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集余料的制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2874发布日期:2022-12-24 03:0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集余料的制管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不锈钢制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集余料的制管机。


背景技术:

2.制管机,一般指不锈钢制管机,主要用于不锈钢门窗、楼梯扶手、汽车排气管、船舶用管、食品卫生管等各种不锈钢管的生产加工,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开卷、成型、焊接、打磨、定径、校直、定尺、切断等。现有的制管装置一般不具有余料回收结构,在对不锈钢管的管口进行切修加工的过程中,对切修下的边角余料仅做随意废弃处理,不仅造成浪费,且不方便后续清理。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收集余料的制管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收集余料的制管机,解决了现有的部分制管装置无法有效对不锈钢管切修过程产生的余料进行回收处理,不仅造成浪费,且不方便后续清理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收集余料的制管机,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管体切修组件,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支架对应分布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管体定位组件,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余料回收组件,所述余料回收组件位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切修加工的管件置于加工台顶部,通过管体定位组件进行固定,之后通过管体切修组件进行加工,余料回收组件能够对切修产生的余料进行回收。
7.优选的,所述管体切修组件包括托载板、第一电机、牵引罩、第一气缸和切割盘,所述第一支架呈u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设置有托载板,所述托载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牵引罩,所述牵引罩罩设在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竖直贯穿第一支架并与牵引罩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支架外部并固定安装有切割盘。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电机带动切割盘转动,第一气缸驱动牵引罩下降,推动第一电机升降,对管件进行切修处理。
9.优选的,所述管体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定位压板,所述第二支架呈u型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竖直贯穿第二支架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压板,所述定位压板的底端呈弧形凹槽结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缸推动定位压板下降,对于管件进行压固。
11.优选的,所述管体定位组件还包括定位夹板和调节螺杆,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沿线性呈对称分布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定位夹板,两个所述滑槽内转动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上设置有两段螺距相同且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分别对应两个所述滑槽,所述调节螺杆的两段螺纹分别螺纹贯穿两个所
述定位夹板,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滑动贯穿延伸至加工台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进给手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给手轮转动调节螺杆,驱动两个定位夹板相向运动,对管件的两侧进行夹固。
13.优选的,所述余料回收组件包括承纳腔、托盘、第二电机和回收箱,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台体开设有承纳腔,所述承纳腔靠近第一支架的部分腔体竖直贯通加工台,所述承纳腔内转动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开设有竖直贯穿的切割槽和回收槽,所述加工台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贯穿延伸并与托盘固定连接,所述加工台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回收箱。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切修加工时,切割槽与切割盘对应,切修完成后,启动第二电机,带动托盘转动,使回收槽与切割盘对应,使得切修产生的余料能够漏下。
15.优选的,所述承纳腔顶端开口对应切割盘分布,所述承纳腔的底端开口对应回收箱的箱口分布。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切修产生的管件余料能够落入回收箱内。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通过第一支架、管件切修组件、第二支架、管件定位组件和余料回收组件的设置,将待切修加工的管件置于加工台顶部,首先通过进给手轮转动调节螺杆,驱动两个定位夹板相向运动,对管件的两侧进行夹固,之后启动第二气缸推动定位压板下降,对于管件进行压固;启动第一电机带动切割盘转动,第一气缸驱动牵引罩下降,推动第一电机升降,对管件进行切修处理,在进行切修加工时,切割槽与切割盘对应,切修完成后,启动第二电机,带动托盘转动,使回收槽与切割盘对应,使得切修产生的余料能够落入回收箱内,方便后续回收利用,减少了清洁的工作量。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对管件切修余料的回收处理,方便了后续利用,减少了清洁的工作量,解决了现有的部分制管装置无法有效对不锈钢管切修过程产生的余料进行回收处理,不仅造成浪费,且不方便后续清理的问题,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的定位夹板的安装结构图;
23.图4为本技术的余料回收组件的爆炸结构图。
24.图中标号:1、加工台;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托载板;5、第一电机;6、牵引罩;7、第一气缸;8、切割盘;9、第二气缸;10、定位压板;11、定位夹板;12、调节螺杆;13、滑槽;14、承纳腔;15、托盘;16、第二电机;17、回收箱;18、切割槽;19、回收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参照图1-图3,一种便于收集余料的制管机,包括加工台1,在加工台1的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架2,在加工台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支架2对应分布的第二支架3,
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管体定位组件,管体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9、定位压板10、定位夹板11和调节螺杆12,第二支架3呈u型结构,定位压板10的底端呈弧形凹槽结构,在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沿线性呈对称分布的滑槽13,两个滑槽13内滑动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定位夹板11,两个滑槽13内转动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杆12,在调节螺杆12上设置有两段螺距相同且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分别对应两个滑槽13,调节螺杆12的两段螺纹分别螺纹贯穿两个定位夹板11,调节螺杆12的一端滑动贯穿延伸至加工台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进给手轮,将待切修加工的管件置于加工台1顶部,通过进给手轮转动调节螺杆12,驱动两个定位夹板11相向运动,对管件的两侧进行夹固,在第二支架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气缸9,第二气缸9的输出轴竖直贯穿第二支架3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压板10,第二气缸9推动定位压板10下降,对于管件进行压固。
27.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一支架2上设置有管体切修组件,管体切修组件包括托载板4、第一电机5、牵引罩6、第一气缸7和切割盘8,第一支架2呈u型结构,在第一支架2的两侧内壁之间滑动设置有托载板4,在托载板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5和牵引罩6,牵引罩6罩设在第一电机5上,在第一支架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气缸7,第一气缸7的伸缩杆竖直贯穿第一支架2并与牵引罩6连接,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支架2外部并固定安装有切割盘8,启动第一电机5带动切割盘8转动,第一气缸7驱动牵引罩6下降,推动第一电机5升降,对管件进行切修处理。
28.参照图1、图2和图4,在加工台1的顶部设置有余料回收组件,余料回收组件包括承纳腔14、托盘15、第二电机16和回收箱17,在加工台1的顶部台体开设有承纳腔14,承纳腔14靠近第一支架2的部分腔体竖直贯通加工台1,承纳腔14顶端开口对应切割盘8分布,在承纳腔14内转动设置有托盘15,托盘15上开设有竖直贯穿的切割槽18和回收槽19,在加工台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竖直贯穿延伸并与托盘15固定连接,在加工台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回收箱17,承纳腔14的底端开口对应回收箱17的箱口分布,在进行切修加工时,切割槽18与切割盘8对应,切修完成后,启动第二电机16,带动托盘15转动,使回收槽19与切割盘8对应,使得切修产生的余料能够落入回收箱17内。
29.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切修加工的管件置于加工台1顶部,首先通过进给手轮转动调节螺杆12,驱动两个定位夹板11相向运动,对管件的两侧进行夹固,之后启动第二气缸9推动定位压板10下降,对于管件进行压固;启动第一电机5带动切割盘8转动,第一气缸7驱动牵引罩6下降,推动第一电机5升降,对管件进行切修处理,在进行切修加工时,切割槽18与切割盘8对应,切修完成后,启动第二电机16,带动托盘15转动,使回收槽19与切割盘8对应,使得切修产生的余料能够落入回收箱17内,方便后续回收利用,减少了清洁的工作量。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