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导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17103发布日期:2024-04-23 11:48阅读:7来源:国知局
气浮导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机械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浮导轨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一种气浮导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09830882u专利案),包含一个导轨本体、一个直线电机及一个溜板。该导轨本体的截面呈燕尾槽型,该溜板包括一个上溜板及两个侧溜板,该上溜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溜板互相连接,该上溜板内部设有两个上节流器,所述侧溜板内部也各设有一个侧节流器,该上溜板和所述侧溜板共同产生燕尾槽型的一个容纳空间,该导轨本体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该直线电机包括一个定子和一个动子,该定子通过一个定子底座固定在该导轨本体中,该动子通过一个动子固定板连接在该上溜板中。

2、虽然这种气浮导轨能达到预期的线性位移操作目的,但是该导轨本体若采用铝材质制成,在对应所述上节流器、所述侧节流器的气膜产生部位必须进行表面处理,该导轨本体的制程依序为铝挤、cnc加工、研磨、硬阳极、深冷处理、精研磨。以上制程会受限于硬阳极及深冷处里的长度限制,且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缺失的气浮导轨装置。

2、本发明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包含导轨单元、滑座单元及线性马达单元,所述导轨单元包括采用第一材料制成的导轨本体,以及两个采用第二材料制成且固定于所述导轨本体的气浮块组,所述第二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硬度,且所述第一材料的延展性优于所述第二材料的延展性,所述导轨本体具有两个轨座,以及介于所述轨座之间的凹陷空间,每一个轨座具有位于所述凹陷空间一侧的顶定位面,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定位面一侧且相对于所述顶定位面呈角度设置的侧定位面,所述气浮块组分别对应于所述轨座,每一个气浮块组具有固定于所述顶定位面的顶气浮块,以及固定于所述侧定位面的侧气浮块,所述滑座单元能滑动的跨设于所述导轨单元,并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成,且包括中间座,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中间座两侧的两个侧座,所述侧座分别对应于所述轨座,每一个侧座具有相邻于所述顶气浮块且位于所述中间座一侧的第一导面、由外部连通至所述第一导面的第一导气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面一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导面呈角度设置的第二导面,以及由外部连通至所述第二导面的第二导气道,所述线性马达单元包括安装于所述导轨单元的凹陷空间中的定子,以及安装于所述滑座单元的中间座且相对于所述定子的动子,所述线性马达单元能驱动所述滑座单元相对于所述导轨单元产生线性移动。

3、本发明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所述导轨单元的第一材料为铝材质,所述第二材料为铁材质。

4、本发明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所述导轨单元的每一个轨座还具有自所述顶定位面凹设的上承槽,以及自所述侧定位面凹设的下承槽,每一个顶气浮块的截面呈t形,并具有抵靠于所述顶定位面的顶上段,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顶上段且嵌设于所述上承槽中的顶下段,每一个侧气浮块的截面呈t形,并具有抵靠于所述侧定位面的侧上段,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侧上段且嵌设于所述下承槽中的侧下段。

5、本发明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所述导轨单元的导轨本体还具有一体连接于所述轨座底部的底座、两个由所述底座延伸至所述上承槽的第一锁孔、两个由所述凹陷空间延伸至所述下承槽的第二锁孔,每一个顶气浮块还具有由所述顶下段朝所述顶上段延伸的第一螺孔,每一个侧气浮块还具有由所述侧下段朝所述侧上段延伸的第二螺孔,所述导轨单元还包括两个穿设于所述第一锁孔且螺锁于所对应的第一螺孔中的第一螺栓,以及两个穿设于所述第二锁孔且螺锁于所对应的第二螺孔中的第二螺栓。

6、本发明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所述导轨单元的每一个轨座还具有设置于所述顶定位面与所述侧定位面之间的转折面,以及凹设于所述侧定位面一侧的第一凹槽。

7、本发明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所述滑座单元的每一个侧座还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面与所述第二导面之间且相邻于所述转折面的第二凹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面一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面。

8、本发明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所述滑座单元还包括连通所述中间座与所述侧座的主导气道,所述主导气道与所述第一导气道、所述第二导气道连通。

9、本发明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所述导轨单元的凹陷空间由槽底面,以及两个槽侧面共同界定而成,所述导轨单元还包括两个由所述槽底面凹设的定位槽,所述气浮导轨装置还包含两个安装于所述定位槽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滑座单元的原始位置及极限位置。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导轨单元的导轨本体采用第一材料制成,所述气浮块组采用第二材料制成,且所述第二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一材料,所述第一材料的延展性优于所述第二材料的作用,所述导轨本体以铝挤方式成型,且所述顶气浮块、所述侧气浮块固接于所述导轨本体后,再对所述顶气浮块、所述侧气浮块进行精研磨加工,所述缩短制程并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浮导轨装置,包含导轨单元、滑座单元及线性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的第一材料为铝材质,所述第二材料为铁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的每一个轨座还具有自所述顶定位面凹设的上承槽,以及自所述侧定位面凹设的下承槽,每一个顶气浮块的截面呈t形,并具有抵靠于所述顶定位面的顶上段,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顶上段且嵌设于所述上承槽中的顶下段,每一个侧气浮块的截面呈t形,并具有抵靠于所述侧定位面的侧上段,以及一体连接于所述侧上段且嵌设于所述下承槽中的侧下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的导轨本体还具有一体连接于所述轨座底部的底座、两个由所述底座延伸至所述上承槽的第一锁孔、两个由所述凹陷空间延伸至所述下承槽的第二锁孔,每一个顶气浮块还具有由所述顶下段朝所述顶上段延伸的第一螺孔,每一个侧气浮块还具有由所述侧下段朝所述侧上段延伸的第二螺孔,所述导轨单元还包括两个穿设于所述第一锁孔且螺锁于所对应的第一螺孔中的第一螺栓,以及两个穿设于所述第二锁孔且螺锁于所对应的第二螺孔中的第二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的每一个轨座还具有设置于所述顶定位面与所述侧定位面之间的转折面,以及凹设于所述侧定位面一侧的第一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单元的每一个侧座还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面与所述第二导面之间且相邻于所述转折面的第二凹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面一侧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延伸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单元还包括连通所述中间座与所述侧座的主导气道,所述主导气道与所述第一导气道、所述第二导气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导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单元的凹陷空间由槽底面,以及两个槽侧面共同界定而成,所述导轨单元还包括两个由所述槽底面凹设的定位槽,所述气浮导轨装置还包含两个安装于所述定位槽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滑座单元的原始位置及极限位置。


技术总结
一种气浮导轨装置,包含导轨单元、滑座单元及线性马达单元,所述导轨单元包括导轨本体及两个气浮块组,所述滑座单元能滑动的跨设于所述导轨单元,并包括中间座及一体连接于所述中间座两侧的两个侧座,每一个侧座具有第一导面、第一导气道、第二导面及第二导气道,所述线性马达单元能驱动所述滑座单元相对于所述导轨单元产生线性移动。高压气体自所述第一导气道及所述第二导气道导入,且在所述第一导面、所述第二导面与所述气浮块组之间产生气膜,能使所述滑座单元相对于所述导轨单元顺畅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曾坤成,邓贵敦,陈威志,林文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佑达奈米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