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多浮动粉末热成形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4205发布日期:2022-01-22 11:4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多浮动粉末热成形液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末热成形液压机,特别涉及一种浮动粉末热成形液压机,特别是一种双层多浮动粉末热成形液压机。


背景技术:

2.粉末成形工艺一般用于制造小尺寸零件,粉末制品在热成形时需要长时间保温保压,常规粉末成形液压机一次压制完成一模的生产方式周期长、效率低。在适应复杂粉末成形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提升粉末成形液压机生产效率的技术开发契合当前粉末成形制造产业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多浮动粉末热成形液压机技术方案,实现了浮动模具的串联布置,能够在适应粉末成形复杂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成倍提升粉末成形制品的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主要包括主缸、整体框架机身、滑块、上层浮动工艺梁、上层浮动位移传感器、上层浮动导杆、浮动滑块、下层浮动工艺梁、下层浮动位移传感器、下层浮动导杆、下层浮动缸、上层浮动缸、浮动滑块支架、浮动缸等;整体框架机身是一个由钢板拼焊而成的封闭框架,滑块导轨安装于封闭框架内孔外侧左右两边;主缸缸体通过台阶、锁母穿孔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的上横梁中间,主缸活塞杆安装于滑块上平面;滑块置于整体框架机身内孔中、在主缸驱动下完成上下运动,滑块导轨对滑块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浮动滑块支架位于整体框架机身左右立柱的前后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浮动滑块左右两侧;浮动缸位于整体框架机身左右立柱的前后内侧,浮动缸缸体通过台阶、锁母穿孔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的工作台左右两侧,浮动缸活塞杆通过台阶、锁母穿孔安装于浮动滑块左右两侧的浮动滑块支架中;浮动滑块置于整体框架机身内孔中、在浮动缸驱动下完成上下运动,滑块导轨对浮动滑块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
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层多浮动粉末热成形液压机,其特征是:滑块下平面与浮动滑块上平面之间形成上层开口空间;两个上层浮动缸的缸体通过台阶、螺栓分别穿孔固定安装于浮动滑块左右两侧的前后中心线上,两个上层浮动缸的活塞杆通过台阶、锁母分别穿孔安装于左右两片上层浮动工艺梁的前后中心线上;每个上层浮动缸的前后对称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根上层浮动导杆,上层浮动导杆通过压环固定安装于浮动滑块上平面,上层浮动工艺梁的前后对应位置处安装有与上层浮动导杆配合的导套;两个上层浮动位移传感器分别固定安装于左右两侧的浮动滑块支架,传感器检测端分别安装于左右两片上层浮动工艺梁;两个上层浮动缸在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下分别驱动两片上层浮动工艺梁完成上下同步运动,上层浮动导杆对上层浮动工艺梁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
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层多浮动粉末热成形液压机,其特征是:浮动
滑块下平面与整体框架机身工作台上平面之间形成下层开口空间;两个下层浮动缸的缸体通过台阶、螺栓分别穿孔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工作台左右两侧的前后中心线上,两个下层浮动缸的活塞杆通过台阶、锁母分别穿孔安装于左右两片下层浮动工艺梁的前后中心线上;每个下层浮动缸的前后对称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根下层浮动导杆,下层浮动导杆通过压环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工作台上平面,下层浮动工艺梁的前后对应位置处安装有与下层浮动导杆配合的导套;两个下层浮动位移传感器分别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工作台左右两侧,传感器检测端分别安装于左右两片下层浮动工艺梁;两个下层浮动缸在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下分别驱动两片下层浮动工艺梁完成上下同步运动,下层浮动导杆对下层浮动工艺梁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液压机具有多级浮动与同步浮动功能,能够实现粉末制品的双层串联浮动压制,从而成倍提升粉末成形制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层开口空间水平剖面的俯视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层开口空间水平剖面的俯视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层浮动工艺梁装配示意图。
14.图1中:1-主缸、101-主缸缸体台阶、102-主缸缸体锁母、2-整体框架机身、201-上横梁、202-立柱、203-工作台、3-滑块、4-上层浮动工艺梁、402-上层浮动工艺梁台阶平面、5-上层浮动导杆、6-浮动滑块、7-下层浮动工艺梁、701-下层浮动位移传感器、702-下层浮动工艺梁台阶平面、8-下层浮动导杆、9-下层浮动缸、901-下层浮动缸缸体台阶、902-下层浮动缸活塞杆台阶、903-下层浮动缸活塞杆锁母、10-上层浮动缸、1001-上层浮动缸缸体台阶、1002-上层浮动缸活塞杆台阶、1003-上层浮动缸活塞杆锁母、11-浮动滑块支架、12-浮动缸、1201-浮动缸缸体台阶、1202-浮动缸缸体锁母、1203-浮动缸活塞杆台阶、1204-浮动缸活塞杆锁母。
15.图2中:1-主缸、2-整体框架机身、201-上横梁、202-立柱、203-工作台、3-滑块、4-上层浮动工艺梁、401-上层浮动位移传感器、5-上层浮动导杆、6-浮动滑块、7-下层浮动工艺梁、8-下层浮动导杆、10-上层浮动缸、11-浮动滑块支架、12-浮动缸、1201-浮动缸缸体台阶、1202-浮动缸缸体锁母、1203-浮动缸活塞杆台阶、1204-浮动缸活塞杆锁母。
16.图3中:202-立柱、203-工作台、4-上层浮动工艺梁、401-上层浮动位移传感器、402-上层浮动工艺梁台阶平面、5-上层浮动导杆、501-上层浮动导杆导套、6-浮动滑块、10-上层浮动缸、1003-上层浮动缸活塞杆锁母、11-浮动滑块支架、12-浮动缸、1201-浮动缸缸体台阶、1204-浮动缸活塞杆锁母。
17.图4中:202-立柱、203-工作台、7-下层浮动工艺梁、701-下层浮动位移传感器、702-下层浮动工艺梁台阶平面、8-下层浮动导杆、801-下层浮动导杆导套、9-下层浮动缸、903-下层浮动缸活塞杆锁母、12-浮动缸、1201-浮动缸缸体台阶。
18.图5中:202-立柱、203-工作台、4-上层浮动工艺梁、401-上层浮动位移传感器、5-上层浮动导杆、501-上层浮动导杆导套、502-上层浮动导杆压环、6-浮动滑块、7-下层浮动
工艺梁、701-下层浮动位移传感器、8-下层浮动导杆、801-下层浮动导杆导套、802-下层浮动导杆压环、9-下层浮动缸、901-下层浮动缸缸体台阶、902-下层浮动缸活塞杆台阶、903-下层浮动缸活塞杆锁母、10-上层浮动缸、1001-上层浮动缸缸体台阶、1002-上层浮动缸活塞杆台阶、1003-上层浮动缸活塞杆锁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参见图1、图2、图5,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主缸1、整体框架机身2、滑块3、上层浮动工艺梁4、上层浮动位移传感器401、上层浮动导杆5、浮动滑块6、下层浮动工艺梁7、下层浮动位移传感器701、下层浮动导杆8、下层浮动缸9、上层浮动缸10、浮动滑块支架11、浮动缸12等;整体框架机身2是一个由钢板拼焊而成的封闭框架,滑块导轨安装于封闭框架内孔外侧左右两边;主缸1缸体通过台阶101、锁母102穿孔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2的上横梁201中间,主缸1活塞杆安装于滑块3上平面;滑块3置于整体框架机身2内孔中、在主缸1驱动下完成上下运动,滑块导轨对滑块3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浮动滑块支架11位于整体框架机身2左右立柱202的前后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浮动滑块6左右两侧;浮动缸12位于整体框架机身2左右立柱202的前后内侧,浮动缸12缸体通过台阶1201、锁母1202穿孔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2的工作台203左右两侧,浮动缸12活塞杆通过台阶1203、锁母1204穿孔安装于浮动滑块6左右两侧的浮动滑块支架11中;浮动滑块6置于整体框架机身2内孔中、在浮动缸12驱动下完成上下运动,滑块导轨对浮动滑块6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
21.参见图1、图3、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块3下平面与浮动滑块6上平面之间形成上层开口空间;两个上层浮动缸10的缸体通过台阶1001、螺栓分别穿孔固定安装于浮动滑块6左右两侧的前后中心线上,两个上层浮动缸10的活塞杆通过台阶1002、锁母1003分别穿孔安装于左右两片上层浮动工艺梁4的前后中心线上;每个上层浮动缸10的前后对称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根上层浮动导杆5,上层浮动导杆5通过压环502固定安装于浮动滑块6上平面,上层浮动工艺梁4的前后对应位置处安装有与上层浮动导杆5配合的导套501;两个上层浮动位移传感器401分别固定安装于左右两侧的浮动滑块支架11,传感器检测端分别安装于左右两片上层浮动工艺梁4;两个上层浮动缸10在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下分别驱动两片上层浮动工艺梁4完成上下同步运动,上层浮动导杆5对上层浮动工艺梁4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
22.参见图1、图4、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浮动滑块6下平面与整体框架机身2工作台上平面之间形成下层开口空间;两个下层浮动缸9的缸体通过台阶901、螺栓分别穿孔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2工作台203左右两侧的前后中心线上,两个下层浮动缸9的活塞杆通过台阶902、锁母903分别穿孔安装于左右两片下层浮动工艺梁7的前后中心线上;每个下层浮动缸9的前后对称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根下层浮动导杆8,下层浮动导杆8通过压环802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2工作台203上平面,下层浮动工艺梁7的前后对应位置处安装有与下层浮动导杆8配合的导套801;两个下层浮动位移传感器701分别固定安装于整体框架机身2工作台203左右两侧,传感器检测端分别安装于左右两片下层浮动工艺梁7;两个下层浮动缸9在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下分别驱动两片下层浮动工艺梁7完成上下同步运动,下层浮动导杆8对下层浮动工艺梁7的运动具有导向作用。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中,液压机的上层开口空间与下层开口空间中可分别安装一套模具,两台模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层模具的上模安装在滑块3下平面,下模安装在浮动滑块6上平面,阴模安装在上层浮动工艺梁4的台阶平面402;下层模具的上模安装在浮动滑块6下平面,下模安装在工作台203上平面,阴模安装在下层浮动工艺梁7的台阶平面702。液压机工作时,滑块3与浮动滑块6分别在主缸1与浮动缸12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初始位置;待粉料被加入模腔后滑块3靠自重快下,与此同时浮动缸12在系统全流量的供给下也驱动浮动滑块6快速下行;上模快要接触粉料时滑块3转为工进、由主缸1驱动,同时浮动缸12转为被动浮动状态,主缸1输出的压制力通过滑块3、上层粉料、上层模具传递到浮动滑块6,浮动滑块6受力被动下行,主缸1输出的压制力进而通过浮动滑块6、下层模具作用到下层粉料;在保温保压过程完成后,主缸1先卸压然后将滑块3提升至初始位置,接着浮动缸12将浮动滑块6提升至初始位置,上层浮动缸10、下层浮动缸9分别驱动上层浮动工艺梁4、下层浮动工艺梁7向下运动,粉末成型制品脱模、取出;在整个压制过程中,两片上层浮动工艺梁4、两片下层浮动工艺梁7的上升、下降以及浮动运动均在液压伺服系统控制下保持左右同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