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数控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9699发布日期:2022-12-31 14:3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数控转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数控转台。


背景技术:

2.工件在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前,通常需要先将工件放置于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上,然后确定工件上的加工原点,以加工位置位于工件的上表面为例,需要调整外设加工刀具的移动路径,以使得加工刀具更精准地靠近至工件上表面,由于不同工件的高度不一致,工件在转动时,加工位置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如此会影响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数控转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高精度数控转台,包括:底座,其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旋转组件,其包括外筒、旋转驱动件与转盘,所述外筒与所述螺纹通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位于所述外筒内,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向上伸出所述外筒并驱动连接所述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所述调节板的上方,所述调节板的旋转轴线位于所述转盘的上方。
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旋转驱动件装入至外筒内,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向上伸出外筒并可带动转盘转动,将待加工的工件安装至转盘的顶侧,此时可转动外筒,通过改变外筒与螺纹通孔的螺纹配合,从而使得整个旋转组件在螺纹通孔内上下活动,以使得转盘上的工件加工位置位于调节板的旋转轴线上,旋转驱动件可带动转盘转动,调节板可在底座上转动,从而调整工件的位置,并且在转动调整工件位置时,工件的加工位置更靠近于旋转轴线,如此可减少对工件摆放调整时加工位置的偏移,并且在更换不同类型的工件后,对其加工原点亦更好确定,提高对不同类型的工件进行安装定位时的便捷性以及加工精度。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上定位环,所述上定位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外筒外侧,所述上定位环位于所述调节板的顶侧。上定位环通过螺纹配合在外筒上,可限制外筒向下活动的行程,在外筒调节完成后可对其位置状态起到进一步锁紧作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下定位环,所述下定位环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外筒外侧,所述下定位环位于所述调节板的底侧。下定位环通过螺纹配合在外筒上,对外筒向上活动的行程起到限制作用,在外筒调节完成后,通过上定位环与定位环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上进一步将外筒进一步相对锁紧于调节板上。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垫片,所述上定位环的底侧与所述调节板的顶侧、所述下定位环的顶侧与所述调节板的底侧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垫
片。上定位环与下定位环分别通过垫片相抵于调节板的上下两侧,利用垫片减少传导至上定位环与下定位环的震动,进一步增强上定位环与下定位环的锁紧。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定位环的外侧、所述下定位环的外侧与所述外筒的外侧均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插孔。当需要转动上定位环、下定位环与外筒时,可将外设的工具插入至对应的插孔内,如此可通过外设的工具转动上定位环、下定位环或外筒,使用更加方便。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与连接座,所述底板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座,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上,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的一端。可由一个第一驱动电机在任一个连接座上,驱动连接于调节板的一端并带动调节板转动,亦可由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在两个连接座上,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驱动连接在调节板的两端,并带动调节板转动。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包括水平段、连接于水平段两端并向上延伸的连接段,两个所述连接段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用于对旋转组件安装定位的水平段连接有连接段,通过连接段连接至连接座上,第一驱动件电机直接驱动连接于连接段,使得调节板转动时的旋转轴线位于转盘的上方。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编码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调节板转动时,通过编码器可进一步提高第一驱动电机控制调节板转动角度的精度。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驱动件为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筒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轴承。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对转盘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并且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外筒的内侧壁之间还连接有轴承,可对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提高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编码器时立体图。
18.附图中:1-调节板、21-外筒、22-旋转驱动件、221-轴承、23-转盘、24-上定位环、25-下定位环、26-垫片、31-底板、32-连接座、41-第一驱动电机、42-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0.参照图1,一种高精度数控转台,包括:底座,其转动连接有调节板1,所述调节板1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板1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旋转组件,其包括外筒21、旋转驱动件22与转盘23,所述外筒21与所述螺纹通孔相互配合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22位于所述外筒21内,所述旋转驱动件22的输出端向上伸出所述外筒21并驱动连接所述转盘23,所述转盘23位于所述调节板1的上方,所述调节板1的旋转轴线位于所述转盘23的上方。
21.由上述可知,旋转驱动件22装入至外筒21内,旋转驱动件22的输出端向上伸出外筒21并可带动转盘23转动,将待加工的工件安装至转盘23的顶侧,此时可转动外筒21,通过改变外筒21与螺纹通孔的螺纹配合,从而使得整个旋转组件在螺纹通孔内上下活动,以使得转盘23上的工件加工位置位于调节板1的旋转轴线上,旋转驱动件22可带动转盘23转动,调节板1可在底座上转动,从而调整工件的位置,并且在转动调整工件位置时,工件的加工位置更靠近于旋转轴线,如此可减少对工件摆放调整时加工位置的偏移,并且在更换不同类型的工件后,对其加工原点亦更好确定,提高对不同类型的工件进行安装定位时的便捷性以及加工精度。
22.外筒21与螺纹通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利用螺纹可对外筒21自身实现自锁,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外筒21的位置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上定位环24,所述上定位环24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外筒21外侧,所述上定位环24位于所述调节板1的顶侧。上定位环24通过螺纹配合在外筒21上,可限制外筒21向下活动的行程,在外筒21调节完成后可对其位置状态起到进一步锁紧作用。
23.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下定位环25,所述下定位环25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外筒21外侧,所述下定位环25位于所述调节板1的底侧。下定位环25通过螺纹配合在外筒21上,对外筒21向上活动的行程起到限制作用,在外筒21调节完成后,通过上定位环24与定位环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上进一步将外筒21进一步相对锁紧于调节板1上。
24.在对外筒21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可先将上定位环24与下定位环25旋转并远离调节板1,以腾出可供外筒21相对调节板1上下活动的空间,然后转动外筒21,使得转盘23上的工件加工位置位于调节板1的旋转轴线上,最后再将上定位环24与下定位环25重新锁紧至与调节板1相抵即可。
25.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垫片26,所述上定位环24的底侧与所述调节板1的顶侧、所述下定位环25的顶侧与所述调节板1的底侧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垫片26。上定位环24与下定位环25分别通过垫片26相抵于调节板1的上下两侧,利用垫片26减少传导至上定位环24与下定位环25的震动,进一步增强上定位环24与下定位环25的锁紧。
26.为了方便转动上定位环24、下定位环25与外筒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定位环24的外侧、所述下定位环25的外侧与所述外筒21的外侧均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插孔。当需要转动上定位环24、下定位环25与外筒21时,可将外设的工具插入至对应的插孔内,如此可通过外设的工具转动上定位环24、下定位环25或外筒21,使用更加方便。
27.所述底座包括底板31与连接座32,所述底板31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
连接座32,所述调节板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座32上,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座32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驱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1的一端。可由一个第一驱动电机41在任一个连接座32上,驱动连接于调节板1的一端并带动调节板1转动,亦可由两个第一驱动电机41分别在两个连接座32上,两个第一驱动电机41分别驱动连接在调节板1的两端,并带动调节板1转动。
28.调节板1包括水平段与连接段,两者可一体成型,连接段连接于水平段两端并向上延伸,两个所述连接段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座32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驱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用于对旋转组件安装定位的水平段连接有连接段,通过连接段连接至连接座32上,第一驱动件电机直接驱动连接于连接段,使得调节板1转动时的旋转轴线位于转盘23的上方。
29.为了进一步提高调节板1转动时的精度,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1连接有编码器42。第一驱动电机41带动调节板1转动时,通过编码器42可进一步提高第一驱动电机41控制调节板1转动角度的精度。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驱动件22为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外筒2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轴承221。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对转盘23提供旋转的驱动力,并且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外筒21的内侧壁之间还连接有轴承221,可对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提高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稳定性。
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