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装置的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15832发布日期:2021-06-25 16:0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装置的工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圆珠笔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装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2.圆珠笔是通过笔或笔芯前端的球珠滚动带出书写介质的笔。目前很多的圆珠笔上装配有橡胶套,橡胶套可以增加摩擦力,写字时手指能捏紧,不易滑落,而且能防止较硬的塑料硌手。圆珠笔、中性笔等笔头部位都设有橡胶皮套,各部件经机械批量生产后经过人工组装而成,在套橡胶皮套时,需要用手指按压才能推进去,时间长了手指容易遭到磨伤,而且工作效率低。专利cn203292794u提出了一种圆珠笔橡胶套压紧装置,包括机体4、支架31、转盘10、压帽19和钳爪30,所述机体4的下部设有电机13和减速机14;所述减速机14上设有传动轴29;所述传动轴29上设有凸轮28和传动齿轮17;所述凸轮28与转盘传动轴12上的转盘齿轮18相啮合;所述转盘10设置在转盘传动轴12的上端,所述转盘10的周圈上设有定位销9;所述传动齿轮17与设置在竖轴3上的竖轴齿轮29相啮合,所述竖轴3上设有下锥齿轮5和上锥齿轮2,所述下锥齿轮5与设置在钳爪连接轴8上的钳爪轴齿轮6相啮合。虽然解决了存在容易磨伤手指、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但是还需要工作人员将橡胶套套在笔杆头上,再将笔杆插在定位销上,该装置压进橡胶套后还要将笔杆取下,自动化程度底,效率还是不够高,而且其忽略了笔杆的套槽上的限位环,在压进橡胶套时橡胶套会被限位环阻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的工作方法,将笔杆、橡胶套输送到位后,可自动地将引导件推进笔杆的前端、升降组件给后续的橡胶套让位、将橡胶套推入笔杆的套槽内、各部件复位,各部件复位的过程中,升降组件托起并截住引导件,提高工作效率。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底座、引导件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前端的上侧设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键接有往复螺杆,所述往复螺杆上螺接有滑配在所述横板上的螺块,所述螺块上设有推进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底座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支架,两所述支架之间转动地设置有传送辊,左侧的所述传送辊键接在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两所述传送辊之间连接有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后侧的第二传送带,所述底座上端的后侧设有立块,所述立块的前端横向地设置有移出槽,所述立块内倾斜地设置有与所述移出槽连通的倾斜槽;
5.其工作步骤如下:步骤一: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通过所述传送辊带着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转动,将橡胶套、笔杆输送到位;
6.步骤二: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带着所述往复螺杆转动,所述往复螺杆通过所述螺块带着所述推进组件后移,所述推进组件的推柱穿过橡胶套后吸着所述引导件;
7.步骤三:所述螺块通过所述推进组件将所述引导件套进笔杆的前端,所述推进组
件将笔杆压进所述移出槽内的笔盖;
8.步骤四:所述往复螺杆使所述升降组件给橡胶套让位,所述螺块后移到底,所述推进组件推着橡胶套进入笔杆的套槽内;
9.步骤五:所述往复螺杆通过所述螺块带着所述推进组件前移复位,在此过程中,所述升降组件托起并截住所述引导件;
10.步骤六:所述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将橡胶套、笔杆输送到位,并将装完的笔杆输送走,笔盖自动补充到所述移出槽内。
11.往倾斜槽内放入笔盖,最下方的笔盖留在移出槽的最左侧,倾斜槽内的笔盖会压住移出槽内的笔盖,在推柱推柱笔杆后抵时,移出槽内的笔盖自动压进笔杆,在第二传送带输送时将装好笔盖、橡胶套的笔杆输送走,倾斜槽内的笔盖自动补充到移出槽内。
12.进一步的,所述推进组件包括设在所述螺块上端的位移块,所述位移块上垂直地穿设有两弧形板,所述推柱设在两所述弧形板的后端,所述推柱的后端设有用于吸住所述引导件的磁铁,两所述弧形板内设有连接所述推柱、所述位移块的第一弹簧,所述位移块的左右两端对称地铰接有推条,所述推条与所述位移块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
13.上述设置可以通过螺块带着位移块后移,位移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带着两弧形板、推柱后移,使推柱吸着引导件并将引导件套入笔杆的前端,推柱推着笔杆抵在立块上,接着推柱、两弧形板不动,位移块带着推条推着橡胶套沿推柱、引导件进入笔杆的套槽内。
14.进一步的,所述横板后端的上侧设有容所述往复螺杆转动的第一架设块,所述第一架设块的上端面为与所述推柱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弧形板的外圈、所述推柱同轴设置且直径相同。
15.在螺块带着位移块、推柱、弧形板后移的过程中,第一架设块会架设着推柱和后移的弧形板,避免推柱偏重,位移块支撑不住。
1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键接在所述往复螺杆后端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键接有长轴,所述长轴的后端键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滑配有第二架设块,所述第二架设块与所述升降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架设块的左端设有与所述不完全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第二架设块的后端铰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架设块之间连接有第二扭簧。
17.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往复螺杆带着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着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长轴带着不完全齿轮顺时针转动,不完全齿轮在引导件套在笔杆的前端后与齿条啮合,齿条带着第二架设块下移,给后续推进的橡胶套让位,接着在推柱吸着引导件前移复位的过程中,不完全齿轮与齿条分离,第二架设块、限位块上升,限位块截住引导件,使引导件与推柱分离并架设在第二架设块上。
18.进一步的,所述引导件包括滑套、架在所述第二架设块上的阶梯柱,所述滑套的后端设有容所述阶梯柱滑配的圆孔,所述阶梯柱的后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设有抵在所述滑套上的拆卸块,所述阶梯柱的阶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伸缩槽,所述滑套的前端设有滑配在所述伸缩槽内的滑杆,所述伸缩槽与所述滑杆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19.上述设置可以给限位块截住引导件留出空间的同时不会影响橡胶套沿着阶梯柱、滑套进入笔杆的套槽内。
20.进一步的,所述滑套由后侧的圆筒与前侧的锥台组成,所述圆孔设置在所述锥台上。锥台可以逐步将橡胶套撑开,圆筒的直径大于等于笔杆的限位环的直径。
21.进一步的,在所述推柱吸着所述引导件前移的过程中,所述限位块的后端面位于所述阶梯柱的阶梯面、所述滑套的前端面之间时,所述不完全齿轮与所述齿条分离,所述第二架设块、所述限位块在所述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升到顶,所述限位块截住所述引导件。
22.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笔杆、橡胶套输送到位后,可自动地将引导件推进笔杆的前端、升降组件给后续的橡胶套让位、将橡胶套推入笔杆的套槽内、各部件复位,各部件复位的过程中,升降组件托起并截住引导件,同时移出槽内的笔盖自动地被压进笔杆,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立体图;
24.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主视图;
26.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俯视图;
27.图5是图4的a

a剖视图;
28.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输送好笔杆、橡胶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螺块后移且推柱吸住引导件时的剖视图;
30.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螺块后移且推柱将引导件推进笔杆的前端时的剖视图;
31.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螺块后移且第二架设块下移到底时的剖视图;
32.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螺块后移且推条推着橡胶套进入笔杆的套槽时的剖视图;
33.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螺块前移且限位块截住引导件时的剖视图;
34.图12是图2的b部放大图;
35.图13是图7的c部放大图;
36.图14是图10的d部放大图;
37.图15是图11的e部放大图;
38.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不完全齿与齿条的主视图;
39.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固定块,3、横板,4、第一步进电机,5、往复螺杆,6、螺块,7、推进组件,71、位移块,72、弧形板,73、推柱,74、推条,8、升降组件,81、第一齿轮,82、第二齿轮,83、长轴,84、不完全齿轮,85、齿条,86、第二架设块,87、第二固定块,88、限位块,9、引导件,91、阶梯柱,92、滑套,93、滑杆,94、拆卸块,10、第二步进电机,11、传送辊,12、第一传送带,13、第二传送带,14、立块,15、移出槽,16、倾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40.如图1至图16所示,一种装配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底座1、引导件9和第二步进电机10,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一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2的上端设有横板3,横板3前端的上侧设有第一步进电机4,第一步进电机4的输出轴上键接有往复螺杆5,往复螺杆5上螺接有滑配在横板3上的螺块6,螺块6上设有推进组件7,底座1上设有升降组件8,底座1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两支架,两支架之间转动地设置有传送辊11,左侧的传送辊11键接在第二步
进电机10的输出轴上,两传送辊11之间连接有第一传送带12、位于第一传送带12后侧的第二传送带13,第一传送带12上等距地设置有第一放置块,第二传送带13上等距地设置有第二放置块,底座1上端的后侧设有立块14,立块14的前端横向地设置有移出槽15,立块14内倾斜地设置有与移出槽15连通的倾斜槽16;
41.其工作步骤如下:步骤一:第二步进电机10通过传送辊11带着第一传送带12、第二传送带13转动,将橡胶套、笔杆输送到位;
42.步骤二:第一步进电机4带着往复螺杆5转动,往复螺杆5通过螺块6带着推进组件7后移,推进组件7的推柱73穿过橡胶套后吸着引导件9;
43.步骤三:螺块6通过推进组件7将引导件9套进笔杆的前端,推进组件7将笔杆压进移出槽15内的笔盖;
44.步骤四:往复螺杆5使升降组件8给后进的橡胶套让位,螺块6后移到底,推进组件7推着橡胶套进入笔杆的套槽内;
45.步骤五:往复螺杆5通过螺块6带着推进组件7前移复位,在此过程中,升降组件8托起并截住引导件9;
46.步骤六:第一传送带12、第二传送带13将橡胶套、笔杆输送到位,并将装完的笔杆输送走,笔盖自动补充到移出槽15内。
47.往倾斜槽内放入笔盖,最下方的笔盖留在移出槽的最左侧,倾斜槽内的笔盖会压住移出槽内的笔盖,在推柱推柱笔杆后抵时,移出槽内的笔盖自动压进笔杆,在第二传送带输送时将装好笔盖、橡胶套的笔杆输送走,倾斜槽内的笔盖自动补充到移出槽内。
48.推进组件7包括设在螺块6上端的位移块71,位移块71上垂直地穿设有两弧形板72,推柱73设在两弧形板72的后端,推柱73的后端设有用于吸住引导件9的磁铁,两弧形板72内设有连接推柱73、位移块71的第一弹簧,位移块71的左右两端对称地铰接有推条74,推条74与位移块71之间连接有第一扭簧。上述设置可以通过螺块带着位移块后移,位移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带着两弧形板、推柱后移,使推柱吸着引导件并将引导件套入笔杆的前端,推柱推着笔杆抵在立块上,接着推柱、两弧形板不动,位移块带着推条推着橡胶套沿推柱、引导件进入笔杆的套槽内。
49.横板3后端的上侧设有容往复螺杆5转动的第一架设块,第一架设块的上端面为与推柱73贴合的弧形面,弧形板72的外圈、推柱73同轴设置且直径相同。在螺块带着位移块、推柱、弧形板后移的过程中,第一架设块会架设着推柱和后移的弧形板,避免推柱偏重,位移块支撑不住。
50.升降组件8包括键接在往复螺杆5后端的第一齿轮81,第一齿轮81的左端啮合有第二齿轮82,第二齿轮82的中心键接有长轴83,长轴83的后端键接有不完全齿轮84,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二固定块87,第二固定块87的上端设有升降槽,升降槽内滑配有第二架设块86,第二架设块86与升降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架设块86的左端设有与不完全齿轮84相配合的齿条85,第二架设块86的后端铰接有限位块88,限位块88与第二架设块86之间连接有第二扭簧。上述设置可以通过往复螺杆带着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着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长轴带着不完全齿轮顺时针转动,不完全齿轮在引导件套在笔杆的前端后与齿条啮合,齿条带着第二架设块下移,给后续推进的橡胶套让位,接着在推柱吸着引导件前移复位的过程中,不完全齿轮与齿条分离,第二架设块、限位块上升,限位块截住引导件,使
引导件与推柱分离并架设在第二架设块上。
51.引导件9包括滑套92、架在第二架设块86上的阶梯柱91,滑套92的后端设有容阶梯柱91滑配的圆孔,阶梯柱91的后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设有抵在滑套92上的拆卸块94,阶梯柱91的阶梯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伸缩槽,滑套92的前端设有滑配在伸缩槽内的滑杆93,伸缩槽与滑杆9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上述设置可以给限位块截住引导件留出空间的同时不会影响橡胶套沿着阶梯柱、滑套进入笔杆的套槽内。
52.滑套92由后侧的圆筒与前侧的锥台组成,圆孔设置在锥台上。锥台可以逐步将橡胶套撑开,圆筒的直径大于等于笔杆的限位环的直径。
53.在推柱73吸着引导件9前移的过程中,限位块88的后端面位于阶梯柱91的阶梯面、滑套92的前端面之间时,不完全齿轮84与齿条85分离,第二架设块86、限位块88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升到顶,限位块88截住引导件9。
54.其工作原理为:将笔杆放在第一放置块上,将橡胶套放在第二放置块上,第二步进电机通过传送辊带着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转动,接着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分别将橡胶套、笔杆输送到位,如图6所示,第一步进电机带着往复螺杆转动,往复螺杆带着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着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长轴带着不完全齿轮顺时针转动,同时往复螺杆带着螺块后移,螺块带着位移块后移,位移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带着两弧形板、推柱后移,使推柱穿过橡胶套吸着阶梯柱,如图7所示,螺块继续带着位移块、弧形板、推柱、推条、引导件后移,限位块被推倒,滑套套住笔杆的前端,如图8所示,螺块继续带着位移块、弧形板、推柱、推条、引导件后移,阶梯柱的阶梯面与滑套贴合,推柱推着笔杆抵在立块上,移出槽内的笔盖压进笔杆内,推柱、两弧形板不动,同时不完全齿轮在引导件套在笔杆的前端后与齿条啮合,齿条带着第二架设块下移,给后续推进的橡胶套让位,如图9所示,螺块带着位移块后移到底,位移块带着推条推着橡胶套沿推柱、引导件进入笔杆的套槽内,第二架设块下降到底,此时不完全齿轮转动半圈,如图10所示,接着往复螺杆带着螺块前移,螺块带着位移块、推柱前移,在推柱吸着引导件前移复位的过程中,不完全齿轮与齿条分离,第二架设块、限位块上升到顶,限位块截住引导件,使引导件与推柱分离并架设在第二架设块上,如图11所示,接着往复螺杆带着螺块、位移块前移复位,此时不完全齿轮转动一圈,各部件复位,笔盖、橡胶套装入笔杆,接着第二步进电机带着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转动,将装完的笔杆输送走,同时将后续的橡胶套、笔杆输送到位。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