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套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43035发布日期:2022-01-12 02: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连铸连轧产线的活套控制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若检测到带钢实际宽度不满足预设宽度条件,则执行以下防拉窄控制步骤:获取所述活套的角度速度修正值以及宽度速度修正值,其中,所述角度速度修正值基于所述活套的实际角度以及设定角度确定,所述宽度速度修正值基于所述带钢的实际宽度以及设定宽度确定;基于所述活套的角度速度修正值,以及所述宽度速度修正值,得到所述活套下游机架的速度修正量;基于所述速度修正量,控制所述活套下游机架对所述带钢的轧制速度,以调整所述带钢的实际宽度以及所述活套的实际角度;若调整后的实际角度满足预设角度条件,则触发级联保持模式,并检测所述级联保持模式下的实际宽度是否满足预设宽度条件,若否,则重复执行所述防拉窄控制步骤,直至所述带钢的实际宽度满足所述预设宽度条件;其中,所述级联保持模式为保持所述活套下游机架的速度修正量不变的工作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调整后的实际角度不满足预设角度条件,则重复执行所述防拉窄控制步骤,直至所述活套的实际角度满足所述预设角度条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活套的实际角度之后,还包括:检测调整后的实际角度与所述活套的设定角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角度偏差范围内,判断所述调整后的实际角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角度条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活套的角度速度修正值,包括:对所述活套的实际角度与所述设定角度求差值,得到角度偏差;基于所述角度偏差与预先设置的角度比例积分算法,得到所述角度速度修正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角度偏差与预先设置的角度比例积分算法,得到所述角度速度修正值,包括:将所述角度偏差、角度调节比例控制增益、角度调节积分控制增益以及角度调节总控制增益带入公式(θ
ref-θ
act
)
×
kg
×
(kp+∑ki),得到所述角度速度修正值。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活套的宽度速度修正值,包括:对经精轧出口仪表检测的带钢实际宽度与设定宽度求差值,得到宽度偏差;基于所述宽度偏差与预先设置的宽度比例积分算法,得到所述宽度速度修正值。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宽度偏差与预先设置的宽度比例积分算法,得到所述宽度速度修正值,包括:将所述宽度偏差、角度调节比例控制增益、角度调节积分控制增益以及角度调节总控制增益代入公式(w
ref-w
act
)
×
kg
w
×
(kp
w
+∑ki
w
),得到所述宽度速度修正值。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活套采用起套转矩起套,其中,所述起套转矩基于轧制钢种、以及带钢规格确定;在检测到所述活套起套完成时,检测带钢实际宽度是否满足预设宽度条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套转矩基于以下步骤确定:
基于轧制钢种以及带钢规格,确定带钢张力转矩、带钢重力转矩、活套重力转矩、带钢弯曲转矩以及补偿转矩;将所述活套的设定角度、带钢张力转矩、带钢重力转矩、活套重力转矩、带钢弯曲转矩以及补偿转矩带入公式t
ref
=f3(θ)+f4(θ)+f5(θ)+f6(θ)+t
comp
,得到所述起套转矩。10.一种活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连铸连轧产线的活套控制系统中,所述装置包括:防拉窄控制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带钢实际宽度不满足预设宽度条件,则执行以下防拉窄控制步骤:获取所述活套的角度速度修正值以及宽度速度修正值,其中,所述角度速度修正值基于所述活套的实际角度以及设定角度确定,所述宽度速度修正值基于所述带钢的实际宽度以及设定宽度确定;基于所述活套的角度速度修正值,以及所述宽度速度修正值,得到所述活套下游机架的速度修正量;基于所述速度修正量,控制所述活套下游机架对所述带钢的轧制速度,以调整所述带钢的实际宽度以及所述活套的实际角度;控制模块,用于若调整后的实际角度满足预设角度条件,则触发级联保持模式,并检测所述级联保持模式下的实际宽度是否满足预设宽度条件,若否,则重复执行所述防拉窄控制步骤,直至所述带钢的实际宽度满足所述预设宽度条件,其中,所述级联保持模式为保持所述活套下游机架的速度修正量不变的工作模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套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连铸连轧产线的活套控制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活套的角度速度修正值以及宽度速度修正值;基于活套的角度速度修正值,以及宽度速度修正值,得到活套下游机架的速度修正量;基于速度修正量,控制活套下游机架对带钢的轧制速度,以调整带钢的实际宽度以及活套的实际角度;若调整后的实际角度满足预设角度条件,则触发级联保持模式,并检测级联保持模式下的实际宽度是否满足预设宽度条件,若否,则重复执行防拉窄控制步骤,直至带钢的实际宽度满足预设宽度条件。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连铸连轧生产线粗轧与精轧之间带钢被持续拉窄问题。产线粗轧与精轧之间带钢被持续拉窄问题。产线粗轧与精轧之间带钢被持续拉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宝 王凤杰 刘建 李达 李峰 刘贵宝 金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