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梁翻转变位用接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8090发布日期:2022-11-08 21:5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建筑钢梁翻转变位用接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梁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钢梁翻转变位用接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钢梁在大跨度、超高型或者超重型等建筑物中使用广泛,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焊接一些附件,以满足各种连接和结构加强等需求。因所需焊接的附件存在于建筑钢梁多个侧面,所以在附件焊接过程中,需要进行若干次建筑钢梁的翻转工作。现有的人工配合行车和工装的翻转模式,费时费力,安全性差,为此需提供一种自动翻转变位方案,来替代人工进行翻转变位作业。基于焊接定位精确性和焊接过程稳定性的要求,翻转变位后必须保证建筑钢梁足够的稳定,且受附件焊接位置多等影响,建筑钢梁在焊接附件时还需充分暴露外表,以减少焊接障碍。因此,无论翻转变位采用何种结构,翻转变位如何动作,都需要一种在翻转变位后对建筑钢梁进行接替固定的装置,以方便翻转变位结构回位和保持焊接过程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翻转变位后对建筑钢梁进行接替固定,并保持焊接过程稳定,且能为附件焊接避让较多空间,减少焊接障碍的建筑钢梁翻转变位用接替固定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建筑钢梁翻转变位用接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可靠近或者远离建筑钢梁活动的固定进给座,所述固定进给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进给驱动机构;所述固定进给座上靠近所述建筑钢梁的一端设有钢梁托台,所述固定进给座上位于所述钢梁托台处设有钢梁夹持机构。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梁夹持机构包括两相对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进给座上的夹持座,各所述夹持座上分别固定设有夹持器;两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固定进给座之间设有夹持驱动器。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器包括在各所述夹持座上分别设置的钢梁夹板;各所述夹持座上分别活动安装有反向夹持建筑钢梁的翼板的反夹体,所述反夹体与对应的所述夹持座之间设有反夹驱动缸。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驱动器包括两在所述固定进给座上转动安装的夹持传动轮,两所述夹持传动轮之间设有夹持传动链带,两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夹持传动链带的两直线段之间分别连接设置,其中一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固定进给座之间设有夹持驱动缸。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给驱动机构包括在所述基座上转动安装的进给传动螺杆,所述固定进给座上固定设有与所述进给传动螺杆配合的进给传动螺套,所述进给传动螺杆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进给驱动马达。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给传动螺杆设有两个,两所述进给传动螺杆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进给座进给方向的两侧设置。
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建筑钢梁翻转变位用接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可靠近或者远离建筑钢梁活动的固定进给座,所述固定进给座与所述基座之间设有进给驱动机构;所述固定进给座上靠近所述建筑钢梁的一端设有钢梁托台,所述固定进给座上位于所述钢梁托台处设有钢梁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建筑钢梁翻转变位后,所述进给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固定进给座靠近建筑钢梁,直至所述钢梁托台对建筑钢梁进行承托;之后所述钢梁夹持机构将建筑钢梁夹持,至此实现了对建筑钢梁的接替固定,翻转变位结构可借此回位等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进给座这个一级座上设置所述钢梁托台承托建筑钢梁的主要重量,可实现接替固定后良好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大部分结构位于建筑钢梁下方,为附件焊接避让了较多空间,减少了焊接障碍。
附图说明
1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配合翻转变位结构进行接替固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15.图中:1-基座;2-固定进给座;21-钢梁托台;3-进给驱动机构;31-进给传动螺杆;32-进给传动螺套;33-进给驱动马达;4-钢梁夹持机构;41-夹持座;42-钢梁夹板;43-反夹体;44-反夹驱动缸;45-夹持传动轮;46-夹持传动链带;47-夹持驱动缸;5-翻转变位结构;6-建筑钢梁;61-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7.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建筑钢梁翻转变位用接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可以直接采用翻转变位设备的底座,也可为单独的基座1并固定于翻转变位设备的底座上的。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可靠近或者远离建筑钢梁6活动的固定进给座2,所述固定进给座2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有进给驱动机构3。所述固定进给座2上靠近所述建筑钢梁6的一端设有钢梁托台21,所述固定进给座2上位于所述钢梁托台21处设有钢梁夹持机构4。
18.本实施例在建筑钢梁6翻转变位后,所述进给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固定进给座2靠近建筑钢梁6,直至所述钢梁托台21对建筑钢梁6进行承托;之后所述钢梁夹持机构4将建筑钢梁6夹持,至此实现了对建筑钢梁6的接替固定,翻转变位结构5可借此回位等待。本实施例通过在固定进给座2这个一级座上设置所述钢梁托台21承托建筑钢梁6的主要重量,可实现接替固定后良好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大部分结构位于建筑钢梁6下方,为附件焊接避让了
较多空间,减少了焊接障碍。
19.本实施例所述进给驱动机构3包括在所述基座1上转动安装的进给传动螺杆31,所述固定进给座2上固定设有与所述进给传动螺杆31配合的进给传动螺套32,所述进给传动螺杆31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有进给驱动马达33。优选地,所述进给驱动马达33为伺服马达,通过伺服马达和螺旋传动精确控制,可使得所述固定进给座2进给最后,所述钢梁托台21能起到可靠的承托作用。优选地,所述进给传动螺杆31设有两个,两所述进给传动螺杆31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进给座2进给方向的两侧设置,对称的进给驱动力可实现所述固定进给座2稳定的进给,并进一步提高所述钢梁托台21承托的可靠性。当然两所述进给传动螺杆31与所述基座1之间可分别配置进给驱动马达33,也可一个配置进给驱动马达33后、另一个与其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以前者进行示意。
20.本实施例所述钢梁夹持机构4包括两相对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进给座2上的夹持座41,此处滑动安装可采用导杆滑套、导轨滑座等结构实现,本实施例以导轨滑座结构进行示意。各所述夹持座41上分别固定设有夹持器;两所述夹持座41与所述固定进给座2之间设有夹持驱动器。
21.所述夹持器最终与建筑钢梁6接触以形成夹持作用,本实施例所述夹持器包括在各所述夹持座41上分别设置的钢梁夹板42。优选地,各所述夹持座41上分别活动安装有反向夹持建筑钢梁6的翼板61的反夹体43,所述反夹体43与对应的所述夹持座41之间设有反夹驱动缸44。利用反向夹持作用,配合所述钢梁托台21的承托、和两所述钢梁夹板42的夹持,建筑钢梁6可实现四面受力,即便受到一些外力作用,建筑钢梁6也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这样整个钢梁夹持机构4,仅存在体积较小的钢梁夹板42暴露在建筑钢梁6处,为附件焊接避让了更多的空间。其中,当建筑钢梁6呈工字型姿态时,所述反夹体43可设置为向下配合所述钢梁托台21进行反向夹持,当建筑钢梁6呈h型姿态时,所述反夹体43可设置为向两个所述钢梁夹板42分别夹持,这个可依据与翻转变位结构5的实际配合使用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以所述反夹体43向下配合所述钢梁托台21进行示意。
22.本实施例所述夹持驱动器包括两在所述固定进给座2上转动安装的夹持传动轮45,两所述夹持传动轮45之间设有夹持传动链带46,两所述夹持座41与所述夹持传动链带46的两直线段之间分别连接设置,其中一所述夹持座41与所述固定进给座2之间设有夹持驱动缸47。所述夹持驱动缸47的直线驱动,通过所述夹持传动链带46两直线段的反向运动,实现两所述钢梁夹板42的夹持。当然所述夹持驱动缸47也可采用马达直接驱动其中一个所述夹持传动轮45代替,或者整个所述夹持驱动器也可采用马达配合带有两段反向螺旋的传动丝杠实现。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