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的刀具固定架

文档序号:30718253发布日期:2022-07-12 23:1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床的刀具固定架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床的刀具固定架。


背景技术:

2.机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机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机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3.在机床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刀具固定架,以便于对机床刀具进行摆放,目前现有的刀具固定架,无法进行调节高度且不便于拆装,当人们需要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是,由于受到刀具固定架间距的限制,无法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且需要拆装时,过程十分繁琐,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床的刀具固定架,具备可以进行调节高度且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刀具固定架,无法进行调节高度且不便于拆装,当人们需要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是,由于受到刀具固定架间距的限制,无法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且需要拆装时,过程十分繁琐,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的刀具固定架,包括柜体和放置板,所述柜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内侧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外侧开设有通槽,所述侧板外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侧贯穿至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移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推柱,所述推柱的内侧贯穿至通槽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延伸至凹槽的内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与放置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腔的底部粘接有保护垫,且保护垫的材质为硅胶材料。
9.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垫,所述柜体正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正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10.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内侧和底部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装配块,所述装配块的内腔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内侧与侧板的外侧螺纹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内侧与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床的刀具固定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柜体、放置板、侧板、凹槽、通槽、复位弹簧、移动板、移动杆、把手、推柱、支撑板、固定块、放置孔、支撑块、装配块、导槽、导轮、壳体和柜门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以进行调节高度且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刀具固定架,无法进行调节高度且不便于拆装,当人们需要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是,由于受到刀具固定架间距的限制,无法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且需要拆装时,过程十分繁琐,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复位弹簧,对移动板在使用时起到了便于伸缩的作用,解决了移动板在使用时无法进行伸缩的问题,通过设置导槽和导轮,对移动板在使用时起到了移动平稳的作用,解决了移动板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装配块,对壳体在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壳体在使用时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剖面图。
19.图中:1、柜体;2、放置板;3、侧板;4、凹槽;5、通槽;6、复位弹簧;7、移动板;8、移动杆;9、把手;10、推柱;11、支撑板;12、固定块;13、放置孔;14、支撑块;15、装配块;16、导槽;17、导轮;18、壳体;19、柜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2.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
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请参阅图1-3,一种机床的刀具固定架,包括柜体1和放置板2,柜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3,侧板3内侧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腔的外侧开设有通槽5,侧板3外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壳体18,壳体18内腔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8,移动杆8的外侧贯穿至壳体18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把手9,移动板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推柱10,推柱10的内侧贯穿至通槽5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内侧延伸至凹槽4的内腔,支撑板1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内侧与放置板2的两侧固定连接;
26.放置板2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孔13,放置孔13内腔的底部粘接有保护垫,且保护垫的材质为硅胶材料,通过复位弹簧6,对移动板7在使用时起到了便于伸缩的作用,解决了移动板7在使用时无法进行伸缩的问题;
27.侧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垫,柜体1正面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柜门19,柜门19正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拉手,通过设置导槽16和导轮17,对移动板7在使用时起到了移动平稳的作用,解决了移动板7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晃动的问题;
28.壳体18顶部的内侧和底部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装配块15,装配块15的内腔设置有螺栓,且螺栓的内侧与侧板3的外侧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装配块15,对壳体18在使用时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解决了壳体18在使用时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
29.壳体18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槽16,导槽1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轮17,导轮17的内侧与移动板7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通过柜体1、放置板2、侧板3、凹槽4、通槽5、复位弹簧6、移动板7、移动杆8、把手9、推柱10、支撑板11、固定块12、放置孔13、支撑块14、装配块15、导槽16、导轮17、壳体18和柜门19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以进行调节高度且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刀具固定架,无法进行调节高度且不便于拆装,当人们需要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是,由于受到刀具固定架间距的限制,无法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且需要拆装时,过程十分繁琐,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
30.使用时,当人们需要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时,首先通过把手9向外拉动移动杆8,移动杆8带动移动板7向外移动,同时移动板7带动导轮17在导槽16内滑动,同步移动板7通过复位弹簧6带动推柱10向外移动,推柱10带动支撑板11在通槽5内滑动,此时人们托举放置板2,并按照需要的高度,将中间的放置板2取出,取出放置板2时,只需要将放置板2上的固定块12向上在凹槽4内滑出,拆装时,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即可,达到了以进行调节高度且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刀具固定架,无法进行调节高度且不便于拆装,当人们需要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是,由于受到刀具固定架间距的限制,无法对较长的机床刀具进行摆放,且需要拆装时,过程十分繁琐,不方便人们使用的问题。
31.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
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