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5385发布日期:2021-08-10 16:3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子产品内应用了大量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电子元器件,各类电子元器件在形状结构上有很大区别,相应的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也多种多样。为了使元器件在印制电路板上的装配排列整齐,并便于安装和焊接,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增强电子产品的防振性和可靠性,在安装前,根据安装位置的特点和技术方面的要求,需要预先把元器件引脚根据安装孔位折弯,而元器件引脚的安装孔位的中心距千差万别。

比如,电阻电容等元器件,一般具有两个引脚,为使其与其他零件或者线路连接,需要对其引脚进行成型,即弯折成所需的形状。传统的工艺中,是人工用治具等工具进行弯折,其弯折的速度慢,影响生产的效率,人工成本高,增加成本的投入,另外,引脚弯折后形状精度低,一致性差,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相对设置引脚的元器件没有批量并快速进行引脚成型的工艺,实现了利用定位冲压技术,实现通用性强、成型效率高的元器件引脚成型工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包括:驱动支撑机构、成型定位机构以及冲压成型机构;

所述成型定位机构安装于所述驱动支撑机构上,用于对需要引脚成型的若干元器件的主体以及引脚成型进行定位,利用无级调节成型中心距,使元器件的主体与引脚成型互不干涉;

所述冲压成型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支撑机构的输出端,在所述驱动支撑机构的驱动力下,配合所述成型定位机构完成元器件引脚一次冲压成型,同时避免元器件引脚成型时根部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定位机构包括主体定位组件、开裆控距组件以及第一活动基座;

所述主体定位组件以及所述开裆控距组件安装活动锁定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上;

通过所述主体定位组件支撑并调整元器件开裆距离,同时通过所述开裆控距组件限定所述主体定位组件,以限定元器件的引脚成型中心距。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板和对称设置的主体固定板,各所述主体固定板包括一体连接的支撑部和第一调节部;

通过所述支撑部同时支撑元器件主体两侧的引脚所需弯折处,以及通过在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调节部之间活动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板,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板移动撑开所述第一调节部时,带动撑开所述支撑部之间的间距,以实现调节元器件的引脚成型中心距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定位组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滑动组件、第二滑动组件;

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固设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上,用于活动安装所述主体固定板,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固设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活动板,使得所述第一活动板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一调节部之间移动后,撑开所述主体固定板中的所述第一调节部,使所述第一调节部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相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开裆控距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板和对称设置的限位控距板,所述限位控距板包括一体连接的夹持限位部和第二调节部;

所述夹持限位部在对称拼装后,夹持所述支撑部,限定挤压所述支撑部之间的间距,使所述支撑部从外侧受力控制间距;

通过在所述第二调节部之间活动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板,以使所述第二活动板活动撑开所述第二调节部时,带动撑开所述夹持限位部之间的间距,以达到控制限定所述支撑部撑开所需间距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开裆控距组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滑动组件以及第四滑动组件,

所述第三滑动组件固设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上,用于活动安装所述限位控距板,所述第四滑动组件固设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活动板,使得所述第二活动板通过所述第四滑动组件沿所述第二调节部之间移动后,撑开所述限位控距板中的所述第二调节部,使所述第二调节部通过所述第三滑动组件相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成型机构包括冲压成型主体和第二活动基座,所述冲压成型主体活动安装于第二活动基座上,以使所述冲压成型主体根据元器件引脚成型中心距,调节元器件的主体以及引脚成型所需的冲压接触部位置,以便冲压过程中直接对准冲压所述成型定位机构上定位后的元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成型主体包括第三活动板和对称设置的主体冲压件、引脚冲压组件以及支撑连接板;

所述主体冲压件以及所述引脚冲压组件固设于所述支撑连接板上,且所述主体冲压件套设所述引脚冲压组件,且所述引脚冲压组件的引脚冲压部相对所述主体冲压件活动设置,以适配不同需求的引脚成型尺寸;

通过在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连接板之间活动设置所述第三活动板,以使所述第三活动板撑开所述支撑连接板时,以控制所述支撑连接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带动控制所述主体冲压件之间以及所述引脚冲压组件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冲压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引脚冲压件、滑轨、滑柱、支撑柱,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引脚冲压件的对称两侧,所述滑柱以及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所述引脚冲压件上设有支撑孔,所述滑柱限位滑动于所述滑轨中,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支撑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支撑机构包括动力装置、支撑装置以及工作台,所述支撑装置固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动力装置;

所述工作台用于安装所述成型定位机构,

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冲压成型机构,并使所述冲压成型机构对准所述成型定位机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成型定位机构的支撑部上设置若干个支撑槽,通过支撑槽分别对元器件进行定位,因此实现了批量操作元器件引脚成型,以此提高了元器件引脚成型效率。

(2)、由于成型定位机构与冲压成型机构分别安装在驱动支撑机构的不同位置,因此结构上相互独立,但进行引脚成型操作过程中,需要成型定位机构与冲压成型机构对准设置,并且仅需要根据同一个元器件的数据进行调试,使得元器件引脚成型时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元器件本体尺寸和成型中心距的限制,实现成型中心距无级调整,极大增强了设备的通用性和广泛性。

(3)由于冲压成型机构中引脚冲压部位相对主体冲压活动设置,且主体冲压与成型定位机构中的支撑定位机构直接接触,从而使元器件引脚冲压弯折过程中不影响主体冲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按压住引脚根部,从而避免元器件根部受力,消除质量隐患,提高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元器件成型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元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成型定位机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主体定位组件与开裆控距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主体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限位控距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成型定位机构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成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驱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第一活动基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冲压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引脚冲压组件安装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冲压成型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引脚冲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支撑连接板与第二活动基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成型定位机构1000,主体定位组件1100,第一活动板1110,主体固定板1120,支撑部1121,第一调节部1122,第一滑动组件1130,第二滑动组件1140,第一测微器1150,开裆控距组件1200,第二活动板1210,限位控距板1220,夹持限位部1221,第二调节部1222,第三滑动组件1230,第四滑动组件1240,第二测微器1250,第一活动基座1300,第一定位板1310,第二定位板1320,

冲压成型机构2000,冲压成型主体2100,第三活动板2110,主体冲压件2120、引脚冲压组件2130,支撑连接板2140,引脚冲压件2131,滑轨2134,滑柱2132,支撑柱2133,第三测微器2150,第六滑动组件2160,第七滑动组件2170,驱动连接块2180,第二活动基座2200,

驱动支撑机构3000,动力装置3100,支撑装置3200,工作台3300,元器件主体410,元器件引脚4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附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其包括驱动支撑机构3000、成型定位机构1000以及冲压成型机构2000。

本实施例中的成型定位机构1000安装于驱动支撑机构3000上,用于对需要引脚成型的若干元器件的主体以及引脚成型进行定位,利用无级调节成型中心距,使元器件的主体与引脚成型互不干涉。

本实施例中的冲压成型机构2000连接驱动支撑机构3000的输出端,在驱动支撑机构3000的驱动力下,配合成型定位机构1000完成元器件引脚一次冲压成型,同时避免元器件引脚成型时根部受力。进一步可以知道,元器件布置在成型定位机构1000上后,冲压成型机构2000冲压过程中,先对准冲压接触到元器件主体所在位置,然后再对准冲压接触到元器件引脚所在位置,由于元器件主体所在位置接触后,相互撞击后先对元器件主体进定位,然后在对元器件引脚所在进行撞击,由于成型定位机构1000上没有对伸出的引脚进行支撑,所以冲压成型机构2000冲压过程中,单侧撞击,直接将元器件引脚撞弯折,从而实现元器件引脚的一次冲压成型。

其中,参考附图3,一种类型的元器件包括元器件主,410和设于元器件主体410两侧的元器件引脚420,因此可以理解为利用成型定位机构对元器件主体410进行定位,再利用冲压成型机构对元器件引脚420进行冲压弯折,并使元器件引脚420冲压弯折时,不对元器件主体产生影响,即元器件主体410和元器件引脚420在冲压过程中互不干涉。本实施例中,利用无级调节控制元器件主体410以及元器件引脚420冲压位置,即元器件主体410以及元器件引脚420分别进行定位以及冲压,使达到引脚成型中心距的位置,使任何尺寸的元器件主体410在元器件引脚420冲压成型前,均被成型定位机构1000和冲压成型机构2000固定住,而后在元器件主体410固定的基础上,冲压成型机构2000对元器件引脚420实现进一步冲压。本实施例中的元器件可以为肖特基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等不限定,具有元器件主体410并且在元器件主体410一侧或相对两侧具有元器件引脚420的结构,均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案。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的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本实施例对驱动支撑机构3000、成型定位机构1000以及冲压成型机构2000作进一步描述。

参考附图4-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型定位机构1000,包括主体定位组件1100、开裆控距组件1200以及第一活动基座1300。主体定位组件1100以及开裆控距组件1200安装活动锁定在第一活动基座1300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主体定位组件1100支撑并调整元器件开裆距离,同时通过开裆控距组件1200限定主体定位组件1100,以限定元器件的引脚成型中心距。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的主体定位组件1100包括第一活动板1110和对称设置的主体固定板1120,各主体固定板1120包括一体连接的支撑部1121和第一调节部1122。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部1121同时支撑元器件主体两侧的引脚所需弯折处,以实现元器件主体通过对称的支撑部1121进行支撑,以及对元器件引脚弯折处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支撑部1121上排列有若干支撑槽,通过支撑槽限位元器件的引脚弯折位置。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121接触元器件处采用波浪线型或锯齿线型,以此布置若干个相同形状尺寸以及成型需求的元器件,进而可以达到对元器件引脚成型在横向以及径向上的固定限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通过在对称设置的第一调节部1122之间活动设置第一活动板1110,以使所述第一活动板1110移动撑开第一调节部1122时,带动撑开两个支撑部1121之间的间距,以实现调节元器件所需的引脚成型中心距的目的,进而实现支撑部1121所连接的第一调节部1122从内侧受力扩大间距。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部1122与第一活动板1110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调节部1122由于主体固定板1120对称设置,基于主体固定板1120形状的特殊性,对称并排设置后,两个主体固定板1120并排拼装形成一个第一限位槽,即两个第一调节部1122之间形成一个适配第一活动板1110放置的第一限位槽,且第一活动板1110受外力推动时,刚好向第一调节部1122之间移动,并在第一调节部1122被撑开后,移动至第一调节部1122之间的缝隙。显而易见,第一活动板1110的移动方向与主体固定板1120的移动方向垂直。其中,第一调节部1122可以包括楔形边或者半凹型边,从而两个第一调节部1122拼装后,形成所需的第一限位槽。优选地,第一调节部1122包括一楔形边,紧密相邻后的主体固定板1120之间的第一限位槽呈现三角开口槽,对应地第一活动板也包括三角板。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活动板1110采用等腰直角三角板,且等腰边分别跟两个第一调节部1122相邻,从而使得三角板移动的距离刚好等于第一调节部1122带动支撑部1121撑开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主体定位组件1100包括第一测微器1150,第一测微器1150可以采用螺旋测微器。第一测微器1150的测量端与第一活动板1110连接,可以精确测量第一活动板1110的移动位移,以此测量控制支撑部1120的撑开间距,进而实现调节元器件的主体与引脚成型之间的支撑位置。进一步地,第一活动基座1300上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测微器1250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外侧后,测量端通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一活动板1100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测微器1250对第一活动板1110位移的测量。

为带动第一活动板1110以及主体固定板1120移动,本实施例中的主体定位组件1100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滑动组件1130、第二滑动组件1140,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滑动组件1130固设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1300上,用于活动安装所述主体固定板1120,第二滑动组件1140固设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1300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活动板1110,使得所述第一活动板1110通过所述第二滑动组件1140沿所述第一调节部1122之间移动后,撑开所述主体固定板1120中的所述第一调节部1122,使所述第一调节部1122通过所述第一滑动组件1130相向移动。即主体固定板1120通过第一滑动组件1130实现相向移动,第一活动板1110通过第二滑动组件1140实现在第一调节部1122之间的延长线上移动。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开裆控距组件1200包括第二活动板1210和对称设置的限位控距板1220,其中,限位控距板1220包括一体连接的夹持限位部1221和第二调节部1222。本实施例中的夹持限位部1221在对称拼装后,夹持支撑部1121,用于限定挤压支撑部1121之间的间距,使支撑部1121从外侧受力控制间距。本实施例中的夹持限位部1221采用空心三角板,夹持限位部1221相邻紧密布置后,空心三角板的相邻边之间形成一容纳支撑部1121的第二限位槽,显而易见,空心三角板的相邻边并非平滑设计,采用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相邻安装时,刚好形成第二限位槽。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夹持限位部采用空心三角板,一方面利用空心三角板的三角稳定性,避免支撑部在扩大间距具无法保持两端同时扩大,另一方面利用空心三角板的空心设计,减少实体三角板的重量,有利于控制空心三角板运动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调节部1222之间活动设置第二活动板1210,以使第二活动板1210活动撑开第二调节部1222时,带动撑开夹持限位部1221之间的间距,以达到控制限定支撑部1121撑开所需间距的目的。本实施例中的限位控距板1220和第二活动板12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而限位控距板1220用于夹持控制支撑部1121的间距,限位控距板1220与主体固定板1120、第一活动板11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主体固定板1110与限位控距板1220均为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的主体固定板1120与限位控距板1220之间的活动相互联动,主体固定板1120相向移动时,带动限位控距板1220相向移动,限位控距板1220相对移动时,带动主体固定板1120相对移动。本实施例中基于限位控距板1220形状的特殊性,在对称并排设置后,两限位控距板1220之间形成一个第三限位槽,即两个第二调节部1222之间形成一个适配第二活动板1210放置的第三限位槽,且第二活动板1210受外力推动时,刚好向第二调节部1222之间移动,并在第二调节部1222被撑开后,移动至第二调节部1222之间的缝隙。因此,本实施例中也可以显而易见,第二活动板1210的移动方向与限位控距板1220的移动方向垂直,且第二活动板1210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活动板1110的移动方向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限位控距板1220的移动方向与主体固定板1120的移动方向平行。优选地,拼装后的限位控距板1220之间的第三限位槽呈开口三角槽,对应地第二活动板也包括三角板。进一步优选地,第二活动板1210采用等腰直角三角板,且等腰边分别跟两个第二调节部1222相邻,从而使得三角板移动的距离刚好等于第二调节1222部带动支撑部1121撑开的距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开裆控距组件1200包括第二测微器1250,第二测微器1250的测量端与第二活动板1210连接,可以精确测量第二活动板1210的移动位移,因此测量出夹持限位部121的撑开距离,以此实现辅助调节支撑部1121之间的间距。具体可参见第一测微器1150的安装方式。

为带动第二活动板1210以及限位控距板1220移动,本实施例中的开裆控距组件1200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三滑动组件1230以及第四滑动组件1240,所述第三滑动组件1230固设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1300上,用于活动安装所述限位控距板1220,所述第四滑动组件1240固设安装在所述第一活动基座1300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活动板1210,使得所述第二活动板1210通过所述第四滑动组件1240沿所述第二调节部1222之间移动后,撑开所述限位控距板1220中的所述第二调节部1222,使所述第二调节部1222通过所述第三滑动组件1230相向移动。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滑动组件1230和第四滑动组件1240固定安装于第一活动基座1300上,且通过第三滑动组件1230安装限位控距板1220,通过第四滑动组件1240安装第二活动板1210。限位控距板1220通过第三滑动组件1230实现相向移动,第二活动板1210通过第四滑动组件1240实现在第二调节部1222之间的延长线上移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活动板1210通过第四滑动组1240件沿第二调节部1222之间移动,撑开限位控距板1220中的第二调节部1222,使第二调节部1222通过第三滑动组件1230相向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基于限位控距板1220的安装稳定性,第三滑动组件1230中包含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三滑组,优选地,在夹持限位部的两端以及第二调节部处分别设置第三滑组。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10所示,驱动支撑机构3000包括动力装置3100、支撑装置3200以及工作台3300,所述支撑装置3200固设于所述工作台3300上,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动力装置3100。所述工作台3300用于安装所述成型定位机构1000,所述动力装置31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冲压成型机构2000,并使所述冲压成型机构2000对准所述成型定位机构1000。可以看出,成型定位机构1000与冲压成型机构2000分别位于驱动支撑机构3200的不同位置,并在工作过程中,冲压对准在一起,既相互独立,又由于工作要求相互依存。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动力装置3100可以为气动装置、液压装置或者电动丝杠等等不限。动力装置3100的输出端具有精确导向功能,与冲压成型机构2000相连后,带动冲压成型机构2000精确对准成型定位机构1000。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11所示,第一活动基座1300包括第一定位板1310、第二定位板1320以及第五滑动锁定组件,第一定位板1310安装于所述工作台3300上,所述第二定位板1320通过所述第五滑动锁定组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板1310上,用于支撑安装所述成型定位机构1000。进一步地,第五滑动锁定组件包括第五滑动组和第五锁定组,通过第五滑动组与第二定位板1320连接,实现成型定位机构的滑动换位;通过第五锁定组实现对第二定位板1320移动后的锁定定位,避免元器件冲压成型过程中,成型定位机构发生滑动。

参考附图12-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冲压成型机构2000包括冲压成型主体2100和第二活动基座2110。冲压成型主体2100活动安装于第二活动基座2110上,以使冲压成型主体2100根据元器件引脚成型中心距,调节元器件主体以及引脚成型所需的冲压接触部位置,以便冲压过程中直接对准冲压所述成型定位机构上定位后的元器件。

进一步地,冲压成型主体2100包括第三活动板2110和对称设置的主体冲压件2120、引脚冲压组件2130以及支撑连接板2140,主体冲压件2120与引脚冲压组件2130固设于支撑连接板2140上,且主体冲压件2120套设引脚冲压组件2130,且引脚冲压组件2130的引脚冲压部相对主体冲压件2120活动设置,以适配不同需求的引脚成型要求。

进一步地,通过在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连接板2140之间活动设置所述第三活动板2110,进而使第三活动板2110沿支撑连接板2140之间的延长线上移动时,以便撑开所述支撑连接板2140时,以控制所述支撑连接板2140之间的间距,从而带动控制所述主体冲压件2120之间以及所述引脚冲压组件2130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连接板2140与第三活动板2110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支撑连接板2140对称设置,基于支撑连接板2140形状的特殊性,对称并排设置后,两支撑连接板2140之间形成一个第四限位槽,即两个支撑连接板2140之间形成一个适配第三活动板2110放置的第四限位槽,且第三活动板2110受外力推动时,刚好向第四限位槽的两个支撑连接板2140之间移动,并在支撑连接板2140被撑开后,移动至第四限位槽的支撑连接板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引脚冲压组件2130包括对称设置的引脚冲压件2131、滑柱2132、支撑柱2133、滑轨2134,滑轨2134安装于引脚冲压件2131的对称两侧,滑柱2132以及所述支撑柱2133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支撑连接板2140上,所述引脚冲压件2131上设有支撑孔,所述滑柱2132限位滑动于滑轨2134中,所述支撑柱2133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支撑孔中,以此实现引脚冲压件2131相对主体冲压件2120活动设置。

为带动第三活动板2110以及对称设置的主体冲压件2120、引脚冲压组件2130以及支撑连接板2140在第二活动基座2200上移动,本实施例中的冲压成型主体2100还包括第六滑动组件2160、第七滑动组件2170,本实施例中的第六滑动组件2160固设于第二活动基座2200上,用于活动安装支撑连接板2140,第七滑动组件2170固定安装在第二活动基座2200上,用于安装第三活动板2110,使得第三活动板2110通过第七滑动组件2170沿支撑连接板2140之间的延长线上移动时,可以撑开支撑连接板2140,使支撑连接板2140通过第六滑动组件2160相向移动,从而带动支撑连接板2140上的主体冲压件2120、引脚冲压组件2130分别相向移动。进一步说明,第六滑动组件2160和第七滑动组件2170固定安装于第二活动基座2200上,且通过第六滑动组件2160安装支撑连接板2140,通过第七滑动组件2170安装第三活动板2110,支撑连接板2140通过第六滑动组件2160实现相向移动,第三活动板2110通过第七滑动组件2170实现在支撑连接板2140之间的延长线上移动,撑开支撑连接板2140,使支撑连接板2140通过第六滑动组件2160相向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冲压成型主体包括第三测微器2150,第三测微器2150可以采用螺旋测微器。第三测微器2150的测量端与第三活动板2110连接,可以精确测量第三活动板2110的移动位移,以此测量控制支撑连接板2140的撑开间距,进而实现调节元器件主体与引脚成型之间的冲压位置。具体安装可以参见第一测微器的安装方式。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为安装冲压成型机构2000,冲压成型主体2100还设有适配动力装置3100输出端的驱动连接块2180,通过驱动连接块2180可以更好地将冲压成型机构2000安装在动力装置3100的输出端,当然,可以根据不同的动力装置3100改进驱动连接块2180的形状。

此外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任意滑动组件中均设有锁定件,各部分通过滑动组件移动到预定位置后,通过对应的锁定件将对应的滑动组件锁死,避免冲压过程中产生滑动后,出现元器件引脚成型误差。

通过本实施例的元器件引脚成型装置进行元器件引脚成型操作可包括如下步骤:

s100:装配驱动支撑机构3000、成型定位机构1000以及冲压成型机构2000;

s200:根据元器件引脚成型要求调节成型中心机构1000的开裆控距组件1200中元器件引脚成型中心距的间距;

s300:根据元器件引脚成型要求调节成型中心机构1000的主体定位组件1100中元器件本体固定的间距;

s400:根据元器件引脚成型要求调节冲压成型机构1000中冲压的引脚成型中心距;

s500:将若干元器件按照引脚成型冲压需求放置到支撑部上;

s600:控制动力装置启动,使动力装置的输出端带动冲压成型机构2000下压到成型定位机构1000上,使元器件引脚实现批量弯折成型;

s700:元器件引脚完成成型后,取出成型后的元器件。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