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压制模具

文档序号:29101040发布日期:2022-03-02 04:3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压制模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2.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压制成型是利用压力将置于模具内的粉料压紧至结构紧密,称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体的成型方法,压制成型的坯体水分含量低,坯体致密,干燥收缩小,产品的形状尺寸准确,质量高,而压制成型就需要用到成型模具;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压制模具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外部的压制装置配合进行使用的工作,在产品成型后,需要手动拉出模具,使出料时间增长,导致产品出料缓慢,影响产品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压制模具,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压制模具在进行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外部的压制装置配合进行使用的工作,在产品成型后,需要手动拉出模具,使出料时间增长,导致产品出料缓慢,影响产品生产效率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压制模具,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顶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外侧滑动安装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顶端固定安装有压制连接板,所述下模座内部设置有弹出机构;
6.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内模、限位柱、限位孔、转轴、封板、固定螺栓和第一弹簧;
7.所述下模座内部滑动安装有内模,所述内模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下模座内部一侧对应限位柱一端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下模座一端转动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一端贯穿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封板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下模座内部一侧内嵌有第一弹簧。
8.优选的,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下模座内部,所述下模座内部对应固定螺栓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柱外侧与限位孔内侧紧密贴合,所述内模外侧与下模座内侧紧密贴合,所述下模座内部一侧对应第一弹簧位置处开设有圆孔,且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圆孔一端。
9.优选的,所述上模座顶端设置有均匀进料机构;
10.所述均匀进料机构包括安装板、滑槽、滑块、第二弹簧、进料盒、齿条、半齿轮、连接柱、电机、支架、挡板、拉环和筛网;
11.所述上模座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料盒,所述进料盒底端固定安装有筛网,一个所述安装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所
述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外侧边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半齿轮,所述进料盒一侧对应半齿轮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上模座底端对应内模位置处滑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拉环。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底端固定连接于滑槽底部,所述滑块外侧与滑槽内侧紧密贴合,所述半齿轮边部通过齿纹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两侧设置有锁紧机构;
14.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滑杆、插条、锁紧盒、插槽和紧固栓;
15.所述上模座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条,所述下模座两侧对应滑杆底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锁紧盒,所述锁紧盒内部对应插条底端位置处开设有插槽,所述锁紧盒一侧转动安装有紧固栓。
16.优选的,所述插条滑动安装于插槽内部,且插条外侧与插槽内侧紧密贴合,所述滑杆一侧与锁紧盒内部一侧留有缝隙。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8.1.设置了弹出机构,通过在下模座中开设限位孔,在内模一端固定安装限位柱,将内模滑动安装于下模座中,通过将限位柱嵌入限位孔内部实现对内模的定位,通过内模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使第一弹簧收缩进圆孔中,通过转动封板将固定螺栓与螺纹孔对齐,转动固定螺栓,对封板固定,从而使内模固定,使内模固定于下模座内部,在出料时,通过打开封板解除对内模的固定,通过第一弹簧的复位使内模快速弹出下模座中,降低了出料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19.2.设置了均匀进料机构,通过在上模座顶端对称安装安装板,在安装板一侧固定安装支架,通过支架将电机固定,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连接柱转动,通过连接柱的转动带动半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来回移动,使进料盒来回移动,通过进料盒的来回移动使原料均匀散开,通过筛网使原料均匀进入内模中,从而便于产品更好的成型,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0.3.设置了锁紧机构,通过在上模座一侧对称安装滑杆,将插条固定安装于滑杆两侧,通过下压装置将上模座下压,使插条在插槽中移动,将上模座压到最低位置处时,转动紧固栓,使紧固栓对滑杆固定,从而使模具保压,减轻下压装置的使用强度,节省成本,便于产品的成型。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附图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出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均匀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模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1、安装底座;2、下模座;3、缓冲柱;4、上模座;
29.5、弹出机构;501、内模;502、限位柱;503、限位孔;504、转轴;505、封板;506、固定螺栓;507、第一弹簧;
30.6、均匀进料机构;601、安装板;602、滑槽;603、滑块;604、第二弹簧;605、进料盒;606、齿条;607、半齿轮;608、连接柱;609、电机;610、支架;611、挡板;612、拉环;613、筛网;
31.7、锁紧机构;701、滑杆;702、插条;703、锁紧盒;704、插槽;705、紧固栓;
32.8、压制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压制模具,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座2,下模座2顶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柱3,缓冲柱3外侧滑动安装有上模座4,上模座4顶端固定安装有压制连接板8,为了方便对内模501进行更换,提高生产速度,下模座2内部设置有弹出机构5;
35.弹出机构5包括内模501、限位柱502、限位孔503、转轴504、封板505、固定螺栓506和第一弹簧507;
36.下模座2内部滑动安装有内模501,内模501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502,下模座2内部一侧对应限位柱502一端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孔503,下模座2一端转动安装有封板505,封板505一端贯穿固定安装有转轴504,封板505另一端转动安装有固定螺栓506,下模座2内部一侧内嵌有第一弹簧507。
37.转轴504转动安装于下模座2内部,下模座2内部对应固定螺栓506位置处开设有螺纹孔,限位柱502外侧与限位孔503内侧紧密贴合,内模501外侧与下模座2内侧紧密贴合,下模座2内部一侧对应第一弹簧507位置处开设有圆孔,且第一弹簧507一端固定连接于圆孔一端。
38.为了使原料均匀落入内模501中,上模座4顶端设置有均匀进料机构6;
39.均匀进料机构6包括安装板601、滑槽602、滑块603、第二弹簧604、进料盒605、齿条606、半齿轮607、连接柱608、电机609、支架610、挡板611、拉环612和筛网613;
40.上模座4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01,两个安装板601一侧均开设有滑槽602,滑槽602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603,滑块603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04,两个滑块603之间固定安装有进料盒605,进料盒605底端固定安装有筛网613,一个安装板601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架610,支架610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609,电机609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柱608,连接柱608外侧边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半齿轮607,进料盒605一侧对应半齿轮607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齿条606,上模座4底端对应内模501位置处滑动安装有挡板611,挡板611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拉环612。
41.第二弹簧604底端固定连接于滑槽602底部,滑块603外侧与滑槽602内侧紧密贴合,半齿轮607边部通过齿纹与齿条606啮合连接,电机609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2.为了对装置进行锁紧保压,减轻压紧装置的使用强度,下模座2两侧设置有锁紧机
构7;
43.锁紧机构7包括滑杆701、插条702、锁紧盒703、插槽704和紧固栓705;
44.上模座4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滑杆701,两个滑杆701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插条702,下模座2两侧对应滑杆701底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锁紧盒703,锁紧盒703内部对应插条702底端位置处开设有插槽704,锁紧盒703一侧转动安装有紧固栓705。
45.插条702滑动安装于插槽704内部,且插条702外侧与插槽704内侧紧密贴合,滑杆701一侧与锁紧盒703内部一侧留有缝隙。
4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安装底座1将整个模具固定安装,安装完成后,将内模501放入下模座2内部,将内模501一端的限位柱502与限位孔503对齐,对内模501进行定位,推动内模501,使内模501挤压第一弹簧507,通过限位柱502与限位孔503的嵌入卡接,对内模501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制,从而使第一弹簧507收缩进圆孔内部,转动封板505,将固定螺栓506放入下模座2内部的螺纹孔内部,转动固定螺栓506对封板505进行固定,使内模501固定于下模座2内部;
47.在上料时,拉动拉环612,将挡板611移除上模座4底端,将产品原料放入进料盒605中,接通电源,打开电机609,通过电机609的转动带动连接柱608转动,通过连接柱608的转动带动半齿轮607转动,从而带动齿条606来回移动,通过齿条606的来回移动带动进料盒605来回移动,从而使进料盒605中的粉料均匀散开,通过进料盒605底端的筛网613对原料进行筛选,使原料均匀落入内模501内部,之后再将挡板611安装于上模座4内部;
48.在放料完成后,通过外部的压力机来对上模座4施压,将上模座4向下压动,从而使滑杆701向下移动,使滑杆701进入锁紧盒703内部,通过滑杆701的下移,带动插条702移动,从而使插条702在插槽704内部滑动,在上模座4下移到最低点时,转动紧固栓705,使紧固栓705的端部进入锁紧盒703内部,从而使紧固栓705的端部与滑杆701的一侧紧密接触,进而对滑杆701的位置进行锁定,从而使上模座4的位置保持固定,对模具保压,减轻了下压装置的工作强度,从而使产品成型;
49.加工完成后松动固定螺栓506,使固定螺栓506退出螺纹孔,从而使封板505松动,转动封板505,解除对内模501的固定,通过第一弹簧507的回弹,将内模501弹出下模座2内部,从而使产品快速弹出下模座2中,之后,将下一个内模501放入下模座2中,开始加工下一个产品。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