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3062发布日期:2022-06-15 17:5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待加工件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


背景技术:

2.当一个零部件被生产出来前会经历多套加工程序,而在进行加工前则会将其固定,方便对其进行加工,上述这种零部件统称为待加工件,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待加工件放置在平面上,而后通过压迫装置或夹具实现对待加工件的固定,但采用上述固定方法时待加工件与固定装置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大,且待加工件在生产出来时其外表面上会残留细小的铁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待加工件进行固定时,待加工件上残留的铁屑会受到一定作用力并抵扣在待加工件外表面上,久而久之在待加工件外表面上形成划痕亦或者是缺口,甚至导致待加工件受损,进而导致待加工件成未残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不仅操作简单、适配不同形状的待加工件、减少与待加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还能减少铁屑等杂物对待加工件造成的损伤。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外周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配合板,所述配合板上贯穿有若干个配合孔,每个所述配合孔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始端端面为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底面相接触的支撑面,所述支撑柱末端为用于与对应配合孔螺纹连接的连接端,所述配合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若干支撑柱相配合实现对外界待加工件的夹持固定的夹持组件。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操作人员根据待加工件形状和大小来拆卸掉配合板上多余的支撑柱,即旋出支撑柱,使配合板上残留的支撑柱能够起到支撑待加工件即可,上述技术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待加工件的形状和大小来调整配合板上支撑柱的数量,即在达到支撑待加工件的目的下来减少与待加工件底面的接触,进而确保待加工件上残留的铁屑不会因为受到外界应力挤压而损坏待加工件外表面,避免待加工件受损导致成本支出过大;上述技术的设置使得支撑柱与待加工件之间留存有较大间隙,使得待加工件在进行热处理时有充足的空间供其散热,进而避免支撑柱和配合板因高温等原因而形变甚至受损;上述技术中夹持组件与若干支撑柱进行配合实现待加工件在配合板上的夹持固定,确保待加工件在进行加工处理时不会从配合板上脱落。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油压杠杆缸,所述油压杠杆缸输出端上摆动设置有用于抵扣在外界待加工件顶面上的压板,所述油压杠杆缸上还设置有与压板相配合的链接板。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需要将待加工件固定在配合板上时,操作人员启动油压杠杆缸,此时油压杠杆缸上的压板会随着油压杠杆缸内活塞的运动而进行摆动,使得压板能够朝待加工件顶面的方向进行摆动,进而使得压板能够逐渐与待加工件顶面相接
触并钉扣在待加工件顶面上,而链接板的设置则是为了确保压板只能以一定方向以及一定摆动范围内进行摆动;上述技术中压板和支撑柱相组合形成对待加工件的夹持配合,确保待加工件不会轻易脱离配合板,进而确保操作人员能够顺利的基座上处理待加工件;上述技术中油压杠杆缸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对其结构和功能不再过多赘述。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阻力板,所述阻力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顶面相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上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外表面呈波浪状设置。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油压杠杆缸驱动压板压迫在待加工件上时,阻力板接触面逐渐与待加工件顶面相接触,此时弹性垫会受到油压杠杆缸所施加的作用力并抵扣在待加工件顶面上,弹性垫的设置增加了阻力板与待加工件顶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待加工件不会轻易的从配合板上脱落,进而确保待加工件不会受损,同时弹性垫外表面呈波浪状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弹性垫与待加工件之间的摩擦力矩。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上贯穿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配合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一端为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侧壁相接触的引导端。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待加工件被支撑柱和压板组合进行夹持固定时,操作人员可以调整抵触杆在螺孔内的旋进距离,使得抵触杆能够顺利与待加工件侧壁相接触并引导待加工件在配合板上的朝向,同时还能调整待加工件在配合板上的方位,且引导柱和抵触杆的设置还能够适配不同大小的待加工件,使得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待加工件均能稳固的安置在配合板上。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每个所述支撑柱始端端面上均贯穿有散热槽,每个所述支撑柱末端外周壁上均开设有与散热槽连通的散热孔。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待加工件在进行热加工时会有部分热量传导至支撑柱上,而散热槽和散热孔的设置则是分散热量,避免过多热量损坏支撑柱或导致支撑柱变形,进而导致待加工件从基座上掉落;上述技术中散热槽和散热孔的设置还能供待加工件上的铁屑进入,进而减少待加工件表面铁屑的残存量,避免在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时其表面的铁屑压伤待加工件表面。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1,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外周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配合板2,所述配合板2上贯穿有若干个配合孔21,每个所述配合孔21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始端端面为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底面相接触的支撑面31,所述支撑柱3末端为用于与对应配合孔21螺纹连接的连接端,所述配合板2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若干支撑柱3相配合实现对外界待加工件的夹持固定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油压杠杆缸4,所述油压杠杆缸4输出端上摆动设置有用于抵扣在外界待加工件顶面上的压板41,所述油压杠杆缸4上还设置有与压板41相配合的链接板42,所述压板41上设置有阻力板
43,所述阻力板43上设置有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顶面相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上设置有弹性垫44,所述弹性垫44外表面呈波浪状设置,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引导柱5,所述引导柱5上贯穿有螺孔51,所述螺孔51内螺纹配合有抵触杆52,所述抵触杆52一端为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侧壁相接触的引导端53,每个所述支撑柱3始端端面上均贯穿有散热槽32,每个所述支撑柱3末端外周壁上均开设有与散热槽32连通的散热孔33。
1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外周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配合板,所述配合板上贯穿有若干个配合孔,每个所述配合孔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始端端面为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底面相接触的支撑面,所述支撑柱末端为用于与对应配合孔螺纹连接的连接端,所述配合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若干支撑柱相配合实现对外界待加工件的夹持固定的夹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油压杠杆缸,所述油压杠杆缸输出端上摆动设置有用于抵扣在外界待加工件顶面上的压板,所述油压杠杆缸上还设置有与压板相配合的链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设置有阻力板,所述阻力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顶面相接触的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上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外表面呈波浪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引导柱,所述引导柱上贯穿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配合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一端为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侧壁相接触的引导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柱始端端面上均贯穿有散热槽,每个所述支撑柱末端外周壁上均开设有与散热槽连通的散热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待加工件的夹持基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外周壁上可拆卸连接有配合板,所述配合板上贯穿有若干个配合孔,每个所述配合孔上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始端端面为用于与外界待加工件底面相接触的支撑面,所述支撑柱末端为用于与对应配合孔螺纹连接的连接端,所述配合板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若干支撑柱相配合实现对外界待加工件的夹持固定的夹持组件。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适配不同形状的待加工件、减少与待加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还能减少铁屑等杂物对待加工件造成的损伤。件造成的损伤。件造成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杜国领 林贤鸿 郑洪泉 陈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特克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