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边形免换模压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6043发布日期:2022-01-27 11:2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边形免换模压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边形免换模压接机。


背景技术:

2.压接机是电力行业在线路基本建设施工和线路维修中进行导线持续压接的必要工具,目前传统的配电系统以及信号系统的导线压接中,根据导线规格不同,压接机的模具需要更换,极大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六边形免换模压接机,本装置结构简单且能够对多种直径的线束进行压接。
4.一种六边形免换模压接机,包括压模机构,所述压模机构包括两块竖板、两块横板和两个压模系统,两块竖板沿左右方向分布,两块横板沿上下方向分布,横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竖板连接,两个压模系统沿左右方向分布,两个压模系统对称设置;
5.所述压模系统包括第一推动装置、固定板和多个压模单元,两个压模系统内的第一推动装置分别固定在两块竖板的内侧壁,固定板固定在第一推动装置的输出端;
6.多个压模单元沿前后方向分布,压模单元包括压板、固定轴、连接板、运动轴、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两个第二推动装置和两块夹板,上方横板的底壁开有多条第一滑槽,多条第一滑槽沿前后方向分布,下方横板的顶壁开有多条第二滑槽,多条第二滑槽沿前后方向分布,第一滑槽、压模单元和第二滑槽一一对应,
7.压板的内侧壁开有凹槽,凹槽的前后两端开放,固定轴与压板的外侧壁连接,固定轴穿过连接板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连接,第一滑动板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第二滑动板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内,
8.两个第二推动装置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动板的底壁和第二滑动板顶壁上,两块夹板分别与两个第二推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两块夹板纵向分布,运动轴固定于固定板的内侧壁,两块夹板能够对运动轴进行夹持固定,固定轴的外端开有盲孔,夹板脱离运动轴时,运动轴运动能够进入盲孔内;
9.两个压模系统内对称的两个压模单元组成压模组,压模组内的两块压板内侧壁相互接触时,两个凹槽组合形成正六棱柱形状的通孔;不同压模组形成的通孔纵向截面的边长存在差距。
10.优选地,两块横板之间还连接限位板,限位板设置为两块,两个第一推动装置的输出轴分别活动贯穿两块限位板。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推动装置为第一油缸。
12.优选地,所述第二推动装置为第二油缸。
13.优选地,所述运动轴为圆轴。
14.优选地,所述盲孔为圆柱形孔。
15.优选地,所述夹板与运动轴接触的端面为弧面,且该弧面与运动轴的圆周壁匹配。
16.优选地,所述竖板竖直设置,所述横板水平设置。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压模组,使用时,根据线束的直径,选择通孔尺寸对应的压模组,此时该压模组内的第二推动装置启动,夹板对运动轴进行夹持,启动两个第一推动装置,两个第一推动装置能够带动该压模组内的两块压板相向运动接触形成正六棱柱形状的通孔对线束进行压接,其余压模组内的压板保持不动,这样根据线束的直径选择不同压模组内的夹板夹持运动轴,其余压模组内的夹板不对运动轴进行夹持即可实现免更换模具且能够对多种直径的线束进行压接。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9.图1为压模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1-竖板,2-横板,3-推动装置,4-固定板,5-第二滑槽,6-第二滑动板,7压板,8-固定轴,9-连接板,10-盲孔,11-运动轴,12-第二推动装置,13-夹板,1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23.实施例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六边形免换模压接机,包括压模机构,所述压模机构包括两块竖板1、两块横板2和两个压模系统,两块竖板1沿左右方向分布,两块横板2沿上下方向分布,横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竖板1连接,两个压模系统沿左右方向分布,两个压模系统对称设置;
25.所述压模系统包括第一推动装置3、固定板4和多个压模单元,两个压模系统内的第一推动装置3分别固定在两块竖板1的内侧壁,固定板4固定在第一推动装置3的输出端;
26.多个压模单元沿前后方向分布,压模单元包括压板7、固定轴8、连接板9、运动轴11、第一滑动板、第二滑动板6、两个第二推动装置12和两块夹板13,上方横板2的底壁开有多条第一滑槽,多条第一滑槽沿前后方向分布,下方横板2的顶壁开有多条第二滑槽5,多条第二滑槽5沿前后方向分布,第一滑槽、压模单元和第二滑槽5一一对应,
27.压板7的内侧壁开有凹槽,凹槽的前后两端开放,固定轴8与压板7的外侧壁连接,固定轴8穿过连接板9且与连接板9固定连接,连接板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6连接,第一滑动板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槽内,第二滑动板6滑动设置于第二滑槽5内,
28.两个第二推动装置12分别固定在第一滑动板的底壁和第二滑动板6顶壁上,两块
夹板13分别与两个第二推动装置12的输出端连接,两块夹板13纵向分布,运动轴11固定于固定板4的内侧壁,两块夹板13能够对运动轴11进行夹持固定,固定轴8的外端开有盲孔10,夹板13脱离运动轴11时,运动轴11运动能够进入盲孔10内;
29.两个压模系统内对称的两个压模单元组成压模组,压模组内的两块压板7内侧壁相互接触时,两个凹槽组合形成正六棱柱形状的通孔;不同压模组形成的通孔纵向截面的边长存在差距。
30.具体使用的时候,第一滑动板与第一滑槽之间具有摩擦力,第二滑动板6与第二滑槽5之间具有摩擦力,常规状态下,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6均不会滑动,受到推力的作用下,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6均产生滑动。
31.初始状态时,夹板13不对运动轴11进行夹持,此时若第一推动装置3推动运动轴11朝向固定轴8运动,运动轴11进入对应的固定轴8的盲孔10内,压板7、固定轴8、连接板9不运动;需要对线束进行压接时,根据线束的直径,选择通孔尺寸对应的压模组,此时该压模组内的第二推动装置12启动,夹板13对运动轴11进行夹持,此时启动两个第一推动装置3,两个第一推动装置3能够带动该压模组内的两块压板7相向运动接触形成正六棱柱形状的通孔对线束进行压接,其余压模组内的压板7保持不动,这样根据线束的直径选择不同压模组内的夹板13夹持运动轴11,其余压模组内的夹板13不对运动轴11进行夹持即可实现免更换模具且能够对多种直径的线束进行压接,操作简单。
32.本实施例中两块横板2之间还连接限位板14,限位板14设置为两块,两个第一推动装置3的输出轴分别活动贯穿两块限位板14。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推动装置3为第一油缸。
3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推动装置12为第二油缸。
35.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轴11为圆轴。
36.本实施例中所述盲孔10为圆柱形孔。
37.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板13与运动轴11接触的端面为弧面,且该弧面与运动轴的圆周壁匹配。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板1竖直设置,所述横板2水平设置。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