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1341发布日期:2022-08-17 07:5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钣金制作需要用到折弯下模,传统折弯下模都为实体模具,一般折弯r较大时需要用较宽的v槽下模,v槽越宽则下模越重,且制造成本也很高,制造周期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传统折弯下模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
4.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主支撑板1上部两端分别安装钢棒4,主支撑板1内侧安装立支撑板2,两侧钢棒4之间设有横支撑板3,横支撑板3两端连接主支撑板1。
5.所述钢棒4焊接安装于支撑板1上。
6.所述两个立支撑板2与横支撑板3构成“m”形结构。
7.所述主支撑板1上设有手抠5。
8.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型弯板下模,由板焊结构替代了实体模具,实现轻量化,两根钢棒做为下模主体,由若干主支撑板支撑,重量轻、成本低,制造周期短。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型弯板下模主视结构图。
10.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型弯板下模侧视结构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轻量型弯板下模工作状态示意图。
13.图中:1、主支撑板,2、立支撑板,3、横支撑板,4、钢棒,5、手抠,6、折弯上模,7、板料,8、折弯下模。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型弯板下模结构如图1-3所示,主支撑板1上部两端分别焊接安装钢棒4,主支撑板1内侧焊接安装立支撑板2,两侧钢棒4之间设有横支撑板3,横支撑板3两端焊接连接主支撑板1。两个立支撑板2与横支撑板3构成“m”形结构。主支撑板1上设有手抠5。两根钢棒4是折弯下模8的主体,直接与被折弯板料7接触,钢棒4由若干主支撑板1支撑。两个立支撑板2及横支撑板3构成“m”形结构,辅助主支撑板支撑钢棒4,支撑板与钢棒焊接到一起。
15.如图4所示,使用时,将板料7放置于两侧钢棒4上部,板料7上方通过折弯上模6向下挤压,从而实现板料7的折弯,由板焊结构替代了实体模具,实现轻量化;两根钢棒做为下
模主体,由若干主支撑板支撑;由两块立支撑板及一块横支撑板构成“m”形支撑结构,保持主支撑板的稳定。在模具的两个侧面开有手抠5,供搬运模具时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其特征在于:主支撑板(1)上部两端分别安装钢棒(4),主支撑板(1)内侧安装立支撑板(2),两侧钢棒(4)之间设有横支撑板(3),横支撑板(3)两端连接主支撑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4)焊接安装于支撑板(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支撑板(2)与横支撑板(3)构成“m”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上设有手抠(5)。

技术总结
一种轻量型弯板下模,主支撑板上部两端分别安装钢棒,主支撑板内侧安装立支撑板,两侧钢棒之间设有横支撑板,横支撑板两端连接主支撑板。本实用新型的轻量型弯板下模,由板焊结构替代了实体模具,实现轻量化,两根钢棒做为下模主体,由若干主支撑板支撑,重量轻、成本低,制造周期短。制造周期短。制造周期短。


技术研发人员:高健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小松雄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2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