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8874发布日期:2022-11-02 21:2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托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2.前架组件作为托盘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的工作部件,可用于叉取托盘或者货物,对其连接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3.然而,现有的装配过程中,具有如下缺陷:第一,没有定位工装,装配时无法确保各部件的相对位置正确,拼接后内门架的尺寸参差不齐;第二,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夹具夹持各个部件,摆放好各个部件的位置后才可进行焊接,效率低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过程中各部件定位困难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包括:
6.第一安装组件,用于安装货叉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件;
7.第二安装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相接,所述第二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前围板组件,且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件。
8.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所述货叉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货叉;
9.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所述货叉的底部抵接。
10.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所述货叉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货叉,所述货叉的前端侧边插设有插轮轴;
11.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所述货叉的底部抵接。
12.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可与所述货叉的一侧抵接;
13.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气缸,所述第一定位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定位螺钉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可与所述货叉的另一侧抵接。
14.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转角气缸,所述转角气缸通过滑块可固定/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转角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可与所述货叉的顶面抵接。
15.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插轮轴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槽内。
16.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立板,所述前围板组件包括围板主体,所述围板主体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之间。
17.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第二定位件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气缸以及第三定位气缸;
18.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气缸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压紧螺钉,所述第一压紧螺钉可与所述围板主体的正面抵接;
19.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定位气缸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三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压紧螺钉,所述第二压紧螺钉可与所述围板主体的背面抵接。
20.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多个第四定位气缸,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定位气缸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上,且所述第四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可与所述围板主体的侧面抵接。
21.据上所述的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所述前围板组件还包括闷盖,所述闷盖安装在所述围板主体的背侧;
22.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第五定位气缸,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通过定位槽与所述闷盖卡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货叉组件和前围板组件都可被安装在同一工装上,避免使用多个夹具来夹持货叉组件和前围板组件,使得车架的装配过程更简便,提高效率且降低装配难度。
25.2、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实现货叉组件和前围板组件的定位,确保货叉组件与前围板组件处于正确的相对位置,使得装配后车架的尺寸处于合格范围内,提高车架装配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26.图1为实施例中焊接工装和前架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27.图2为实施例中焊接工装与前架组件的装配背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29.100、第一安装组件;110、第一定位件;111、第一定位气缸;112、转角气缸;120、安装板;121、支架;130、支撑座;131、定位螺钉;200、第二安装组件;210、第二定位件;211、第二定位气缸;212、第三定位气缸;213、第四定位气缸;214、第五定位气缸;220、立板;300、货叉组件;310、货叉;320、插轮轴;400、前围板组件;410、围板主体;420、闷盖。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1.请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盘车前架组件焊接工装,包括:
32.第一安装组件100,用于安装货叉组件300,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00上设有多个第一定位件110,第一定位件110用于为货叉组件300定位。
33.第二安装组件200,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00相接,所述第二安装组件200用于安装前围板组件400,且所述第二安装组件200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件210,第二定位件210用于
为前围板组件400定位。
34.优选地,货叉组件30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货叉310,货叉310用于叉取托盘或其他货物,第一安装组件100包括安装板120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20上的多个支撑座130,所述支撑座130的顶部与所述货叉310的底部抵接,支撑座130用于为货叉310提供支撑。
35.进一步优选地,支撑座130的一侧设有定位螺钉131,所述定位螺钉131可与所述货叉310的一侧抵接;第一定位件110包括第一定位气缸111,所述第一定位气缸111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30远离所述定位螺钉13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定位气缸111的活塞杆可与所述货叉310的另一侧抵接,及通过定位螺钉131以及第一定位气缸111的活塞杆可以对货叉310相对的两侧进行夹紧定位。
36.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定位件110还包括转角气缸112,所述转角气缸112通过滑块可固定/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20上,且所述转角气缸112的活塞杆上设有压块,所述压块可与所述货叉310的顶面抵接,转角气缸112通过压块下压货叉310,与支撑座130配合在竖直方向对货叉310进行定位,防止其移动,转角气缸112可移动方便根据货叉310尺寸调整其位置。
37.优选地,第二安装组件20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立板220,所述前围板组件400包括围板主体410,所述围板主体410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220之间,立板220起到支撑安装的作用。
38.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定位件210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气缸211以及第三定位气缸212,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气缸21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220上,所述第二定位气缸211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压紧螺钉,所述第一压紧螺钉可与所述围板主体410的正面抵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定位气缸21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220上,所述第三定位气缸212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压紧螺钉,所述第二压紧螺钉可与所述围板主体410的背面抵接,即第二定位气缸211与第三定位气缸212分别从围板主体410的前后侧进行定位。
39.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定位件210还包括多个第四定位气缸213,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定位气缸213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板220上,且所述第四定位气缸213的活塞杆可与所述围板主体410的侧面抵接,第四定位气缸213从围板主体410相对的两侧进行定位,以配合第二定位气缸211以及第三定位气缸212定位。
40.进一步优选地,前围板组件400还包括闷盖420,所述闷盖420安装在所述围板主体410的背侧,第二定位件210还包括第五定位气缸214,所述第二定位气缸211的活塞杆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块通过定位槽与所述闷盖420卡接,通过第五定位气缸214驱动闷盖420与围板主体410相接,使其位置保持固定,保证焊接精度。
41.当货叉310上增设装配插轮轴320时,货叉组件30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货叉310,所述货叉310的前端侧边插设有插轮轴320,将插轮轴320同时装配到货叉310上,后边后续安装承载轮,第一安装组件100包括安装板120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20上的多个支撑座130,所述支撑座130的顶部与所述货叉310的底部抵接。
42.进一步优选地,安装板120上设有支架121,所述支架121的两端设有限位槽,所述插轮轴320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槽内,支架121用于为插轮轴320提供支撑。
4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