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3340发布日期:2021-09-15 08:5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汽车驱动轴的装配工艺中,一般会涉及到转向节与驱动轴的安装,转向节分为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对应地,驱动轴也为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在现有技术中,一般设有两套安装机器,一套用于安装左转向节与左驱动轴,另一套用于安装右转向节与右驱动轴。这种装配工序,大大增大了人工成本和采购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对驱动轴安装系统进行合并,通过设置与左右转向节相匹配的转向节支撑装置,并安装感应器,从而准确识别左右转向节,并触发对应的压装流程,有效简化安装工序,大幅减少人工成本和采购费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包括压入设备、驱动轴支撑装置、左转向节支撑装置、右转向节支撑装置和转向节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压入设备、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和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压入设备和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之间;所述左转向节支撑装置和所述右转向节支撑装置以所述直线为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设置在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之间;所述左转向节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第一立板,两个所述第一立板并排设置,其中一个第一立板在朝向另一个第一立板的方向上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右转向节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第二立板,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并排设置,其中一个第二立板在朝向另一个第二立板的方向上设有第二感应器。
5.优选地,所述压入设备包括压装杆、连接支撑部件和滑轨;其中,所述滑轨平行于所述直线,所述连接支撑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压装杆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撑部件上。
6.优选地,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之间。
7.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顶部均开设有槽口,且两个槽口的连线与所述直线平行。
8.优选地,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底座、一个限位挡板、两个肋板和一个活动组块,其中,所述限位挡板直立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限位挡板正对和靠近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所述限位挡板中间朝上方开设有第一限位缺口,且所述第一限位缺口两侧的板体上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挡板的两侧,两个所述肋板之间设有一根横杆;所述活动组块包括限位块和活动块,所述限位块设在所述活动块靠近所述限
位挡板的一面上,所述限位块中间朝下方开设有第二限位缺口,所述活动块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横杆穿过两侧的滑槽,以使所述活动块能通过所述滑槽上下活动,当所述滑槽的最上端靠近所述横杆时,所述限位块能扣压在所述限位槽上,所述第一限位缺口和所述第二限位缺口能固定待压装转向节;当所述滑槽的最上端远离所述横杆时,所述限位块能离开所述限位槽。
9.优选地,所述活动组块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设在所述活动块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上。
10.优选地,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还包括一根横条,所述横条设在两个所述肋板之间,且设在所述横杆的外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对驱动轴安装系统进行合并,通过设置与左右转向节相匹配的转向节支撑装置,并安装感应器,从而准确识别左右转向节,并触发对应的压装流程,有效简化安装工序,大幅减少人工成本和采购费用。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节固定装置在复位时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节固定装置在离位时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包括压入设备1、驱动轴支撑装置2、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右转向节支撑装置4和转向节固定装置5;其中,所述压入设备1、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2和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5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2设置在所述压入设备1和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5之间;所述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和所述右转向节支撑装置4以所述直线为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设置在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2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5之间;所述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包括两个第一立板,两个所述第一立板并排设置,其中一个第一立板在朝向另一个第一立板的方向上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右转向节支撑装置4包括两个第二立板,两个所述第二立板并排设置,其中一个第二立板在朝向另一个第二立板的方向上设有第二感应器。
17.具体地,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包括压入设备1、驱动轴支撑装置2、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右转向节支撑装置4和转向节固定装置5;其中,压入设备1、驱动轴支撑装置2
和转向节固定装置5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即压入设备1的中心线、驱动轴支撑装置2的中心线和转向节固定装置5的中心线三线在同一直线上,且驱动轴支撑装置2设置在压入设备1和转向节固定装置5之间,转向节固定装置5用于固定转向节,驱动轴支撑装置2设置用于放置驱动轴,压入设备1用于推动驱动轴,压向转向节。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和右转向节支撑装置4以直线为中心线呈对称分布,且设置在驱动轴支撑装置2与转向节固定装置5之间。也就是说,在驱动轴支撑装置2与转向节固定装置5之间的留空处两侧,分别设置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和右转向节支撑装置4,这样方便转向节在放置后能有效被固定。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包括两个第一立板,两个第一立板并排设置,其中一个第一立板在朝向另一个第一立板的方向上设有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用于感应左转向节放置是否到位,当感应左转向节放置到位后,会触发系统启动左驱动轴的压装流程。两个第一立板在靠近驱动轴支撑装置一端均设有第一凸起,使得左转向节放置在左转向节支撑装置上时,能抵住第一凸起,并且触碰到第一感应器,使第一感应器能感应到左转向节放置是否到位。右转向节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第二立板,两个第二立板并排设置,其中一个第二立板在朝向另一个第二立板的方向上设有第二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用于感应右转向节放置是否到位,当感应右转向节放置到位后,会触发系统启动右驱动轴的压装流程。两个第二立板在靠近驱动轴支撑装置一端均设有第二凸起,使得右转向节放置在右转向节支撑装置上时,能抵住第二凸起,并且触碰到第二感应器,使第二感应器能感应到右转向节放置是否到位。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通过提供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对驱动轴安装系统进行合并,通过设置与左右转向节相匹配的转向节支撑装置,并安装感应器,从而准确识别左右转向节,并触发对应的压装流程,有效简化安装工序,大幅减少人工成本和采购费用。
1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压入设备1包括压装杆、连接支撑部件和滑轨;其中,所述滑轨平行于所述直线,所述连接支撑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压装杆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撑部件上。
20.具体地,压入设备1包括压装杆、连接支撑部件和滑轨;其中,滑轨平行于直线,连接支撑部件与滑轨滑动连接,压装杆水平设置在连接支撑部件上。优选地,滑轨有两条,连接支撑部件底部设有两个u型卡接部,u型卡接部与滑轨对应连接,使得连接支撑部件能沿滑轨滑行。两个u型卡接部上面用一个横板连接,在横板上表面中央设置一个立柱,压装杆水平设置立柱上,压装杆的压头朝向驱动轴支撑装置2。压装杆的安装高度一般与待压装的驱动轴放在驱动轴支撑装置2后的高度相一致。
2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5之间。
22.具体地,驱动轴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独立设置,形成两个支撑座,对应支撑驱动轴两端。为了更好地与压入设备1配合工作,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滑轨上,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与转向节固定装置5之间。优选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操作台或地面上,对应地,压入设备1、滑轨和转向节固定装置5也设置在操作台或地面上。
2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底座6、一个限位挡板7、两个
肋板8和一个活动组块,其中,所述限位挡板7直立地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且所述限位挡板7正对和靠近所述驱动轴支撑装置,所述限位挡板7中间朝上方开设有第一限位缺口,且所述第一限位缺口两侧的板体上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肋板8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挡板7的两侧,两个所述肋板8之间设有一根横杆;所述活动组块包括限位块9和活动块10,所述限位块9设在所述活动块10靠近所述限位挡板7的一面上,所述限位块9中间朝下方开设有第二限位缺口,所述活动块10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横杆穿过两侧的滑槽,以使所述活动块10能通过所述滑槽上下活动,当所述滑槽的最上端靠近所述横杆时,所述限位块9能扣压在所述限位槽上,所述第一限位缺口和所述第二限位缺口能固定待压装转向节;当所述滑槽的最上端远离所述横杆时,所述限位块9能离开所述限位槽。
24.具体地,转向节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底座6、一个限位挡板7、两个肋板8和一个活动组块,其中,限位挡板7直立地设置在底座6上,且限位挡板7正对和靠近驱动轴支撑装置,限位挡板7中间朝上方开设有第一限位缺口,且第一限位缺口两侧的板体上设有限位槽。第一限位缺口用于放置部分转向节并进行固定,所以限位挡板7应靠近驱动轴支撑装置,这样才能与左转向节支撑装置、右转向节支撑装置形成一个支撑固定整体。
25.两个肋板8分别设置在限位挡板7的两侧,两个肋板8之间设有一根横杆;活动组块包括限位块9和活动块10,限位块9设在活动块10靠近限位挡板7的一面上,限位块9中间朝下方开设有第二限位缺口,活动块10的两侧设有滑槽,横杆穿过两侧的滑槽,以使活动块10能通过滑槽上下活动。也就是说,活动组块与肋板8之间是通过横杆进行连接的。滑槽的宽度大于横杆的直径。当上下移动活动组块时,滑槽相对横杆上下移动,且活动组块能以活动块10靠近滑槽的一端为圆心,活动块10的长度为半径,进行一定角度的弧形摆动。
26.当滑槽的最上端靠近横杆时,限位块9能扣压在限位槽上,第一限位缺口和第二限位缺口能固定待压装转向节,此时第一限位缺口和第二限位缺口正好相对,为了方便表达,此时称为转向节固定装置的复位;当滑槽的最上端远离横杆时,限位块9能离开限位槽,即活动组块能进行弧形摆动,此时称为转向节固定装置的离位,这样就能方便待压装转向节的放入,当放入待压装转向节后,进可以将活动组块复位,使限位块9扣压在限位槽上,让第一限位缺口和第二限位缺口固定住待压装转向节。参见图2和图3,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转向节固定装置在复位和离位时对应的状态示意图。
2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动组块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设在所述活动块10远离所述滑槽的一端上。
28.具体地,活动组块还包括提手,提手设在活动块10远离滑槽的一端上。提手由一根拉杆组成,拉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活动块10的两侧。优选地,活动块10将设置有提手的一端设计成向外延伸,在延伸处设置提手,这样更方便移动活动组块。
2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向节固定装置还包括一根横条,所述横条设在两个所述肋板8之间,且设在所述横杆的外侧。
30.具体地,转向节固定装置还包括一根横条,横条设在两个肋板8之间,且设在横杆的外侧,这样能阻止活动组块摆动幅度过大,从而导致砸伤操作人员的足部。
31.为了加深对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该实施例对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在需要压装左驱动轴和左转向节时,先将左转向节放置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上和将待压装驱动轴放在驱动轴支撑装置2上。当接收到左转向节支撑装
置3上的第一感应器发送的左转向节放置到位信号时,系统内的左驱动轴压装程序就会被触发,从而获取内部存储的对应的压装力、预设压装时间等信息,并控制压入设备1启动,以推动放置在驱动轴支撑装置2上的待压装驱动轴沿待压装驱动轴的长度方向移动,压向放置在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上的左转向节。控制压入设备1在压装时,可以人工长按设备按钮实现,或者设定一个压装阻力,在接收到压装阻力大于设定值时,认为压装完成,此时控制压入设备1停止压装。
32.在启动压入设备1的同时进行计时,在完成压装时,读取由启动到压装完成的第一时长。第一时长与驱动轴的长度有关,因为左驱动轴与右驱动轴的长度不同,一般相差15mm,所以在压装不同的驱动轴时,对应的第一时长不同,再将第一时长与预设的正确的时长进行对比,从而可以知道压装的驱动轴是否正确。例如,当压装力设定为3000kn时,左驱动轴对应的第一时长范围为3.5~3.6s,右驱动轴对应的第一时长范围为4.3~4.4s。
33.若第一时长在预设的第一时长范围内,则反馈压装正确,说明待压装驱动轴为左驱动轴,此时可以控制压入设备1复位,计时清零,等待下一次的压装操作。
34.若第一时长不在第一时长范围内,则反馈压装错误,并进行报警。说明待压装驱动轴为右驱动轴,需要将压装的右驱动轴与左转向节分离,一般通过人工敲打10秒左右,即可将两者分开,避免无法及时发现压装错误,而继续后来装配流程,引发更严重的误装事故。
35.当接收到第一感应器发送的左转向节放置不到位信号时,进行报警。此时一般对应的情况为将右转向节放置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上,因为左转向节与右转向节在外形上是互为镜像的,而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是与左转向节相匹配的,所以错误的转向节放置后,左转向节支撑装置3上的第一感应器无接触信号,会给系统发送左转向节放置不到位信号,此时系统会进行报警。一般地,左转向节与右转向节在外形上算比较容易辨认,感应器报警联动只是为了进一步保证放置的准确性。
36.同样地,右驱动轴的安装也是类似,在此不赘述。
37.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识别驱动轴防误安装系统,能自动识别左转向节和右转向节的放置,从而触发系统启动对应驱动轴的压装流程,在压装流程设置中,根据驱动轴的长短不同设定不同的压装时间,在压装完成后,比较压装时间与设定时间,从而判断出驱动轴的安装是否出错,从而实现及时发现驱动轴是否误装,避免更严重的误装事故。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标识区分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了转向节感应器以确保转向节放置的准确性,还通过压装时间与设定时间的比较,有效保证压装的准确率。本实用新型不仅以工装和系统联动的方式,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多种标识提醒操作人员,前后工序点油重复确认方式的弊端,还能削减人员成本及采购费,投入成本小,回报大。
3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