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上下料的自动化端拾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4296发布日期:2022-09-21 01:3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具上下料的自动化端拾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具上下料的自动化端拾器装置。


背景技术:

2.当今冲压行业,自动化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端拾器,作为自动化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传统的自动化生产流程中,一台机器人配备一套端拾器,该机器人与端拾器作为一个传递制件的独立单元,将前一序的成品工序件抓取后,送至后一序压力机,换言之,每台压力机上件和下件,分别需要一个自动化单元;
3.而一般板材冲压前与冲压后形状、大小不同,因此,无法采用一个单一的端拾器进行吸附搬运,若是购置两台机器,则提高正本,占地面积较多,因此现设计一种兼具上下料的自动化端拾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上下料的自动化端拾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具上下料的自动化端拾器装置,包括主体结构、吸附结构以及夹持结构;所述吸附结构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上,所述夹持结构固定安置于吸附结构上;
6.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主体架、轴承、电机以及轴架;
7.所述主体架一端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另一端为梯形结构,并另一端前后两侧壁以及左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转接耳,所述轴承分别固定嵌装于主体架一端内,且其中一个轴承位于中心线左侧,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主体架内,且位于靠近另一端部位处,所述轴架一端为杆状结构,且另一端为板状结构,所述轴架一端分别固定贯穿于轴承内,且与电机驱动端固定相连。
8.优选的,所述吸附结构包括第一吸附架、第一通气管、第一螺母、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一吸盘、一对结构相同的连动架、第二吸附架、一对结构相同的滑框、第二通气管、第二螺母以及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二吸盘;
9.所述第一吸附架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前端左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一固定口,并第一吸附架左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右侧壁相连通的第一转接通孔,所述第一吸附架左侧壁中心部位处等距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一安装螺纹孔,所述第一吸附架通过螺栓固定安置于轴架另一端上,所述第一通气管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前侧壁开设有第一抽气口,并第一通气管前端左侧壁设置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通气管左侧壁等距开设有与第一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管活动插装于第一吸附架内,且第一螺纹柱活动嵌装于第一固定口内,所述第一螺母活动旋接于第一螺纹柱上,若干所述第一吸盘一端均为橡胶吸盘结构,且另一端均为l型的管体结构,并管体另一端外侧壁开设有斜螺纹,
所述第一吸盘活动旋接于第一安装螺纹孔内,且活动贯穿于第一抽气口内,一对所述连动架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一吸附架上壁,且分别位于靠近前后两端相互对称,所述第二吸附架与第一吸附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附架上壁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有滑框,且滑框另一端分别活动套装与连动架上,所述第二通气管与第一通气管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通气管活动插装于第二吸附架内,且通过第二螺母进行固定,若干所述第二吸盘分别与第一吸盘结构相同,若干所述第二吸盘分别等距固定安置于第二吸附架右侧壁上,且分别与第一吸盘交错相对。
10.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托架、连动板、液压缸以及若干结构相同的夹杆;
11.所述托架为z型结构,所述托架一端固定焊接于第一吸附架左侧壁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位于第一吸附架与轴架另一端之间,所述连动板为z型结构,所述连动板一端固定焊接于第二吸附架右侧壁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安置于托架上,且伸缩端固定连接于连动板另一端上,若干所述夹杆均为l型结构,若干缩水夹杆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一吸附架上壁以及第二吸附架上壁,且分别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
12.优选的,所述夹杆高度高于连动架高度。
13.优选的,所述托架一端高度高于主体架高度。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管以及第二通气管通过三通管相连。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兼具上下料的自动化端拾器装置,通过主体结构进行安装在机械臂上,然后可通过吸附结构进行搬运板材冲压前上料,且冲压后,通过控制电机驱动将吸附结构翻转180度后,将夹持结构位于下方,进而可通过夹持进行夹持卸料,实现一台设备实现自动上料和下料功能,节省设备成本,降低占用面积。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结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结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主体结构,11、主体架,12、轴承,13、电机,14、轴架,2、吸附结构,20、第一吸附架,21、第一通气管,22、第一螺母,23、第一吸盘,24、连动架,25、第二吸附架,26、滑框,27、第二通气管,28、第二螺母,29、第二吸盘,3、夹持结构,31、托架,32、连动板,33、液压缸,34、夹杆,4、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兼具上下料的自动化端拾器装置,包括主体结构1、吸附结构2以及夹持结构3;所述吸附结构2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1上,所
述夹持结构3固定安置于吸附结构2上;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主体架11、轴承12、电机13以及轴架14;所述主体架11一端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另一端为梯形结构,并另一端前后两侧壁以及左侧壁均固定设置有转接耳,所述轴承12分别固定嵌装于主体架11一端内,且其中一个轴承12位于中心线左侧,所述电机13固定设置于主体架11内,且位于靠近另一端部位处,所述轴架14一端为杆状结构,且另一端为板状结构,所述轴架14一端分别固定贯穿于轴承12内,且与电机13驱动端固定相连;通过主体结构1便于转接安装以及控制翻转。
23.下列为本案的各电器件型号及作用:
24.电机:其为现有技术,只要适用于本方案的机均可使用。
25.液压缸:其为现有技术,只要适用于本方案的液压缸均可使用。
26.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吸附结构2包括第一吸附架20、第一通气管21、第一螺母22、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一吸盘23、一对结构相同的连动架24、第二吸附架25、一对结构相同的滑框、第二通气管27、第二螺母28以及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二吸盘29;
27.第一吸附架20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前端左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一固定口,并第一吸附架20左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右侧壁相连通的第一转接通孔,第一吸附架20左侧壁中心部位处等距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一安装螺纹孔,第一吸附架20通过螺栓固定安置于轴架14另一端上,第一通气管21为矩形管体结构,且前侧壁开设有第一抽气口,并第一通气管21前端左侧壁设置有第一螺纹柱,第一通气管21左侧壁等距开设有与第一安装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管21活动插装于第一吸附架20内,且第一螺纹柱活动嵌装于第一固定口内,第一螺母22活动旋接于第一螺纹柱上,若干第一吸盘23一端均为橡胶吸盘结构,且另一端均为l型的管体结构,并管体另一端外侧壁开设有斜螺纹,第一吸盘23活动旋接于第一安装螺纹孔内,且活动贯穿于第一抽气口内,一对连动架24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一吸附架20上壁,且分别位于靠近前后两端相互对称,第二吸附架25与第一吸附架20结构相同,第一吸附架20上壁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焊接有滑框,且滑框另一端分别活动套装与连动架24上,第二通气管27与第一通气管21结构相同,第二通气管27活动插装于第二吸附架25内,且通过第二螺母28进行固定,若干第二吸盘29分别与第一吸盘23结构相同,若干第二吸盘29分别等距固定安置于第二吸附架25右侧壁上,且分别与第一吸盘23交错相对。
28.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夹持结构3包括托架31、连动板32、液压缸33以及若干结构相同的夹杆34;
29.托架31为z型结构,托架31一端固定焊接于第一吸附架20左侧壁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位于第一吸附架20与轴架14另一端之间,连动板32为z型结构,连动板32一端固定焊接于第二吸附架25右侧壁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液压缸33一端固定安置于托架31上,且伸缩端固定连接于连动板32另一端上,若干夹杆34均为l型结构,若干缩水夹杆34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第一吸附架20上壁以及第二吸附架25上壁,且分别位于中心线前后两侧相互对称。
3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夹杆34高度高于连动架24高度,便于夹持。
3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托架31一端高度高于主体架11高度,用于设计需求,便于第一吸附架20翻转。
3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通气管21以及第二通气管27通过三通管4相连,
用于连接需求,实现同时工作。
33.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34.实施例:通过说明书附图1-4可知,首先,借助主体结构1中的主体架11,进行安装,然后将三通管4的另一端连接抽气设备上,进而通过吸附结构2中第一吸附架20以及第二吸附架25内借助第一螺母22与第二螺母28固定安装的第一通气管21以及第二通气管27的连通,控制多个第一吸盘23以及第二吸盘29吸气可进行吸附板材进行上料搬运;同时还可根据板材的宽度,控制夹持结构3中托架31上的液压缸33伸缩驱动,通过连动板32使第二吸附架25受力通过滑框在连动架24上的进行移动,调整第一吸盘23与第二吸盘29的间距;当下料时,可通过控制主体架11内的电机13驱动,带动轴架14借助轴承12进行转动180度,使第一吸盘23与第二吸盘29朝上,此时夹持结构3朝下;继而,可根据冲压后后的板材形状以及宽度,控制夹持结构3中的液压缸33伸缩驱动,带动第二吸附架25通过连动架24滑动调整距离,且借助夹杆34进行夹持下料(也可将夹杆34换成吸盘,且根据形状进行安置吸盘即可)。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焊接”、“固定嵌装”、“固定贯穿”、“活动插装”、“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