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面预埋钢板一次成型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3913发布日期:2022-11-02 23:0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地面预埋钢板一次成型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地面预埋钢板一次成型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2.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在对建筑地面预埋钢板加工成型的过程中需使用到成型施工装置,现有的成型施工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预埋钢板进行一次性打孔成型,使得多个孔需逐一完成,消耗了大量时间,从而导致成型施工装置出现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耽误了预埋钢板后续的预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面预埋钢板一次成型施工装置,具备一次性打孔成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成型施工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对预埋钢板进行一次性打孔成型,使得多个孔需逐一完成,消耗了大量时间,从而导致成型施工装置出现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地面预埋钢板一次成型施工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右侧表面的顶部固定镶嵌有控制面板,所述框架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中心处均焊接有推移板,所述框架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底部均焊接有移动板,所述框架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打孔装置,所述升降打孔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吸附装置,所述框架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外板,所述外板内侧的表面横向开设有收纳凹槽,所述收纳凹槽内腔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开设有移动槽口,所述外板的外侧与框架内腔外侧的底部焊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外板顶部表面的内侧纵向焊接有挡板,所述外板的内侧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外侧延伸至收纳凹槽的内腔,所述收纳凹槽顶部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焊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顶部贯穿移动槽口26,移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外侧与框架的内壁焊接固定,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吸附装置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板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外圈表面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焊接有电磁铁,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和电磁铁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限位板左右两侧的表
面与框架内腔的左右两侧焊接固定。
8.优选的,所述升降打孔装置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左右两侧的表面与框架内腔的左右两侧为滑动接触,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底部与升降板顶部的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升降板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升降板底部表面的四角均焊接有支撑套,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框架内腔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升降板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中心处均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10.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外圈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支撑套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底部贯穿至吸附装置的底部,所述钻杆外圈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置板、挡板、第二电动伸缩杆、外板、收纳凹槽、移动槽口、限位板、限位孔、第三电动伸缩杆、电磁铁、连接杆、第一电动伸缩杆、钻杆、从动齿轮、主动轴、升降板、支撑套、电机、主动齿轮和限位块的配合使用,方便对预埋钢板进行一次性打孔成型,这样成型施工装置的工作效率更高,解决了现有的成型施工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对预埋钢板进行一次性打孔成型,使得多个孔需逐一完成,消耗了大量时间,从而导致成型施工装置出现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值得推广。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板,方便了施工装置的移动,通过推移板,方便对施工装置进行推移,通过支撑套,可对钻杆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轴测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仰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结构轴测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板结构轴测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结构仰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打孔装置结构前仰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打孔装置结构仰视图。
21.图中:1框架、2支撑装置、21放置板、22挡板、23第二电动伸缩杆、24外板、25收纳凹槽、26移动槽口、3吸附装置、31限位板、32限位孔、33第三电动伸缩杆、34电磁铁、35连接杆、4限位槽、5第一电动伸缩杆、6控制面板、7升降打孔装置、71钻杆、72从动齿轮、73主动轴、74升降板、75支撑套、76电机、77主动齿轮、78限位块、8推移板、9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图7,一种建筑地面预埋钢板一次成型施工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1右侧表面的顶部固定镶嵌有控制面板6,框架1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中心处均焊接有推移板8,框架1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底部均焊接有移动板9,框架1内腔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底部安装有升降打孔装置7,升降打孔装置7的底
部设置有吸附装置3,框架1内腔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安装有支撑装置2,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移动板9底部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通过设置移动板9,方便了施工装置的移动,通过推移板8,方便对施工装置进行推移;
23.支撑装置2包括外板24,外板24内侧的表面横向开设有收纳凹槽25,收纳凹槽25内腔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贯穿开设有移动槽口26,外板24的外侧与框架1内腔外侧的底部焊接固定;
24.外板24顶部表面的内侧纵向焊接有挡板22,外板24的内侧设置有放置板21,放置板21的外侧延伸至收纳凹槽25的内腔,收纳凹槽25顶部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焊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顶部贯穿移动槽口26,移动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3,第二电动伸缩杆23的外侧与框架1的内壁焊接固定,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动伸缩杆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放置板21的表面与收纳凹槽25的内腔为滑动接触,移动块的表面与移动槽口26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挡板22内侧的表面与外板24外侧的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25.吸附装置3包括限位板31,限位板31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限位孔32,限位板31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伸缩杆33,第三电动伸缩杆33输出端外圈表面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杆35,连接杆35远离电动伸缩杆33的一侧焊接有电磁铁34,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33和电磁铁3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限位板31左右两侧的表面与框架1内腔的左右两侧焊接固定,钻杆71的底部贯穿限位孔32;
26.升降打孔装置7包括升降板74,升降板74左右两侧的表面与框架1内腔的左右两侧为滑动接触,第一电动伸缩杆5输出端的底部与升降板74顶部的表面焊接固定,升降板74底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76,升降板74底部表面的四角均焊接有支撑套75,控制面板6的输出端与电机7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支撑套75,可对钻杆71提供支撑;
27.框架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开设有限位槽4,升降板74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中心处均焊接有限位块78,限位块78的外侧延伸至限位槽4的内腔并与限位槽4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28.电机76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轴73,主动轴73外圈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77,支撑套75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钻杆71,钻杆71的底部贯穿至吸附装置3的底部,钻杆71外圈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与主动齿轮77相啮合的从动齿轮72。
29.使用时,将预埋钢板放置于放置板21的顶部,放置后预埋钢板两侧的表面与挡板22和外板24接触,利用控制面板6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33伸出,使得电磁铁34底部的表面与预埋钢板顶部的表面接触,然后对电磁铁34通电,利用电磁铁34对预埋钢板吸附定位,然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5伸出和电机76运行,第一电动伸缩杆5使得钻杆71下降,电机76运行在从动齿轮72和主动齿轮77的配合下带动钻杆71旋转,完成对预埋钢板四角的打孔,打孔结束后复位第一电动伸缩杆5,并控制电机76停止运行和电磁铁34断电,然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23收缩,此时预埋钢板自动落下,落下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23复位,如此反复即可。
30.综上所述:该建筑地面预埋钢板一次成型施工装置,通过放置板21、挡板22、第二电动伸缩杆23、外板24、收纳凹槽25、移动槽口26、限位板31、限位孔32、第三电动伸缩杆33、电磁铁34、连接杆35、第一电动伸缩杆5、钻杆71、从动齿轮72、主动轴73、升降板74、支撑套
75、电机76、主动齿轮77和限位块78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成型施工装置在使用时,因不能对预埋钢板进行一次性打孔成型,使得多个孔需逐一完成,消耗了大量时间,从而导致成型施工装置出现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