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8004发布日期:2022-10-22 03:0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


背景技术:

2.平衡轴主要应用在长冲程的发动机上,为平衡由于活塞在上下止点速度的差异。现有的发动机平衡轴在生产时需要用到冲制模具进行工业化生产,在冲制完成后,对产品顶出时一般采用单向顶出结构,顶出时产品容易与模具发生卡壳的情况,整体顶出效果较为一般,实用性较差。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平衡系统芯轴压坯的成型模具[申请号:201720668131.6],包括成型阴模、成型上外冲、成型上内冲、成型下外冲、成型下内冲、成型芯棒;所述成型芯棒包括上圆柱段、下圆柱段;所述上圆柱段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下圆柱段的截面直径。但是该方案在冲制完成后,对产品顶出时产品仍然容易与模具发生卡壳的情况,存在整体顶出效果较为一般和实用性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包括冲制上固定板和冲制下固定板,所述的冲制上固定板上设有制坯上部,所述的冲制下固定板上设有下模具垫板,所述的下模具垫板上设有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所述的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与制坯上部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冲制上固定板和冲制下固定板之间设有双向同步顶出部,所述的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与制坯上部分别与双向同步顶出部的位置相对应。
[0007]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包括设置于下模具垫板上的下模固定座,所述的下模固定座内设有制坯下模,所述的下模固定座上设有定位卡接件,所述的定位卡接件与制坯下模相卡接配合,所述的制坯下模与制坯上部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0008]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制坯上部包括设置于冲制上固定板上的制坯上模,所述的制坯上模内设有上部成型腔,所述的制坯下模内设有下部成型腔,所述的下部成型腔与上部成型腔正对设置。
[0009]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定位卡接件包括设置于下模固定座上的定位抵接套,所述的定位抵接套与制坯下模相卡接配合,所述的定位抵接套底部与下模固定座相抵接配合。
[0010]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下模固定座内设有下模垫部,所述的下模垫部与下模固定座相抵接配合,所述的下模垫部位于制坯下模正下方。
[0011]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下模垫部包括设置于下模固定座
内的下垫块,所述的下垫块与下模固定座相抵接配合,所述的下垫块位于制坯下模正下方,所述的下垫块与制坯下模之间设有压圈件。
[0012]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压圈件包括设置于下垫块与制坯下模之间的螺纹压圈,所述的螺纹压圈一端与下垫块相抵接配合,另一端与制坯下模相抵接配合。
[0013]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制坯上模与冲制上固定板之间设有上模垫部,所述的上模垫部与制坯上模相固定连接。
[0014]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上模垫部包括设置于制坯上模与冲制上固定板之间的上垫块,所述的上垫块与制坯上模相固定连接。
[0015]
在上述的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中,所述的双向同步顶出部包括设置于冲制上固定板和冲制下固定板之间的上顶杆和下顶杆,所述的上顶杆与上垫块相滑动配合,所述的下顶杆与下垫块相滑动配合。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在冲压时,将原料放置于冲制上固定板和冲制下固定板之间,下模具垫板用以固定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通过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与制坯上部之间的配合进行上下同步冲制,成型精度高,在冲制完成后,开模,通过双向同步顶出部对产品进行上下双向同步顶出,顶出效果较好,且避免发生卡壳的情况,实用性较强。
[0018]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抵接套,用以对制坯下模进行定位卡接,避免在冲制过程中,制坯下模发生晃动,提高了冲制的精确度。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上垫块的截面示意图。
[0022]
图3是制坯上模的截面示意图。
[0023]
图4是制坯下模的截面示意图。
[0024]
图中:冲制上固定板1、冲制下固定板2、制坯上部3、下模具垫板4、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5、双向同步顶出部6、下模固定座7、制坯下模8、定位卡接件9、制坯上模10、上部成型腔11、下部成型腔12、定位抵接套13、下模垫部14、下垫块15、压圈件16、螺纹压圈17、上模垫部18、上垫块19、上顶杆20、下顶杆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6]
如图1-4所示,一种发动机平衡轴空心冲制坯模,包括冲制上固定板1和冲制下固定板2,所述的冲制上固定板1上设有制坯上部3,所述的冲制下固定板2上设有下模具垫板4,所述的下模具垫板4上设有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5,所述的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5与制坯上部3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所述的冲制上固定板1和冲制下固定板2之间设有双向同步顶出部6,所述的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5与制坯上部3分别与双向同步顶出部6的位置相
对应。
[0027]
在本实施例中,在冲压时,将原料放置于冲制上固定板1和冲制下固定板2之间,下模具垫板4用以固定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5,通过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5与制坯上部3之间的配合进行上下同步冲制,成型精度高,在冲制完成后,开模,通过双向同步顶出部6对产品进行上下双向同步顶出,顶出效果较好,且避免发生卡壳的情况,实用性较强。
[0028]
结合图1-4所示,所述的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5包括设置于下模具垫板4上的下模固定座7,所述的下模固定座7内设有制坯下模8,所述的下模固定座7上设有定位卡接件9,所述的定位卡接件9与制坯下模8相卡接配合,所述的制坯下模8与制坯上部3的位置相对应且形状相配适。
[0029]
具体地说,下模固定座7用以固定连接制坯下模8,定位卡接件9用以对制坯下模8进行定位卡接,避免在冲制过程中,制坯下模8发生晃动,提高了冲制的精确度。
[0030]
结合图1、图3、图4所示,所述的制坯上部3包括设置于冲制上固定板1上的制坯上模10,所述的制坯上模10内设有上部成型腔11,所述的制坯下模8内设有下部成型腔12,所述的下部成型腔12与上部成型腔11正对设置。
[0031]
本实施例中,通过制坯上模10和制坯下模8之间的配合,对产品进行冲制,上部成型腔11用以成型产品的上部结构,下部成型腔12用以成型产品的下部结构。
[0032]
所述的定位卡接件9包括设置于下模固定座7上的定位抵接套13,所述的定位抵接套13与制坯下模8相卡接配合,所述的定位抵接套13底部与下模固定座7相抵接配合。
[0033]
本实施例中,定位抵接套13用以对制坯下模8进行定位卡接,避免在冲制过程中,制坯下模8发生晃动,提高了冲制的精确度。
[0034]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下模固定座7内设有下模垫部14,所述的下模垫部14与下模固定座7相抵接配合,所述的下模垫部14位于制坯下模8正下方。
[0035]
本实施例中,下模垫部14对制坯下模8底部起到承托固定的作用,避免在冲制过程中,制坯下模8直接与下模固定座7发生碰撞,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36]
所述的下模垫部14包括设置于下模固定座7内的下垫块15,所述的下垫块15与下模固定座7相抵接配合,所述的下垫块15位于制坯下模8正下方,所述的下垫块15与制坯下模8之间设有压圈件16。
[0037]
本实施例中,下垫块15对制坯下模8底部起到承托固定的作用,避免在冲制过程中,制坯下模8直接与下模固定座7发生碰撞,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压圈件16起到中部缓冲以及提高密封性的作用。
[0038]
所述的压圈件16包括设置于下垫块15与制坯下模8之间的螺纹压圈17,所述的螺纹压圈17一端与下垫块15相抵接配合,另一端与制坯下模8相抵接配合。
[0039]
本实施例中,螺纹压圈17对下垫块15和制坯下模8起到中部缓冲以及提高密封性的作用,整体结构紧凑,且采用可拆卸结构,维修更换较为方便,降低了成本。
[0040]
结合图1-2所示,所述的制坯上模10与冲制上固定板1之间设有上模垫部18,所述的上模垫部18与制坯上模10相固定连接。
[0041]
本实施例中,上模垫部18对制坯上模10顶部起到承托固定的作用。
[0042]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上模垫部18包括设置于制坯上模10与冲制上固定板1之间的上垫块19,所述的上垫块19与制坯上模10相固定连接。
[0043]
本实施例中,上垫块19对制坯上模10顶部起到承托固定的作用,避免冲制时制坯上模10直接与冲制上固定板1发生碰撞,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44]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双向同步顶出部6包括设置于冲制上固定板1和冲制下固定板2之间的上顶杆20和下顶杆21,所述的上顶杆20与上垫块19相滑动配合,所述的下顶杆21与下垫块15相滑动配合。
[0045]
本实施例中,在完成冲制后,开模,通过上顶杆20对产品的上部进行顶出,通过下顶杆21对产品的下部进行顶出,实现上下双向同步顶出,顶出效果较好,且避免发生卡壳的情况,实用性较强。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7]
在冲压时,将原料放置于冲制上固定板1和冲制下固定板2之间,通过制坯上模10和制坯下模8之间的配合,对产品进行冲制,上部成型腔11用以成型产品的上部结构,下部成型腔12用以成型产品的下部结构,进行上下同步冲制,成型精度高,
[0048]
下模固定座7用以固定连接制坯下模8,定位抵接套13用以对制坯下模8进行定位卡接,避免在冲制过程中,制坯下模8发生晃动,提高了冲制的精确度,
[0049]
下垫块15对制坯下模8底部起到承托固定的作用,避免在冲制过程中,制坯下模8直接与下模固定座7发生碰撞,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螺纹压圈17对下垫块15和制坯下模8起到中部缓冲以及提高密封性的作用,整体结构紧凑,且采用可拆卸结构,维修更换较为方便,降低了成本,
[0050]
上垫块19对制坯上模10顶部起到承托固定的作用,避免冲制时制坯上模10直接与冲制上固定板1发生碰撞,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51]
在完成冲制后,开模,通过上顶杆20对产品的上部进行顶出,通过下顶杆21对产品的下部进行顶出,实现上下双向同步顶出,顶出效果较好,且避免发生卡壳的情况,实用性较强。
[005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0053]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冲制上固定板1、冲制下固定板2、制坯上部3、下模具垫板4、平衡轴空心冲制组件5、双向同步顶出部6、下模固定座7、制坯下模8、定位卡接件9、制坯上模10、上部成型腔11、下部成型腔12、定位抵接套13、下模垫部14、下垫块15、压圈件16、螺纹压圈17、上模垫部18、上垫块19、上顶杆20、下顶杆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