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避雷针安装用便携式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6179发布日期:2022-05-16 23:3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避雷针安装用便携式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针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避雷针安装用便携式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且避雷针通常被安装在屋顶等高处,避雷针安装时需要对屋顶地面进行钻孔而后通过螺栓固定。
3.但是,市场上可以便捷携带的打孔装置通常手持式打孔装置,手持式打孔装置使用时间长会对使用者的手臂造成很强的负担,长时间使用会对人员的身体造成损伤,所以人员需要间隙休息保证体力的恢复,从而增加了人员进行打孔的时间,因此需要一种屋顶避雷针安装用便携式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避雷针安装用便携式打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市场上可以便捷携带的打孔装置通常手持式打孔装置,手持式打孔装置使用时间长会对使用者的手臂造成很强的负担,长时间使用会对人员的身体造成损伤,所以人员需要间隙休息保证体力的恢复,从而增加了人员进行打孔的时间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屋顶避雷针安装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包括外壳和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安装于外壳的底部,所述外壳的两侧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设置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含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圈与固定槽的内表壁固定连接,且圆环的内表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阻尼卡尺,所述圆环的内腔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卡尺与阻尼卡尺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依次贯穿固定槽和安装槽的圆杆,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套接于圆杆的外圈两侧,且圆杆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并且两个齿轮之间竖直设置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底部与圆杆位于安装槽内侧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底座。
7.优选地,所述圆杆远离固定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
8.优选地,所述圆杆远离握把的一端与固定槽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支撑杆远离圆杆的一端与底座的底部之间通过耳座转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外壳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提手。
11.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两侧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在人员使用时,通过转动圆杆带动齿轮在圆环内部移动,通过阻尼卡尺给予齿轮
转动阻力,使得人员停止转动后圆杆被限位,通过圆杆带动支撑杆旋转至地面,使得底座与地面进行贴合,当装置固定稳固后,人员按压外壳,使得钻孔机构与地面接触开始打孔,该装置便于携带,且在打孔时无需人员手动扶持钻孔机构并能保持平衡进行打孔作业,减少了对使用者的手臂造成的负担,保证了人员可长时间进行打孔作业不会疲惫,增加了工作效率,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手持进行打孔。
14.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握把的设置,方便人员转动圆杆,帮助人员更快地进行调节,通过转轴的设置,减少了圆杆与固定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圆杆旋转的更加顺畅,通过底座和耳座的设置,使得底座可以屋顶地面更加地贴合,保证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提手的设置,便于人员进行搬运或携带,通过把手的设置,方便人员按压外壳,帮助人员集中对外壳进行受力。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剖面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部爆炸图。
21.图中:1、外壳;2、提手;3、把手;4、钻孔机构;5、调节部;501、握把;502、圆杆;503、齿轮;504、圆环;505、阻尼卡尺;506、支撑杆;507、耳座;508、底座;509、转轴;6、安装槽;7、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参照图1-4,一种屋顶避雷针安装用便携式打孔装置,包括外壳1和钻孔机构4,钻孔机构4安装于外壳1的底部,外壳1的两侧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6,且安装槽6的两个内侧壁均开设有固定槽7,安装槽6的内侧设置有调节部5,调节部5包含有圆环504,圆环504的外圈与固定槽7的内表壁固定连接,且圆环504的内表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阻尼卡尺505,圆环504的内腔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齿轮503,齿轮503通过卡尺与阻尼卡尺505啮合连接,安装槽6的一侧设置有依次贯穿固定槽7和安装槽6的圆杆502,两个齿轮503分别套接于圆杆502的外圈两侧,且圆杆502的一端与相邻的固定槽7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并且两个齿轮503之间竖直设置有支撑杆506,并且支撑杆506的底部与圆杆502位于安装槽6内侧的外圈固定连接,支撑杆50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底座508,具体的,在人员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工作区域,通过转动圆杆502带动齿轮503在圆环504内部移动,通过阻尼卡尺505给予齿轮503转动阻力,使得人员停止转动后圆杆502被限位,圆杆502不会随意转动,通
过圆杆502带动支撑杆506旋转至地面,使得底座508与地面进行贴合,当装置固定稳固后,人员按压外壳1,使得钻孔机构4与地面接触开始打孔,该装置便于携带,且在打孔时无需人员手动扶持钻孔机构4并能保持平衡进行打孔作业,减少了对使用者的手臂造成的负担,保证了人员可长时间进行打孔作业不会疲惫,增加了工作效率,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手持进行打孔。
24.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25.在人员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工作区域,通过转动圆杆502带动齿轮503在圆环504内部移动,通过阻尼卡尺505给予齿轮503转动阻力,使得人员停止转动后圆杆502被限位,圆杆502不会随意转动,通过圆杆502带动支撑杆506旋转至地面,使得底座508与地面进行贴合,当装置固定稳固后,人员按压外壳1,使得钻孔机构4与地面接触开始打孔。
26.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27.该装置便于携带,且在打孔时无需人员手动扶持钻孔机构4并能保持平衡进行打孔作业,减少了对使用者的手臂造成的负担,保证了人员可长时间进行打孔作业不会疲惫,增加了工作效率,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手持进行打孔。
28.进一步地,圆杆502远离固定槽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501,具体的,通过握把501的设置,方便人员转动圆杆502,帮助人员更快地进行调节。
29.进一步地,圆杆502远离握把501的一端与固定槽7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转轴509转动连接,具体的,通过转轴509的设置,减少了圆杆502与固定槽7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圆杆502旋转的更加顺畅。
30.进一步地,支撑杆506远离圆杆502的一端与底座508的底部之间通过耳座507转动连接,具体的,通过底座508和耳座507的设置,使得底座508可以屋顶地面更加地贴合,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31.进一步地,外壳1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提手2,具体的,通过提手2的设置,便于人员进行搬运或携带。
32.进一步地,外壳1的两侧上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3,具体的,通过把手3的设置,方便人员按压外壳1,帮助人员集中对外壳1进行受力。
33.综上所述:在人员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工作区域,通过转动圆杆502带动齿轮503在圆环504内部移动,通过阻尼卡尺505给予齿轮503转动阻力,使得人员停止转动后圆杆502被限位,圆杆502不会随意转动,通过圆杆502带动支撑杆506旋转至地面,使得底座508与地面进行贴合,当装置固定稳固后,人员按压外壳1,使得钻孔机构4与地面接触开始打孔,通过握把501的设置,方便人员转动圆杆502,帮助人员更快地进行调节,通过转轴509的设置,减少了圆杆502与固定槽7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圆杆502旋转的更加顺畅,通过底座508和耳座507的设置,使得底座508可以屋顶地面更加地贴合,保证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提手2的设置,便于人员进行搬运或携带,通过把手3的设置,方便人员按压外壳1,帮助人员集中对外壳1进行受力,该装置便于携带,且在打孔时无需人员手动扶持钻孔机构4并能保持平衡进行打孔作业,减少了对使用者的手臂造成的负担,保证了人员可长时间进行打孔作业不会疲惫,增加了工作效率,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手持进行打孔。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