运动,以使两夹持件相互配合将管材夹持或释放,但从夹持状态转为释放状态时,管材容易附着在固定设置的夹持件上,从而增大管材的输送阻力,最终导致管材弯曲而堵塞输送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夹持机构11通过采用第一夹持件114和第二夹持件115朝相靠近方向或相远离方向移动的方式以将管材夹持或释放,有效避免管材附着在第一夹持件114或第二夹持件115上,有效提高进管装置10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4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种类包含多种,如电动气缸、电机结合滚珠丝杠机构、电机结合齿轮齿条机构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47.具体地,请结合图7所示,第一夹持件114靠近第二夹持件115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口1141,第二夹持件115靠近第一夹持件114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口1151,当处于夹持状态时,第一凹口1141与第二凹口1151相互配合形成与管材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夹持口,如管材为圆管时,第一凹口1141的截面和第二凹口1151的截面均呈半圆结构,所形成的夹持口的截面呈圆形结构;又如如管材为方管时,第一凹口1141的截面和第二凹口1151的截面均呈半方框结构,所形成的夹持口的截面呈方框结构。
48.需要说明的是,夹持口的内径略小于管材的外径,以确保能将管材夹住。
49.具体地,请结合图7所示,为提高夹持机构11的运行稳定性,第二安装座111上固定地设有第二滑轨1111和第三滑轨1112,第一夹持件114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二滑轨1111上,第二夹持件115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三滑轨1112上。
50.具体地,请结合图7所示,传动组件113包括均呈l型结构且均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安装座111上的第一传动臂1131和第二传动臂1132,第一传动臂113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动力输出端且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夹持件114,第二传动臂113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动力输出端且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夹持件115。在工作时,当第二直线驱动器112推动第一传动臂1131和第二传动臂1132时,使第一传动臂1131远离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一端和第二传动臂1132远离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一端均向外摆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件114和第二夹持件115相互远离运动,此时,夹持机构11处于释放状态;当第二直线驱动器112拉动第一传动臂1131和第二传动臂1132时,使第一传动臂1131远离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一端和第二传动臂1132远离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一端均向内摆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件114和第二夹持件115相互靠近运动,此时,夹持机构11处于夹持状态。
51.具体地,请结合图7所示,第一传动臂1131远离第一夹持件11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条形孔1133,第二传动臂1132远离第二夹持件115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条形孔1134,第一传动臂1131通过第一条形孔1133与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动力输出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传动臂1132通过第二条形孔1134与第二直线驱动器112的动力输出端可转动地连接,以在工作时为第一传动臂1131和第二传动臂1132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增加第一夹持件114与第二夹持件115的相对移动幅度。
5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弯管设备还包括固定地安装于机架90上的切管装置80,进管装置10还包括安装于机架90上的第四直线驱动器12,沿第四直线驱动器12的驱动方向延伸且安装于机架90上的的第四滑轨13,以及沿第四直线驱动器12的驱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两夹持机构11,以下称为夹持机构a和夹持机构b,夹持机构a可滑动地安装于第四滑轨13上且与第四直线驱动器1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夹持机构b固定地安装于机架90上且与切管装置80相邻设置。在工作时,第四直线驱动器12驱动夹持机构a沿第四滑轨13往复运动,以将管材连续输送至切管装置80,在切管装置80启动前,夹持机构b将管材夹持,随后切管装置80启动将管材切断,切断后的管材由管材转移装置40转移至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
53.需要说明的是,切管装置80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要点,上述切管装置80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用于切断管材的装置,在此不再对切管装置80进行展开说明。
54.需要说明的是,第四直线驱动器12的种类包含多种,如电动气缸、电机结合滚珠丝杠机构、电机结合齿轮齿条机构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55.具体地,请结合图1所示,进管装置10包括第五直线驱动器(图中未示),沿第五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延伸且固定安装于机架90上的第五滑轨(图中未示)、以及沿第四直线驱动器12的驱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三个夹持机构11,以下称为夹持机构a、夹持机构b和夹持机构c,第四直线驱动器12与第五直线驱动器的驱动方向一致,夹持机构a可滑动地安装于第四滑轨13上且与第四直线驱动器1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夹持机构b固定地安装于机架90上且与切管装置80相邻设置,夹持机构c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五滑轨上且位于切管装置80背离夹持机构b的一侧,即切管装置80的出管侧,夹持机构c与第五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第四直线驱动器12驱动夹持机构a沿第四滑轨13往复运动,以将管材连续输送并使管材依次穿过夹持机构b、切管装置80和夹持机构c,当切管装置80将管材切断后,第五直线驱动驱动夹持机构c朝远离切管装置80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管材快速分离。
56.需要说明的是,第五直线驱动器的种类包含多种,如电动气缸、电机结合滚珠丝杠机构、电机结合齿轮齿条机构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57.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和图8所示,弯管设备还包括分拨装置50,管材转移装置40用于将管材按照进管装置10、各储料组件311的出料口3115、分拨装置50和弯管装置20的顺序进行转移,分拨装置50用于将管材上的一部分连接部件移动至管材的一端且将另一部分连接部件移动至管材的另一端。分拨装置50可将管材的两部分连接部件分开,以避免各部分连接部件对弯管操作产生干涉,而且有效提高弯管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进而可进一步提高弯管设备的生产效率。
58.具体地,请结合图8所示,分拨装置50包括夹爪机构51和分拨机构52,夹爪机构51包括夹爪组件511和第三直线驱动器512,夹爪组件511用于夹持管材上的一部分连接部件,第三直线驱动器512用于驱动夹爪组件511沿管材的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三直线驱动器512驱动夹爪组件511朝远离分拨机构52方向移动时,分拨机构52将管材上的另一部分连接部件拨动至管材远离夹爪组件511的一端上。
59.具体地,请结合图8所示,分拨机构52包括分拨件521,当夹爪组件511将管材上的一部分连接部件夹持时,分拨件521将管材上的另一部分连接部件卡住,随后第三直线驱动器512驱动夹爪组件511朝远离分拨机构52的方向移动,分拨件521将管材上的另一部分连接部件拨动至管材的另一端,从而将管材上的两部分连接部件分别拨动至管材的两端。
60.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直线驱动器512的种类包含多种,如电动气缸、电机结合滚珠丝杠机构、电机结合齿轮齿条机构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61.需要说明的是,夹爪组件511的种类包含多种,如电动拉爪、机械手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62.具体地,请结合图8所示,为提高分拨装置50的运行稳定性,夹爪机构51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机架90上且沿第三直线驱动器512的驱动方向延伸的第六滑轨513,夹爪组件511可滑动地安装于第六滑轨513上。
63.具体地,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弯管设备还包括用于将管材的一端形成第一封口部的第一封口装置60和用于将管材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封口部的第二封口装置70,管材转移装置40用于将管材按照进管装置10、第一封口装置60、各储料组件311的出料口3115、第二
封口装置70、分拨装置50和弯管装置20的顺序进行转移。通过第一封口装置60和第二封口装置70相互配合对管材的两端进行封口,有效避免套于管材上的各连接部件掉落,可进一步提高弯管设备的工作可靠性。
64.以管材转移装置40的转移顺序为基准,第一封口装置60设于进管装置10与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之间,第一封口装置60用于对管材远离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的一端进行封口,第二封口装置70设于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与分拨装置50之间,第二封口装置70用于对管材靠近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的一端进行封口。
6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封口装置60和第二封口装置70均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要点,上述第一封口装置60和上升第二封口装置70均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用于对管材的端部进行封口的装置,在此不再对第一封口装置60和第二封口装置70进行展开说明。
66.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所示,管材转移装置40包括第六直线驱动器41,固定地安装于机架90上且自进管装置10朝弯管装置20的方向延伸的第七滑轨42,以及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七滑轨42上的至少一机械夹手43,第六直线驱动器41用于驱动机械夹手43沿第七滑轨42的延伸方向移动,机械夹手43用于夹持管材,以将管材自进管装置10依次转移到第一封口装置60、连接部件分类输出装置30的各储料组件311的出料口3115、第二封口装置70、分拨装置50和弯管装置20。
6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