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轧机及其压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5166发布日期:2022-04-02 10:0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轧机及其压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辊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下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压下装置的辊轧机。


背景技术:

2.辊轧机中的压下支撑盘通过与支撑板之间的硬摩擦带动下方部件升降,现有技术中,压下丝杆与压下支撑盘一般焊接连接或做成一体式结构,焊接连接的情况下,结构的抗疲劳性差,容易断裂;一体式结构的加工成本高,并且维修更换不方便。
3.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维修更换方便的压下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下装置,将压下丝杆与压下支撑盘可拆卸连接,在保证连接之后结构抗疲劳性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方便维修和更换。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下装置的辊轧机。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压下装置,包括:压下丝杆、压下支撑盘以及用于与下部的轧辊组件连接的支撑板;
8.所述支撑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压下丝杆的一端穿出所述通孔,另一端与所述压下支撑盘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压下支撑盘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9.优选的,所述压下丝杆与所述压下支撑盘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压下丝杆的中心轴线、所述压下支撑盘的中心轴线以及所述螺钉的中心轴线均重合。
11.优选的,所述压下支撑盘朝向所述轧辊组件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储油槽。
12.优选的,所述储油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储油槽的形状、尺寸均相同。
13.优选的,所有所述储油槽沿所述压下支撑盘的周向均匀分布。
14.优选的,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侧边。
15.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压下支撑盘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压下支撑盘的厚度。
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螺丝与所述轧辊组件可拆卸连接。
17.一种辊轧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压下装置。
18.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下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压下丝杆、压下支撑盘以及支撑板连接组装,压下丝杆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会带动压下支撑盘向下移动,由于支撑板与轧辊组件连接,因此压下支撑盘在下降的过程中,会通过硬摩擦力带动轧辊组件下降;当压下丝杆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会带动压下支撑盘向上移动,由于支撑板与轧辊组件连接,因此压下支撑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通过硬摩擦力带动轧辊组件上升。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下装置中的压下丝杆与压下支撑盘可拆卸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压下装置中零部件的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
20.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下装置的辊轧机。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辊轧机的具体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压下装置的前视图;
25.图4为图2中压下装置的仰视图;
26.图5为图2中压下装置的侧视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下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28.图1-6中:
29.1为压下丝杆、2为压下支撑盘、21为储油槽、3为支撑板、31为通孔、32为凹槽、33为螺钉、4为轧辊组件、41为轧辊轴承、42为轧辊、5为牌坊、6为连接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压下装置,将压下丝杆与压下支撑盘可拆卸连接,在保证连接之后结构抗疲劳性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方便维修和更换。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压下装置的辊轧机。
32.请参考图1-6。
33.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下装置,包括:压下丝杆1、压下支撑盘2以及用于与下部的轧辊组件4连接的支撑板3;
34.支撑板3设置有通孔31,压下丝杆1的一端穿出通孔31,另一端与压下支撑盘2可拆卸连接,且压下支撑盘2的尺寸大于通孔31的尺寸。
35.优选的,可以使通孔31贯穿支撑板3的侧边,在维修的过程中,解除压下丝杆1与牌坊5的连接之后,可以将压下丝杆1由支撑板3的侧边取出,方便拆卸维修的过程,降低维修成本。
36.在使用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压下装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压下丝杆1、压下支撑盘2以及支撑板3连接组装,压下丝杆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会带动压下支撑盘2向下移动,由于支撑板3与轧辊组件4连接,因此压下支撑盘2在下降的过程中,会通过硬摩擦力带动轧辊组件4下降;当压下丝杆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会带动压下支撑盘2向上移动,由于支撑板3与
轧辊组件4连接,因此压下支撑盘2在上升的过程中,会通过硬摩擦力带动轧辊组件4上升。
3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压下装置中的压下丝杆1与压下支撑盘2可拆卸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压下装置中零部件的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
3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压下丝杆1与压下支撑盘2连接之后的抗疲劳性,可以将压下丝杆1与压下支撑盘2通过螺钉33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优选的,可以使压下丝杆1的中心轴线、压下支撑盘2的中心轴线以及螺钉33的中心轴线均重合;以提高压下丝杆1与压下支撑盘2连接之后的抗疲劳性,避免压下丝杆1与压下支撑盘2连接之后的整体出现断裂现象,延长压下丝杆1与压下支撑盘2连接之后整体的使用寿命。
39.如图1所示,轧辊组件4设置有轧辊轴承座41,并且安装有两个轧辊42。
40.优选的,压下支撑盘2为扁圆柱形结构,并且压下支撑盘2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螺钉33的安装凹部。
41.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用于连接压下丝杆1与压下支撑盘2的螺钉33的型号及尺寸需要经过严格计算,需能够保证压下丝杆1与压下支撑盘2连接之后的抗疲劳性能及连接强度,避免断裂;同时又方便拆卸、维修。
42.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压下支撑盘2朝向轧辊组件4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储油槽21,在使用的过程中,润滑油或膏状的黄油可以储存于储油槽21内,并在重力作用下,使润滑油或膏状的黄油附着于压下支撑盘2与轧辊组件4之间的摩擦面上,使摩擦面保持润滑状态,减少维护工作,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43.优选的,储油槽2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储油槽21的形状、尺寸均相同,方便加工,降低加工成本。
44.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储油槽21的深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此不做赘述。
45.优选的,所有储油槽21沿所述压下支撑盘2的周向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储油槽21为水滴状结构。
4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支撑板3设置用于容纳压下支撑盘2的凹槽32,且凹槽3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压下支撑盘2的厚度,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压下支撑盘2凸出支撑板3设置,以使支撑板3与轧辊组件4连接。
47.优选的,如图2所示,凹槽32为矩形凹槽32,当然,在实际设置的过程中,凹槽32还可以是满足要求的其它形状,在此不做赘述。
48.优选的,支撑板3通过连接螺丝6与轧辊组件4可拆卸连接。
49.如图1-2所示,在支撑板3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用于安装连接螺丝6的安装孔,在轧辊组件4设置于连接螺丝6对应的螺纹孔,将支撑板3的下表面设置为平面,通过连接螺丝6将支撑板3与轧辊组件4连接,使支撑板3的下表面与轧辊组件4的上表面接触,压下支撑盘2设置于支撑板3与轧辊组件4组成的空间内;在使用的过程中,压下丝杆1转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压下支撑盘2转动,并通过支撑板3带动轧辊组件4向下移动;压下丝杆1转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压下支撑盘2转动,并通过支撑板3带动轧辊组件4向上移动。
50.除了上述压下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压下装置的辊轧机,该辊轧机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5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5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辊轧机及其压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