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扁锚的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6841发布日期:2022-07-15 23:1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扁锚的夹持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扁锚的夹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扁锚的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2.扁锚锚具是在预应力结构体系中竖向空间较小时(如桥面板张拉、负弯矩张拉)采用的一种预应力锚具类型。
3.扁锚是锚具的一种,通常应用在混凝土楼板、较薄的梁体及桥梁横向预应力混凝土中,市场需求量较大,常规在生产扁锚的过程中,通常是将待钻孔的扁锚毛坯固定在钻孔装置下方的夹持装置中,然后利用手动或者自动装置水平移动夹持装置,对扁锚毛坯沿水平方向依次进行打孔,形成产品;市场上尤其是对二至五孔的扁锚需求量巨大;但是由于毛坯料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打孔完毕后对产品进行质检时发现毛坯料长度不合格导致质检不合格,现有技术中正是因为缺乏在打孔之前缺乏对毛坯料的质检导致人工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扁锚毛坯料进行长度测量的用于加工扁锚的夹持工装,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加工扁锚的夹持工装,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夹板,该对夹板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其中一个夹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刻度层,其中另一个夹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条锚孔中心线,固定板上设置有螺纹丝杠,该对夹板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推片,调节推片和螺纹丝杠相连接,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移动限位装置,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底面上的滑块以及滑块上设置的滑轨。
6.优选的,所述的滑轨的数量采用两个,两个滑轨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套装有一对相互平行的转轴安装板,第一转轴上方的转轴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设置有限位弹舌和复位弹簧,支撑板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弹舌的顶端和限位槽的槽壁活动连接,所述的限位槽的数量和锚孔中心线的数量相同,第二转轴下方的限位弹舌和第一转轴活动连接,第一转轴在远离限位弹舌的一侧设置有复位驱动块。
7.优选的,所述的刻度层沿着靠近固定板至远离固定板的方向延伸,锚孔中心线的数量采用五个,相邻的两个锚孔中心线之间的间距相等。
8.优选的,所述的螺纹丝杠和固定板螺纹连接,螺纹丝杠的外侧端上设置有把手,调节推片采用圆形片状结构,调节推片安装在螺纹丝杠的内侧端上。
9.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的夹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毛坯加紧板,所述的毛坯加紧板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包括气缸伸出杆,所述的气缸伸出杆活动套装在所述的
夹板上,所述的气缸伸出杆的外侧端和毛坯加紧板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的限位槽采用u字形槽状结构,限位块采用矩形块状结构,限位槽位于固定板的一侧,限位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二侧壁和固定板之间,所述的第一侧壁和限位块的底面相垂直,所述的第二侧壁距限位块底面的距离随着所述的第二侧壁距固定板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变小。
11.优选的,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的数量采用两个,滑轨的数量采用两个,滑轨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的限位部位于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的第一转轴安装在两个所述的限位部上,其中一个所述的限位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标示和第二标示,第一标示和第二标示外侧的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套环,套环上设置有第三标示,第三标示位于第一标示和第二标示之间。
12.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在对扁锚毛坯料进行打孔作业之前合理有效的根据刻度层进行长度测量进而方便判断所述的扁锚毛坯料的长度是否合格,避免了因为所述的扁锚毛坯料的长度不合格因缺乏判断而进行的多余加工。
13.其次,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所述的夹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毛坯加紧板,所述的毛坯加紧板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包括气缸伸出杆,所述的气缸伸出杆活动套装在所述的夹板上,所述的气缸伸出杆的外侧端和毛坯加紧板相连接。在钻孔过程中,通过驱使驱动气缸工作,驱动气缸的气缸伸出杆推动毛坯加紧板夹紧放置在两个夹板之间的扁锚毛坯料,提高了扁锚毛坯料在钻孔过程中的稳定性。
14.最后,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移动限位装置,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底面上的滑块以及滑块上设置的滑轨。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的数量采用两个,设置两个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便于对支撑板的运动进行限位。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细节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细节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2、3、4、5所示,一种用于加工扁锚的夹持工装,包括支撑板1,所述的支撑板1上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夹板2,该对夹板2的端部设置有固定板5,其中一个夹板2的顶面上设置有刻度层3,其中另一个夹板2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条锚孔中心线4,锚孔中心线4采用直线并且锚孔中心线4和夹板2的中轴线相垂直,固定板5上设置有螺纹丝杠6,该对夹板2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调节推片7,调节推片7和螺纹丝杠6相连接,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移动限位装置,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底面上的滑块8以及滑块8上设置的滑轨9。
22.所述的移动限位装置的数量采用两个,滑轨9的数量采用两个,所述的滑轨9的数量采用两个,两个滑轨9均安装在底板26上,两个滑轨9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上套装有一对相互平行的转轴安装板11,该对转轴安装板11均安装在底板26上,第一转轴10上方的转轴安装板11上设置有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设置有限位弹舌13和复位弹簧14,支撑板1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槽16,限位弹舌13的顶端和限位槽16的槽壁活动连接,所述的限位槽16的数量和锚孔中心线4的数量相同,第二转轴12下方的限位弹舌13和第一转轴10活动连接,第一转轴10在远离限位弹舌13的一侧设置有复位驱动块17。复位驱动块17采用弧形片状结构,复位驱动块17的内壁固定安装在第一转轴10上。
23.滑轨9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的限位部位于连接部的上方,所述的第一转轴10安装在两个所述的限位部上,其中一个所述的限位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标示21和第二标示22,第一标示21和第二标示22外侧的第一转轴10上设置有套环23,第一标示21的部分形状和第二标示22的部分形状均呈箭头状,套环23上设置有第三标示24,第三标示24采用尖状,第三标示24位于第一标示21和第二标示22之间。当第三标示24的尖端和第一标示21的部分形状的尖端相对应时,此时,第二转轴12下方的限位弹舌13和第一转轴10活动连接;工作人员旋转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带动套环23旋转进而带动第三标示24旋转,当第三标示24的尖端和第二标示22的部分形状的尖端相对应时,复位驱动块17位于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2下方的限位弹舌13之间,此时第二转轴12下方的限位弹舌13和复位驱动块17活动连接。
24.所述的刻度层3沿着靠近固定板5至远离固定板5的方向延伸,根据行业标准要求,二至五孔的扁锚孔间距是相等的,锚孔的间距为33mm,因此本产品相应的锚孔中心线4的数量采用五个,相邻的两个锚孔中心线4之间的间距相等,两个锚孔中心线4之间的间距采用33mm。不同的是最外侧的锚孔距扁锚的边缘的距离不等,因此本产品通过所述的螺纹丝杠6和固定板5螺纹连接,螺纹丝杠6的外侧端上设置有把手18,调节推片7采用圆形片状结构,调节推片7安装在螺纹丝杠6的内侧端上。利用螺纹丝杠6推动调节推片7进而调整扁锚毛坯料的边缘距锚孔中心线4的距离来实现并通过上述方法使得工作人员结合刻度层3来判断钻孔完毕的扁锚长度以及孔间距是否合格。
25.其中一个所述的夹板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毛坯加紧板19,所述的毛坯加紧板19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气缸20,驱动气缸20包括气缸伸出杆,所述的气缸伸出杆活动套装在所述的夹板2上,所述的气缸伸出杆的外侧端和毛坯加紧板19相连接。在钻孔过程中,通过驱使驱动气缸20工作,驱动气缸20的气缸伸出杆推动毛坯加紧板19夹紧放置在两个夹板2之间的扁锚毛坯料,提高了扁锚毛坯料在钻孔过程中的稳定性。
26.所述的限位槽16采用u字形槽状结构,限位块15采用矩形块状结构,限位槽16位于固定板5的一侧,限位槽16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的第二侧壁和固定板5之间,所述的第一侧壁和限位块15的底面相垂直,所述的第二侧壁距限位块15底面的距离随着所述的第二侧壁距固定板5的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变小。限位块15靠近固定板5的一端上设置有弹舌限位板25,弹舌限位板25位于限位槽16的外侧。最靠近固定板5的限位槽16的所述的第一侧壁和弹舌限位板25的内侧面位于同一平面。
27.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至图5所示,首先,应当完成本产品的安装过程,本产
品应用于传统立式钻床上,传统立式钻床包括钻头和钻头下方的固定台面,将本产品的底板26固定到所述的钻头下方的固定台面上,此时,限位弹舌13位于最靠近固定板5的限位槽16内,并且所述的钻头的中轴线和最靠近固定板5的锚孔中心线4位于同一平面。
28.本产品的安装完成后,即可正常进行扁锚的钻孔加工作业,此时当第三标示24的尖端和第一标示21的部分形状的尖端相对应;首先,将扁锚毛坯料放置在两个夹板2之间,通过旋转螺纹丝杠6,螺纹丝杠6推动所述的扁锚毛坯料运动,进而调整所述的扁锚毛坯料的边缘距最靠近固定板5的锚孔中心线4的位置,当所述的扁锚毛坯料的边缘距最靠近固定板5的锚孔中心线4的位置达到预设国家标准要求时,打开驱动气缸20,驱动气缸20推动毛坯加紧板19将所述的扁锚毛坯料夹紧到远离驱动气缸20的夹板2上。然后,工作人员驱动传统立式钻床上的钻头在所述的扁锚毛坯料进行第一次钻孔作业,第一次钻孔作业完毕后,传统立式钻床上的钻头复位,工作人员推动支撑板1在滑轨9移动,在此过程中,限位弹舌13从最靠近固定板5的限位槽16的槽底沿着限位槽16所述的第二侧壁进行滑动,限位弹舌13逐渐偏转,当限位弹舌13和两个限位槽16之间的限位块15底面时,限位弹舌13的偏转角度最大,随着继续推动支撑板1,限位弹舌13滑落至与最靠近固定板5的限位槽16相邻的限位槽16内,此时,复位弹簧14驱动限位弹舌13复位,限位弹舌13和所述的限位槽16的槽壁接触发出声音,当听到声音后反向推动支撑板1使得限位弹舌13进一步的接触到限位槽16的槽底即完成了钻孔位置的调整,此时,传统立式钻床上的钻头的中轴线和与固定板5最接近的第二条锚孔中心线4位于同一平面,驱使传统立式钻床上的钻头在所述的扁锚毛坯料进行第二次钻孔作业,同理,再进行若干次的打孔作业。
29.当打孔作业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旋转第一转轴10旋转至所述的第三标示24的尖端和第二标示22的部分形状的尖端相对应,此时第二转轴12下方的限位弹舌13和复位驱动块17活动连接,限位弹舌13发生偏转,限位弹舌13的顶端位于限位块15底面的下方,工作人员推动支撑板1沿着滑轨9滑动至限位弹舌13的顶端接触到弹舌限位板25后,工作人员再次旋转至第一转轴10至第三标示24的尖端和第一标示21的部分形状的尖端相对应,此时,第二转轴12下方的限位弹舌13和第一转轴10活动连接,然后,限位弹舌13滑落至最靠近固定板5的限位槽16内并进行合理移动调整使得限位弹舌13的顶端位于最靠近固定板5的限位槽16的槽底,完成了本夹持工装的复位。
30.通过本实施例,在对扁锚毛坯料进行打孔作业之前合理有效的根据刻度层3进行长度测量进而方便判断所述的扁锚毛坯料的长度是否合格,如若不合格则可以舍弃长度不合格的所述的扁锚毛坯料,避免了因为所述的扁锚毛坯料的长度不合格因缺乏判断而进行的多余加工。
31.本实用新型是满足于生产扁锚的夹持设备领域工作者需要的一种用于加工扁锚的夹持工装,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