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9543发布日期:2021-11-03 13:2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加固构造装置,涉及装修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


背景技术:

2.装饰板材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室外板材,一部分为室内板材,装饰板材是所有板材的总称,主要有细木工板、胶合板、装饰面板、密度板、集成材、刨花板、防火板、石膏板、pvc板、铝扣板、铝塑板、三维板等。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板材,在受到外界冲击或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发生开裂,板材的开裂处容易储存大量的灰尘和杂质,长此以往灰尘和杂质容易侵蚀板材的内部,导致减少板材使用寿命的问题;
4.2、板材在开裂之后,需要工人及时对板材进行加固,但现有的加固装置较为简单,加固的不够牢固,导致板材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快速清理板材的开裂的灰尘和杂质,解决现有的板材,在受到外界冲击或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发生开裂,板材的开裂处容易储存大量的灰尘和杂质,长此以往灰尘和杂质容易侵蚀板材的内部,导致减少板材使用寿命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板材在开裂之后,需要工人及时对板材进行加固,但现有的加固装置较为简单,加固的不够牢固,导致板材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加固板材,提高板材的牢固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和连接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除装置,所述支撑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
8.所述清除装置包括有清扫装置,所述清扫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板左侧的顶部,所述清扫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尘装置。
9.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右侧的顶部。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左侧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汽缸,所述汽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扫刷。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电动伸缩杆、移动板、汽缸、二号电机、转板和清扫刷的配合,快速清理板材的开裂处的灰尘和杂质,保证了板材的清洁度。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有杂物箱,所述杂物箱的
底部固定连接在转板顶部的右侧,所述杂物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力泵,所述导管的一端延伸至转板的底部且固定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头。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杂物箱、导管、吸管、吸头和吸力泵的配合,快速将灰尘和杂质吸入杂物箱,增加板材的使用寿命。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履带,所述履带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一端活动套接在支撑板的内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一号电机、履带和活动轴的配合,为固定装置提供动力,便于固定板材。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活塞缸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缸的外部且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齿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齿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搭接在底座的底部,所述底座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夹板。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活塞缸、加热器、活塞板、连接杆、齿轮、齿条、推杆、推板和夹板的配合,使得快速夹紧板材,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1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杂物箱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凸块。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杂物箱、收集箱和凸块的配合,方便清理杂物箱内部的灰尘和杂物,提高了吸尘装置使用时的便捷性。
2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塞缸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缸的内腔。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活塞缸、水箱、水泵和排水管的配合,快速将水排入活塞缸,为夹持装置提供动力。
2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活动轴、活动杆、固定板、缓冲装置和压板的配合,快速加固板材,提高板材的牢固性。
2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底部,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的外部且固定连接在压板的顶部。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板、固定箱、压板和直杆的配合,便于减缓压板下压时的冲击力,保护板材固定时的安全性。
2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直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箱内壁的顶部。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箱、缓冲弹簧和直杆的配合,使得增加了固定
装置的韧性,提高了加固构造装置的工作效率。
2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9.1、本发明提供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通过采用电动伸缩杆、移动板、汽缸、二号电机、转板、清扫刷、杂物箱、导管、吸力泵、吸管和吸头的配合,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移动板移动,再启动汽缸,带动清扫刷向下移动到板材的顶部,再通过二号电机转动,带动清扫刷清理板材的开裂处的灰尘,再通过吸力泵将灰尘吸入杂物箱,避免了板材的开裂处容易储存大量的灰尘和杂质,长此以往灰尘和杂质容易侵蚀板材的内部,导致减少板材使用寿命的问题,使得快速清理灰尘,增加板材的使用寿命。
30.2、本发明提供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通过采用一号电机、履带、活动轴、活动杆、固定板、缓冲装置、压板和底座的配合,通过一号电机带动履带、活动轴和活动杆转动,活动杆同时带动压板向下挤压板材,使得压板和底座之间快速加固板材,避免了板材在开裂之后,需要工人及时对板材进行加固,但现有的加固装置较为简单,加固的不够牢固,导致板材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加固板材,提高板材的牢固性。
31.3、本发明提供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通过采用活塞缸、加热器、活塞板、连接杆、齿轮、齿条、推杆、推板、水箱、水泵、排水管和夹板的配合,将板材放入推板和夹板之间,再通过水泵将水箱内部的水吸入活塞缸,再启动加热器,使得对水进行加热,通过热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推动活塞板和连接杆移动,同时带动齿轮在齿条上转动,齿轮同时带动推杆和推板移动,使得推板推动板材移动,使得推板和夹板之间夹紧板材,使得减小板材的开裂处的空隙,避免了空气中的杂质,通过缝隙落入板材的开裂处,使得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吸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底座;2、支撑板;3、连接板;4、固定装置;5、清除装置;6、夹持装置;7、夹板;
39.41、一号电机;42、履带;43、活动轴;44、活动杆;45、固定板;46、缓冲装置;47、压板;
40.461、固定箱;462、缓冲弹簧;463、直杆;
41.51、清扫装置;52、吸尘装置;
42.511、电动伸缩杆;512、移动板;513、汽缸;514、二号电机;515、转板;516、清扫刷;
43.521、杂物箱;522、导管;523、吸管;524、吸头;525、收集箱;526、凸块;527、吸力泵;
44.61、活塞缸;62、加热器;63、活塞板;64、连接杆;65、齿轮;66、齿条;67、推杆;68、推板;69、水箱;691、水泵;692、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46.实施例1
47.如图1

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板2和连接板3,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清除装置5,支撑板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4,清除装置5包括有清扫装置51,清扫装置51的右侧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左侧的顶部,清扫装置5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尘装置52,固定装置4包括有一号电机41,一号电机4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右侧的顶部,清扫装置51包括有电动伸缩杆511,电动伸缩杆5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3左侧的顶部,电动伸缩杆5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12,移动板5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汽缸513,汽缸5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514,二号电机5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板515,转板5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扫刷516,吸尘装置52包括有杂物箱521,杂物箱52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转板515顶部的右侧,杂物箱52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管522,导管5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力泵527,导管522的一端延伸至转板515的底部且固定连接有吸管523,吸管5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头524。
4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511带动移动板512移动,再启动汽缸513,带动清扫刷516向下移动到板材的顶部,再通过二号电机514转动,带动清扫刷516转动并清理板材的开裂处的灰尘和杂质,再通过吸力泵527将灰尘和杂质吸入杂物箱521,避免了板材的开裂处容易储存大量的灰尘和杂质,长此以往灰尘和杂质容易侵蚀板材的内部,导致减少板材使用寿命的问题,使得快速清理灰尘,增加板材的使用寿命。
49.如图1

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杂物箱52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收集箱525,收集箱52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凸块526,拉动凸块526,同时带动收集箱525脱离杂物箱521的内部,使得方便清理杂物箱521内部的灰尘和杂物,提高了吸尘装置52使用时的便捷性。
50.实施例2
51.如图1

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底座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6,夹持装置6包括有活塞缸61,活塞缸6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器62,活塞缸6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板63,活塞板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4,连接杆64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缸61的外部且活动连接有齿轮65,齿轮65的底部齿合有齿条66,齿条6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齿轮6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67,推杆6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8,推板68的底部搭接在底座1的底部,底座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夹板7,活塞缸6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箱69,水箱69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692,排水管69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691,排水管692的一端延伸至活塞缸61的内腔。
52.在本实施例中,将板材放入推板68和夹板7之间,再通过水泵691将水箱69内部的水吸入活塞缸61,再启动加热器62对水进行加热,通过热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推动活塞板63和连接杆64移动,同时带动齿轮65在齿条66上转动,齿轮65同时带动推杆67和推板68移动,使得推板68推动板材移动,使得推板68和夹板7之间夹紧板材,使得减小板材的开裂处的空隙,避免了空气中的杂质,通过缝隙落入板材的开裂处,使得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53.实施例3
54.如图1

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一号电机
4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履带42,履带42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轴43,活动轴43的一端活动套接在支撑板2的内部,活动轴4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4,活动杆4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板45,固定板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46,缓冲装置4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47,压板47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
5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一号电机41带动履带42、活动轴43和活动杆44转动,活动杆44同时带动压板47向下压缩板材,使得压板47和底座1之间快速加固板材,避免了板材在开裂之后,需要工人及时对板材进行加固,但现有的加固装置较为简单,加固的不够牢固,导致板材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以达到快速加固板材,提高板材的牢固性。
56.实施例4
57.如图1

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缓冲装置4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缓冲装置46包括有固定箱461,固定箱46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5的底部,固定箱461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直杆463,直杆46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46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在压板47的顶部,直杆4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462,缓冲弹簧46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箱461内壁的顶部。
58.在本实施例中,压板47向下压缩板材时,同时带动直杆463向上挤压缓冲弹簧462,使得缓冲弹簧462向上压缩,防止压板47的力度过大损伤板材,使得增加了固定装置4的韧性,提高了加固构造装置的工作效率。
59.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装修板材拼缝开裂加固构造装置的工作原理。
60.如图1

6所示,使用时,先将板材放入推板68和夹板7之间,再通过电动伸缩杆511带动移动板512移动,再启动汽缸513,带动清扫刷516向下移动到板材的顶部,再通过二号电机514转动,带动清扫刷516清理板材的开裂处的灰尘和杂质,再通过吸力泵527将灰尘和杂质吸入杂物箱521,再通过水泵691将水箱69内部的水吸入活塞缸61,再启动加热器62,使得对水进行加热,通过热水蒸发产生水蒸气推动活塞板63和连接杆64移动,同时带动齿轮65在齿条66上转动,齿轮65同时带动推杆67和推板68移动,使得推板68推动板材移动,使得推板68和夹板7之间夹紧板材,使得减小板材的开裂处的空隙,再启动一号电机41,同时带动履带42、活动轴43和活动杆44转动,同时活动杆44带动压板47向下压缩板材,使得压板47和底座1之间快速加固板材。
61.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