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1138发布日期:2022-08-24 00:0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滚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2.滚齿机是齿轮加工机床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床,在滚齿机上可切削直齿、斜齿圆柱齿轮,还可加工蜗轮、链轮等,用滚刀按展成法加工直齿、斜齿和人字齿圆柱齿轮以及蜗轮的齿轮加工机床,在滚齿机加工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刀架,刀架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调节,此时就需要使用到刀架角度调整机构。
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2094704u公开一种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刀架盘、油缸和机壳板,机壳板上设置有通口,刀架盘通过轴承安装在通口内,机壳板一侧通过支杆焊接有套环,油缸通过螺栓安装在套环内,油缸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片,固定片上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顶部焊接有夹片组,夹片组内通过转动轴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焊接有套筒,刀架盘一侧两端均焊接有放置片,放置片内侧焊接有直杆,套筒通过轴承套设在直杆上,刀架盘另一侧上设置有容放槽和轨道槽,容放槽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卡槽,容放槽内卡设有移动块。
4.现有的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存在的缺陷是:
5.1、现有的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调节方式较为复杂繁琐,且大多只能进行角度调节,使用起来较为不便,不方便使用;
6.2、现有的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大多没有设置散热冷却的机构,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容易因温度过高导致发生形变,且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处理与收集,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包括箱体、底座和箱门,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外围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通过电动推杆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安装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刀具本体,所述箱体内部的另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调节件一侧的箱体内部设置有收集箱。
9.第三电机通电后带动刀具本体进行旋转,通过刀具本体旋转摩擦工件,从而完成滚齿加工的工作,加工过程中,第一电机通电后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通过螺纹杆旋转带动滑块在螺纹杆外围进行升降工作,通过滑块升降带动电动推杆以及刀具本体进行升降工作,从而完成升降调节的工作,电动推杆通电后可带动安装板进行伸缩调节的工作,通过电
动推杆带动安装板伸缩调节可带动刀具本体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完成伸缩调节的工作,第二电机通电后可带动另一端的转杆进行旋转,通过转杆旋转可带动连接杆进行旋转,通过连接杆旋转可带动第三电机以及刀具本体进行旋转,从而完成旋转角度调节的工作,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加工情况进行多角度调节的工作,优化使用过程,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启动外部水泵,外部水泵通电后将水抽出,并通过水管输送至喷头内,通过喷头将水对准刀具本体以及工件喷洒出,通过喷头喷洒的水可对刀具本体以及工件进行散热降温的工作,避免因加工温度过高导致刀具本体或工件出现形变的情况,同时也可将刀具本体以及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带走,通过收集箱进行收集,当遇到容易生锈的工件时,工作人员可选择启动风机,风机通电后可产生风力,风力吹向刀具本体以及工件,同样可起到散热冷却的效果,优化使用过程。
10.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的顶部皆安装有喷头,且喷头的顶部皆设置有水管。工作人员启动外部水泵,外部水泵通电后将水抽出,并通过水管输送至喷头内,通过喷头将水对准刀具本体以及工件喷洒出,通过喷头喷洒的水可对刀具本体以及工件进行散热降温的工作。
11.优选的,所述箱门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外围设置有橡胶套。通过把手可方便工作人员打开箱门,通过橡胶套可增加把手与工作人员手掌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
12.优选的,所述箱门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台,且控制台的表面皆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台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电性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按钮可对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进行控制。
13.优选的,所述箱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的内侧皆设置有密封垫。工作人员透过观察窗可查看箱体内部的工作情况,通过密封垫可增加观察窗的密封效果。
14.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通过底座可增加箱体的稳定性,通过防滑垫可增加底座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增加底座的稳定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在滑块的一侧通过电动推杆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连接杆安装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刀具本体,第三电机通电后带动刀具本体进行旋转,通过刀具本体旋转摩擦工件,从而完成滚齿加工的工作,加工过程中,第一电机通电后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通过螺纹杆旋转带动滑块在螺纹杆外围进行升降工作,通过滑块升降带动电动推杆以及刀具本体进行升降工作,从而完成升降调节的工作,电动推杆通电后可带动安装板进行伸缩调节的工作,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安装板伸缩调节可带动刀具本体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完成伸缩调节的工作,第二电机通电后可带动另一端的转杆进行旋转,通过转杆旋转可带动连接杆进行旋转,通过连接杆旋转可带动第三电机以及刀具本体进行旋转,从而完成旋转角度调节的工作,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加工情况进行多角度调节的工作,优化使用过程。
17.2、通过在喷头的顶部皆设置有水管,箱体内部的另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风机,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启动外部水泵,外部水泵通电后将水抽出,并通过水管输送至喷头内,通过喷头将水对准刀具本体以及工件喷洒出,通过喷头喷洒的水可对刀具本体以及工件进行
散热降温的工作,避免因加工温度过高导致刀具本体或工件出现形变的情况,同时也可将刀具本体以及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带走,通过收集箱进行收集,当遇到容易生锈的工件时,工作人员可选择启动风机,风机通电后可产生风力,风力吹向刀具本体以及工件,同样可起到散热冷却的效果,优化使用过程。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刀具本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箱体;2、滑块;3、螺纹杆;4、调节件;5、第一电机;6、底座;7、电动推杆;8、第二电机;9、水管;10、喷头;11、刀具本体;12、风机;13、收集箱;14、观察窗;15、控制台;16、箱门;17、把手;18、安装板;19、连接杆;20、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4.实施例一
25.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包括箱体1、底座6和箱门16,箱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件4,调节件4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螺纹杆3,且螺纹杆3的外围活动安装有滑块2,滑块2的一侧通过电动推杆7安装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安装板18的一侧通过连接杆19安装有第三电机20,且第三电机20的一侧安装有刀具本体11,箱体1内部的顶部皆安装有喷头10,且喷头10的顶部皆设置有水管9,箱体1内部的另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风机12,调节件4一侧的箱体1内部设置有收集箱13。
26.基于实施例1的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工作原理是:第三电机20通电后带动刀具本体11进行旋转,通过刀具本体11旋转摩擦工件,从而完成滚齿加工的工作,加工过程中,第一电机5通电后带动螺纹杆3进行旋转,通过螺纹杆3旋转带动滑块2在螺纹杆3外围进行升降工作,通过滑块2升降带动电动推杆7以及刀具本体11进行升降工作,从而完成升降调节的工作,电动推杆7通电后可带动安装板18进行伸缩调节的工作,通过电动推杆7带动安装板18伸缩调节可带动刀具本体11进行伸缩调节,从而完成伸缩调节的工作,第二电机8通电后可带动另一端的转杆进行旋转,通过转杆旋转可带动连接杆19进行旋转,通过连接杆19旋转可带动第三电机20以及刀具本体11进行旋转,从而完成旋转角度调节的工作,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加工情况进行多角度调节的工作,优化使用过程,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启动外部水泵,外部水泵通电后将水抽出,并通过水管9输送至喷头10内,通过喷头10将水对准刀具本体11以及工件喷洒出,通过喷头10喷洒的水可对刀具本体11以及工件进行散热降温的工作,避免因加工温度过高导致刀具本体11或工件出现形变的情况,同时也可将刀具本体11以及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带走,通过收集箱13进行收集,当遇到容易生锈的工件时,工作人员可选择启动风机12,风机12通电后可产生风力,风力吹向刀具本体11以及工件,同样可起到散热冷却的效果,优化使用过程。
27.实施例二
28.如图1或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滚齿机滚齿机刀架角度调整机构,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箱门16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7,且把手17的外围设置有橡胶套,箱门16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台15,且控制台15的表面皆设置有控制按钮,箱门16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观察窗14,且观察窗14的内侧皆设置有密封垫,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6,且底座6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29.本实施例中,通过把手17可方便工作人员打开箱门16,通过橡胶套可增加把手17与工作人员手掌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控制台15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8以及第三电机20电性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操作控制按钮可对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8以及第三电机20进行控制,工作人员透过观察窗14可查看箱体1内部的工作情况,通过密封垫可增加观察窗14的密封效果,通过底座6可增加箱体1的稳定性,通过防滑垫可增加底座6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打滑的现象,增加底座6的稳定性。
30.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