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7666发布日期:2022-07-19 20:5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


背景技术:

2.鼓式制动器包括制动底板和制动蹄,其中制动蹄上设置摩擦片。制动蹄形状如半月形,踩刹车时两片半月形的制动蹄就在制动轮缸的作用下外张,撑起刹车蹄摩擦着刹车鼓的内壁来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目前在进行鼓式制动蹄加工时,需要将刹车片用铆钉固定在制动蹄上。而这些铆钉需要通过操作工人用冲压设备将刹车片连接在制动蹄上。但是现有的冲压设备一次只能铆接制动蹄和刹车片上一个孔位的铆钉,需要操作工人将制动蹄和刹车片搬起,将冲压设备的冲头对称下一个孔位,并将铆钉插入制动蹄和刹车片的孔内,最后通过冲压设备将该孔位铆钉冲压成型。操作工人需不断重复前述过程直至制动蹄和刹车片上所有孔位的铆钉全部固定到位。现有设备的这种操作方式,不断搬动制动蹄和插入铆钉使得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也减低了工人的加工效率。现有的铆接设备铆接质量不高,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铆接效率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面为平面,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立座,两个所述立座的顶部通过横梁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立座上相对内侧设置有冲头座,另一个所述立座上设置有正对所述冲头座的冲头,所述冲头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作水平运动,所述冲头座的前端面为弧形凹面,所述冲头前端具有导向部、翻边槽,所述翻边槽围绕在所述导向部外侧,所述导向部和翻边槽圆弧过渡,所述翻边槽的外侧壁也为圆弧面。
6.进一步地,所述立座上同一竖直平面内设置有两组所述冲头和冲头座,两组所述冲头和冲头座竖向间距与制动蹄上的铆接孔相适应。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立座上的液压缸,所述冲头的后端通过连接套管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为锥形台,所述锥形台侧面是半径为2.5mm的拱形面。
9.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与翻边槽的过渡圆弧面半径为2.25mm,所述翻边槽的外侧壁圆弧面半径为1.5mm。
10.进一步地,所述冲头座一侧的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预定位装置,所述预定位装置上具有弹性定位销,所述弹性定位销前端面与所述冲头座的前端面位于制动蹄外侧弧形面上,且所述弹性定位销与所述冲头座的间距等于制动蹄上两个相邻铆接孔的间距。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每次可同时铆接
两个孔位,铆钉翻边效果好,铆接质量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16.一种如图1-3所示的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包括操作台1,该操作台1为站立式使用操作台。操作台1的顶面为平面,操作台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立座2,立座2下端固定在操作台1上。两个立座2的顶部通过横梁3连接,其中一个立座2上相对内侧设置有冲头座4,另一个立座2上设置有正对冲头座4的冲头5。冲头5在驱动装置6的作用下作水平运动,从而完成铆接动作。冲头座4的前端面为弧形凹面,该弧形凹面对应铆钉的圆头,冲头5前端具有导向部51、翻边槽52,翻边槽52围绕在导向部51外侧,导向部51和翻边槽52圆弧过渡,翻边槽52的外侧壁也为圆弧面,导向部51为锥形台,锥形台侧面是半径为2.5mm的拱形面。导向部51与翻边槽52的过渡圆弧面半径为2.25mm,翻边槽52的外侧壁圆弧面半径为1.5mm。因此冲头5在铆接后铆钉进行完整翻边从而提高铆接质量。
17.为提高铆接效率,立座2上同一竖直平面内设置有两组冲头5和冲头座4,两组冲头5和冲头座4竖向间距与制动蹄上的铆接孔相适应,因此单次可铆接两个铆接孔。
18.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6为设置在立座2上的液压缸,冲头5的后端通过连接套管7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
19.为提高铆接时制动蹄精准定位在铆接位置上,在冲头座4一侧的操作台1上设置有预定位装置8,预定位装置8上具有弹性定位销9,弹性定位销9前端面与冲头座4的前端面位于制动蹄外侧弧形面上,且弹性定位销9与冲头座4的间距等于制动蹄上两个相邻铆接孔的间距。在铆接时制动蹄上待铆接的孔位通过预定位装置8定位,铆接完后通过预定位装置8定位到下一待铆接位置,从而保证当前铆接孔正对冲头5,从而实现精准铆接,提高铆接质量。
2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顶面为平面,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立座(2),两个所述立座(2)的顶部通过横梁(3)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立座(2)上相对内侧设置有冲头座(4),另一个所述立座(2)上设置有正对所述冲头座(4)的冲头(5),所述冲头(5)在驱动装置(6)的作用下作水平运动,所述冲头座(4)的前端面为弧形凹面,所述冲头(5)前端具有导向部(51)、翻边槽(52),所述翻边槽(52)围绕在所述导向部(51)外侧,所述导向部(51)和翻边槽(52)圆弧过渡,所述翻边槽(52)的外侧壁也为圆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座(2)上同一竖直平面内设置有两组所述冲头(5)和冲头座(4),两组所述冲头(5)和冲头座(4)竖向间距与制动蹄上的铆接孔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为设置在所述立座(2)上的液压缸,所述冲头(5)的后端通过连接套管(7)与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前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51)为锥形台,所述锥形台侧面是半径为2.5mm的拱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51)与翻边槽(52)的过渡圆弧面半径为2.25mm,所述翻边槽(52)的外侧壁圆弧面半径为1.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座(4)一侧的所述操作台(1)上设置有预定位装置(8),所述预定位装置(8)上具有弹性定位销(9),所述弹性定位销(9)前端面与所述冲头座(4)的前端面位于制动蹄外侧弧形面上,且所述弹性定位销(9)与所述冲头座(4)的间距等于制动蹄上两个相邻铆接孔的间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动蹄的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面为平面,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立座,两个所述立座的顶部通过横梁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立座上相对内侧设置有冲头座,另一个所述立座上设置有正对所述冲头座的冲头,所述冲头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作水平运动,所述冲头座的前端面为弧形凹面,所述冲头前端具有导向部、翻边槽,所述翻边槽围绕在所述导向部外侧,所述导向部和翻边槽圆弧过渡,所述翻边槽的外侧壁也为圆弧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方便,每次可同时铆接两个孔位,铆钉翻边效果好,铆接质量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吉 杨美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红工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