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8573发布日期:2021-12-25 02:2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池所用的电路板的生产制造中,需要将镍点焊到电路板上,一般需要两排,每排多个位置焊接,且两排的焊接位置相对应,即两排多列的焊接位置1a,如图8所示的电路板,这里的两排焊接位置定义为前排和后排;有些电池所用的电路板还有两块,中间通过软板连接,两块电路板还分别有焊接位置1a,而且通常一块电路板上的两排焊接位置与另一块电路板的两排焊接位置不共线,甚至不共面,如图9所示电路板。一般上述电路板在焊接时,都是通过人工逐个移动电路板去点焊,并依靠操作人员在每个焊点处定位电路板,定位容易引起偏差,而且生产效率低。
3.本实用新型就是基于这种情况作出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包括底座和用于装载待焊品的工装板,所述底座上设有内凹的并供工装板在内移动的移动槽,所述工装板和移动槽之间设有能导引工装板移动使其上的待焊品的不同焊接位置依次经过焊头进行焊接的导引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升降的升降机构。
7.如上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所述导引机构包括固定在移动槽底部上并凸起在移动槽中的销轴,以及设在工装板底部与销轴相配合的内凹的导轨,所述工装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移动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能从前后方向阻挡第一定位部从而限制工装板前后移动范围的定位槽壁。
8.如上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所述工装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凹入在第一定位部内侧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移动槽的前后侧分别设有让位第一定位部的让位槽,当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让位槽外侧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定位槽壁相配合限制工装板的前后移动范围;当所述第一定位部与让位槽相对应时,所述第二定位部与定位槽壁相配合限制工装板的前后移动范围。
9.如上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所述导轨为锯齿形状,其包括朝前后方向设置的直线槽和连接相邻两个直线槽的斜线槽,所述直线槽导引工装板在前后两个定位槽壁之间移动,所述斜线槽导引工装板沿左右方向移动并同时导引工装板在前后两个定位槽壁之间进行位置切换。
10.如上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直线槽分别切穿工装板的侧面。
11.如上所述的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所述底座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多个气缸和启动气缸工作的开关,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连接固定,在气缸工作时,活塞杆伸出从而驱使底座相对底板升起。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引机构对工装板移动时的导引定位,从而快速将装载在工装板上的待焊品的不同焊接位置对齐到焊头所在位置进行焊接,实现快速的定位,而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底座和工装板同时升降,实现上下方向的快速调整定位。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的爆炸图;
15.图2是工装板的底部视图;
16.图3是后侧的第一定位部被后侧的定位槽壁挡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前侧的第一定位部被前侧的定位槽壁挡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第一定位部准备进入让位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前侧的第二定位部被前侧的定位槽壁挡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后侧的第二定位部被后侧的定位槽壁挡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有两排相对的焊接位置的电路板的参考图;
22.图9是有两块分别具有两排相对的焊接位置的电路板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4.如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快速定位及高度可调的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和用于装载待焊品的工装板2,本实施例的待焊品指用于电池的电路板,所述底座1上设有内凹的并供工装板2在内移动的移动槽3,所述工装板2和移动槽3之间设有能导引工装板2移动使其上的待焊品上的焊接位置依次经过焊头进行焊接的导引机构,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底座1升降的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底座和工装板及待焊品同时升降,实现上下方向的高度调节。
25.焊接时,将待焊品装在工装板2上,导引机构导引工装板2移动,使待焊品移动时,待焊品上的焊接位置位置能够依次移动到焊头下方进行焊接,从而实现快速连续定位进行不同位置的焊接,提高生产效率。
26.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下方设有底板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多个气缸8和启动气缸8工作的开关9,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与底板7连接固定,在气缸8工作时,活塞杆伸出从而驱使底座1相对底板7升起。
27.作为导引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引机构包括固定在移动槽3底部上并凸起在移动槽3中的销轴4,以及设在工装板2底部与销轴4相配合的内凹的导轨5,所述工装板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21,所述移动槽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能从前后方向阻挡第一定位部21从而限制工装板2前后移动范围的定位槽壁31。
28.如图4所示,在前侧的第一定位部21触压到前侧的定位槽壁31时,所述工装板2载
着待焊品移动到使待焊品上前排的焊接位置与焊头相对应,以便进行前排的焊接;如图3和图5所示,在后侧的第一定位部21触压到后侧的定位槽壁31时,所述工装板2载着待焊品移动到使待焊品上后排的焊接位置与焊头相对应,以便进行后排的焊接。
29.另外,为了适应两块相连的电路板上焊接位置错开排列的焊接,如图9所示的电路板的焊接,所述工装板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凹入在第一定位部21内侧的第二定位部22,所述移动槽3的前后侧分别设有让位第一定位部21的让位槽6,当所述第一定位部21位于让位槽6外侧时,所述第一定位部21与定位槽壁31相配合限制工装板2的前后移动范围,该范围用于定位前后排焊接位置较窄的部分产品的焊接,如图3至图5所示。当所述第一定位部21与让位槽6相对应时,所述第二定位部22与定位槽壁31相配合限制工装板2的前后移动范围,该范围用于定位前后排焊接位置较宽的部分产品的焊接,如图6和图7所示。
30.而当如图9所示的电路板有两块,且两块电路板不共面,即焊接面存在高度差时,当焊接完高位的那部分产品后,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工装板载着整个产品升起,使低位的那部分产品抬升到之前高位产品所在的焊接高度,再平移工装板载着待焊品依次移动到焊头所对应的位置进行低位部分的焊接位置的焊接,实现高度不同的焊接位置的快速定位。
31.作为导轨5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导轨5为锯齿形状,其包括朝前后方向设置的直线槽51和连接相邻两个直线槽51的斜线槽52,所述直线槽51导引工装板2在前后两个定位槽壁31之间移动,所述斜线槽52导引工装板2沿左右方向移动并同时导引工装板2在前后两个定位槽壁31之间进行位置切换,结构简单,定位操作便捷,实现前后两排焊接位置前后相对应的产品的快速定位,如图8和图9所示的两排焊接位置。当然,当导轨5的锯齿形状分别由不同的斜线槽连接形成时,可对前后两排焊接位置左右错开的产品的快速定位,这里省略图示。
32.为了便于加工铣槽,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直线槽51,分别切穿工装板2的侧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