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0436发布日期:2023-02-01 00:3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反射架指反射片支架,是反射片贴附,配合全站仪测量的一种器具,同时反射片支架又叫反射贴支架、反射标支架、反射片支架标靶,棱镜贴纸标靶等,例如在变形监测中,开展测绘时,需要人员定期去变形点架设棱镜,而有了反射片支架,便可以节约定期架设棱镜的时间,所以基于此类优点,反射片支架被广泛应用在隧道地铁、桥梁建筑、基坑边坡监测等监测领域。
3.目前现有的反射片支架在进行加工制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夹持定位,以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快速进行加工,但现有的加工装置中所使用的定位机构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在提供定位后,并不能灵活地进行调整,从而直接影响到加工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延伸出套筒外部,所述套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
6.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圆柱,所述圆柱设置于套筒内部,所述圆柱外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设置于套筒内腔壁内部并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圆柱贯穿套筒顶部,且圆柱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框,所述辅助框顶部设置有两个夹持板,所述辅助框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贯穿辅助杆一侧壁并与辅助杆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框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双向螺纹杆外部设置有两个移动板,所述双向螺纹杆与移动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贯穿活动槽并与活动槽相匹配,所述移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7.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辅助框内腔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滑块可以在滑槽内部灵活移动。
8.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杆,其中一个圆杆一侧延伸出夹持板外部,且圆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两个所述圆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接触板,圆板可以控制所连接的圆杆进行转动。
9.优选的,所述圆板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一侧与夹持板一侧相贴合,所述定位块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辅助杆,所述螺纹辅助杆延伸出圆板外部并与圆板通过螺纹连接,定位块与夹持板紧密贴合后,可以对圆板提供限位。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u形板,所述u形板固定连接于套筒内腔底部,所述圆柱
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底板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u形板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限位杆,所述螺纹限位杆贯穿套筒底部并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螺纹限位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螺纹限位杆底部延伸入通槽内部,u形板对螺纹限位杆进行支撑。
11.优选的,所述螺纹限位杆外部设置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螺纹限位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竖板之间设置有斜杆,所述斜杆左右两侧分别与竖板和限位块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贯穿u形板一侧壁,且限位块一侧与套筒内腔一侧壁紧密贴合,螺纹限位杆转动后带动螺纹块移动。
12.优选的,所述u形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分别贯穿两个竖板,竖杆对竖板提供限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
14.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通过夹持机构的设计,转动第一转动板,移动板带动夹持板移动至两个接触板将反射架紧紧夹持住后,完成定位过程,转动圆板,圆杆带动所连接的接触板转动,则此时实现被夹持的反射架进行转动,转动圆柱,圆柱带动辅助框转动,此时被夹持的反射架进行水平转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进行控制反射架的角度调节,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全面地接受加工。
16.2、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通过限位机构的设计,在圆柱转动完成后,转动第二转动板,第二转动板带动螺纹限位杆转动,螺纹限位杆带动螺纹块移动,螺纹块移动后带动竖板移动,竖板移动后带动斜杆转动,斜杆转动后对限位块移动,限位块移动后对圆柱内腔壁紧密贴合后,圆柱获得定位不可转动,可有效保证了圆柱转动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20.图3为圆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22.图中:1、底板;2、套筒;3、夹持机构;31、圆柱;32、环形板;33、辅助框;34、夹持板;35、双向螺纹杆;36、活动槽;37、移动板;38、滑块;39、圆杆;391、圆板;392、接触板;393、定位块;394、螺纹辅助杆;4、限位机构;41、u形板;42、螺纹限位杆;43、第二转动板;44、螺纹块;45、竖板;46、限位块;47、斜杆;48、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25.实施例一
26.结合图1至图3,一种光学仪器用反射架加工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2,套筒2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延伸出套筒2外部,套筒2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4。
27.夹持机构3包括圆柱31,圆柱31设置于套筒2内部,圆柱31外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32,环形板32设置于套筒2内腔壁内部并与套筒2滑动连接,圆柱31贯穿套筒2顶部,且圆柱31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框33,辅助框33顶部设置有两个夹持板34,辅助框33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5,双向螺纹杆35贯穿辅助杆一侧壁并与辅助杆转动连接,辅助框33顶部开设有活动槽36,双向螺纹杆35外部设置有两个移动板37,双向螺纹杆35与移动板37通过螺纹连接,移动板37贯穿活动槽36并与活动槽36相匹配,移动板37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持板34,双向螺纹杆3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板,移动板37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38,辅助框33内腔底部开设有滑槽,滑块38设置于滑槽内部并与滑槽相匹配。
28.夹持板34内部转动连接有圆杆39,其中一个圆杆39一侧延伸出夹持板34外部,且圆杆39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391,两个圆板391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接触板392,圆板391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定位块393,定位块393一侧与夹持板34一侧相贴合,定位块393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辅助杆394,螺纹辅助杆394延伸出圆板391外部并与圆板391通过螺纹连接。
29.转动第一转动板,移动板37带动夹持板34移动至两个接触板392将反射架紧紧夹持住后,完成定位过程,转动圆板391,圆杆39带动所连接的接触板392转动,则此时实现被夹持的反射架进行转动,转动圆柱31,圆柱31带动辅助框33转动,此时被夹持的反射架进行水平转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进行控制反射架的角度调节。
30.实施例二
31.参阅图4,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限位机构4包括u形板41,u形板41固定连接于套筒2内腔底部,圆柱31底部开设有圆槽,底板1顶部开设有通槽,u形板41内腔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限位杆42,螺纹限位杆42贯穿套筒2底部并与套筒2转动连接,螺纹限位杆4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43,螺纹限位杆42底部延伸入通槽内部,螺纹限位杆42外部设置有螺纹块44,螺纹块44与螺纹限位杆42通过螺纹连接,螺纹块4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45,竖板45一侧设置有限位块46,限位块46与竖板45之间设置有斜杆47,斜杆47左右两侧分别与竖板45和限位块46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限位块46贯穿u形板41一侧壁,且限位块46一侧与套筒2内腔一侧壁紧密贴合,u形板41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48,两个竖杆48分别贯穿两个竖板45。
3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将代加工的反射架放置在两个夹持板34之间后,转动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带动双向螺纹杆35转动,双向螺纹杆35转动后带动两个移动板37移动,移动板37带动夹持板34移动至两个接触板392将反射架紧紧夹持住后,完成定位过程,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需要对被夹持住的反射架自身进行旋转时,则转动圆板391,圆板391带动所连接的圆杆39转动,圆杆39带动所连接的接触板392转动,则此时实现被夹持的反射架进行转动,转动圆柱31,圆柱31带动辅助框33转动,则通过以上原理可知,此时被夹持的反射架进行水平转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进行控制反射架的角度
调节,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全面地接受加工;
33.在以上圆柱31转动完成后,转动第二转动板43,第二转动板43带动螺纹限位杆42转动,螺纹限位杆42带动螺纹块44移动,螺纹块44移动后带动竖板45移动,竖板45移动后带动斜杆47转动,斜杆47转动后对限位块46移动,限位块46移动后对圆柱31内腔壁紧密贴合后,圆柱31获得定位不可转动,可有效保证了圆柱31转动后的稳定性。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