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8343发布日期:2022-04-30 20:3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托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托架。


背景技术:

2.导辊、转轴等轴类部件送入机床加工(例如校圆)时,通常需要使用托架来对轴类部件进行支撑。现有的普通托架装置是由托体、托板以及托板调整机构等组成。轴类部件放置在托架上时,托板对轴类部件的外壁进行承托。当轴类部件的外径不同时,需要通过托板调整机构移动托板,使轴类部件的旋转中心根据加工需要得到调整。然而,普通托架的托板调整机构通常为手调式的蜗杆传动机构,需要由工人手动转动蜗杆才能实现托板的移动,当轴类部件的重量较大时,手动转动蜗杆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
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架,旨在解决轴类部件置于现有托架上时,零部件的旋转中心的调整操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托架,包括上端设有弧形凹槽的托体和设于弧形凹槽内的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设于弧形凹槽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托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托体内部,并且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穿过托体与第一托板相连。
7.所述的托架中,所述托架还包括驱动组件和对称设于弧形凹槽内的两块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二托板相连的牵引杆、设于牵引杆一端的连接板以及固设于托体一侧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牵引杆活动穿设于托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牵引杆相连。
8.所述的托架中,所述第一托板的上部设有圆弧面;所述第二托板与第一托板结构相同。
9.所述的托架中,所述第一托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滑块相连;所述弧形凹槽的槽面上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的第一导向柱。
10.所述的托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与第一滑块连接的第一推块。
11.所述的托架中,所述第二托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牵引杆与第二滑块相连;所述弧形凹槽的槽面上设有与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二导向柱。
12.所述的托架中,所述牵引杆的端部设有与第二滑块连接的第二推块。
13.所述的托架中,所述第一导向柱的前侧或后侧上设有竖直滚动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导向柱上设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一滚轮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第二滚轮的轴心和第一滚轮的轴心之间形成有倒三角形;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用于承托轴类部件。
14.所述的托架中,所述托架还包括底座;所述托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底座相连的加
强板。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架,通过在托体上设置驱动机构,并借助驱动机构来带动托板,在对轴类部件的旋转中心进行调整时,位于托板上的轴类部件能够自动上下移动,无需借助人力便可快速对各种轴类部件的旋转中心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1-托体;2-第一托板;3-弧形凹槽;
21.4-第一驱动机构;41-第一缸体;42-第一活塞杆;
22.5-第二托板;
23.6-驱动组件;61-牵引杆;62-连接板;63-第二驱动机构;631-第二缸体;632-第二活塞杆;
24.7-第一滑块;8-第一导向柱;9-第二滑块;10-第二导向柱;11-第一滚轮;12-第二滚轮;13-第一推块;14-第二推块;15-底座;16-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架,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架,包括上端设有弧形凹槽3的托体1和设于弧形凹槽3内的第一托板2;所述第一托板2用于承托轴类部件,且第一托板2设于弧形凹槽3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托架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4和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的控制器(附图未示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设于托体1内部的第一缸体41和可伸缩的设于第一缸体41内的第一活塞杆42;所述第一活塞杆42(即第一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向上穿入弧形凹槽3内并与第一托板2相连。
27.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可以是气缸,但也可以是液压油缸等其它液压驱动机构。当轴类部件因外径不同而需要上下调整旋转中心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一驱动机构4,并控制第一活塞杆42上下移动带动第一托板2,使得轴类部件能够自动上下移动,无需借助人力便可快速对轴类部件的旋转中心进行调整。
28.所述第一托板2沿弧形凹槽3的宽度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第一托板2的上部设有圆弧面,圆弧面可与轴类部件(或轴类部件的端部)的外壁配合,这样使得第一托板2与轴类部件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当机床带动轴类部件转动时,轴类部件能够更好的受到承托。
29.优选的,所述托架还包括驱动组件6和对称设于弧形凹槽3内的两块第二托板5;所述第二托板5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这样通过设置多块托板,轴类部件在加工时,轴类部件的底部和左、右两侧都能够受到托板的承托。与单块托板承托轴类部件的方式相比,无需使用体积较大的托板也能够同样对轴类部件进行承托。
30.优选的,所述第二托板5与第一托板2结构相同,能够确保轴类部件与托板有充分的接触面积,保证轴类部件能够更好的受到承托。
31.所述控制器可同样控制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与第二托板5相连的牵引杆61、设于牵引杆61一端的连接板62以及固设于托体1一侧的第二驱动机构63;所述牵引杆61活动穿设于托体1,并用于牵引第二托板5;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3也可以是气缸或液压油缸等装置,并包括第二缸体631和可伸缩的设于第二缸体631内的第二活塞杆632;所述第二活塞杆632的伸出端(即第二驱动机构63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62与牵引杆61相连,这样当第二活塞杆632移动时,能够通过连接板62带动牵引杆61,从而实现第二托板5的移动。
32.轴类部件的旋转中心需要调整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同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4和第二驱动机构63,这样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5能够同步移动,确保轴类部件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与第一托板2和第二托板5接触,不会出现不平衡的问题。
3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板2的底部设有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活塞杆42与第一滑块7相连;所述弧形凹槽3的槽面上设有与第一滑块7配合的第一导向柱8。第一驱动机构4工作时,第一活塞杆42上下牵引第一滑块7,从而带动第一托板2,而第一导向柱8能够对第一滑块7限位,使得第一托板2的移动路径保持不变,确保轴类部件在调整旋转中心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得到托板的正确承托。
3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托板5的底部设有第二滑块9;所述牵引杆61与第二滑块9相连,以确保第二驱动机构63工作时,牵引杆61能够牵引第二滑块9并带动第二托板5;所述弧形凹槽3的槽面上设有与第二滑块9配合的第二导向柱10,第二导向柱10的作用与第一导向柱8相同,其能够对第二滑块9进行限位,使得第二托板5的移动路径保持不变,确保轴类部件在调整旋转中心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得到托板的正确承托。
3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柱8的前侧或后侧上设有竖直滚动的第一滚轮11;所述第二导向柱10上设有第二滚轮12。所述第二滚轮12和第一滚轮11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第二滚轮12的轴心和第一滚轮11的轴心之间形成有倒三角形,这样可以使第一滚轮11和第二滚轮12对规格相近的一类轴类部件进行承托,适用于外径较大的轴类部件。而第一滚轮11和第二滚轮12承托轴类部件时,托板在滑块的带动移动下至不会对轴类部件造成阻挡的位置。
3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杆42的伸出端设有与第一滑块7连接的第一推块13。所述第一推块13的设置使得第一滑块7能够充分受到第一活塞杆42的拉力或推力作用,确保第一托板2能够移动。
37.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杆61的端部设有与第二滑块9连接的第二推块14。所述第二推块14的作用与第一推杆的作用相同,使第二滑块9能够充分受到牵引杆61的拉力或推力作用,确保第二托板5能够移动,并使轴类部件的旋转中心能够得到调整。
38.进一步的,所述托架还包括底座15;所述托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底座15相连的加强板16,从而提高托体1的抗重能力。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架,通过在托体上设置驱动机构,并借助驱动机构来带动托板,在对轴类部件的旋转中心进行调整时,位于托板上的轴类部件能够自动上下移动,无需借助人力便可快速对各种轴类部件的旋转中心进行调整。
40.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
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