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拉丝用放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6012发布日期:2023-03-14 23:3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线拉丝用放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线拉丝用放线器。


背景技术:

2.在细铜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粗制的铜线经大拉、中拉和小拉逐渐减小其直径,中拉完成后需要将铜线绕卷线盘送至小拉再放卷使用,如说明书附图6所示:现有的放线器主要由电机3、卷线盘2、安装架1以及转轴4组成,铜线缠绕在卷线盘2上,卷线盘2与转轴4 固定连接,转轴4与安装架1活动连接,然后转轴4与固定在安装架 1顶部的电机3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放线时,电机3需要根据收线器的收线速度输出相同的传动力,使得放线器与放线速度与收线器的收线速度一致,这样可避免铜线过松打结或过紧拉断。然而,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机3由于质量或者使用时长等因素可能会在工作时损坏,由于卷线盘2与转轴4为固定设置,电机3损坏会导致卷线盘 2停止转动,此时,收线器继续拉线会导致铜线断裂。
3.因此,亟需一种铜线拉丝用放线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线拉丝用放线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不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线拉丝用放线器,包括安装架、卷线盘以及电机,电机固定在安装架的顶部,卷线盘设置在安装架内侧,且卷线盘与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卷线盘的中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回卷弹簧,且回卷弹簧的外侧与卷线盘的内壁固定连接,回卷弹簧的内侧与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卷线盘与转轴通过回卷弹簧活动连接。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的中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凸杆,所述卷线盘的内部设置有与凸杆位置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铜线拉丝设备的主控制器电性连接,当转轴停止转动,铜线继续拉动卷线盘转动,卷线盘会带动压力传感器转动,当压力传感器转动与凸杆接触时,压力传感器受压向铜线拉丝设备的主控制器发送电信号,铜线拉丝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电信号后自动控制收线器停止运行,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放线器具有自检功能,即当电机损坏时,可及时控制收线器停止运行,从而避免铜线被拉断。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卷线盘的内侧开设有与凸杆位置对应的环形槽,环形槽便于凸杆端部的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在凸杆远离压力传感器后,复位弹簧推动压力传感器复位。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卷线盘与转轴主要通过回卷弹簧连接,若只通过回卷弹簧支撑卷线盘,会增加回卷弹簧的负担,因此,我们在卷线盘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珠,且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滚珠位置对应的导向槽,滚珠嵌入在导向槽中与安装架搭接,通过滚珠为卷线盘做支撑处理,不仅减轻回卷弹簧的负担,而且还便于卷线盘的转动,避免卷线盘位移。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由于铜线需要进行拉丝处理,若在自然室温下对铜线拉丝,这铜线容易被拉断,因此,我们在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组件;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支架、加热管以及导轮,且加热管固定在支架的中部,导轮与支架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支架与安装架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使用时,铜线在导轮的导向下穿过加热管的中心,加热管对铜线做预加热处理,从而避免铜线被拉断。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包括中空管以及电热丝,且电热丝嵌入设置在中空管的内壁中,电热丝接电后加热中空管,从而对铜线做预加热处理。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在放线器放线过程中电机突然损坏时,由于转轴与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此时转轴停止转动,收线器继续拉动铜线,铜线会继续拉动卷线盘转动,此时由于卷线盘与转轴通过回卷弹簧活动连接,卷线盘在铜线的拉动下继续转动,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停机时间,使得电机损坏时,卷线盘仍可转动,从而避免铜线被拉断。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杆、压力传感器,当转轴停止转动,铜线继续拉动卷线盘转动,卷线盘会带动压力传感器转动,当压力传感器转动与凸杆接触时,压力传感器受压向铜线拉丝设备的主控制器发送电信号,铜线拉丝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电信号后自动控制收线器停止运行,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放线器具有自检功能,即当电机损坏时,可及时控制收线器停止运行,从而避免铜线被拉断。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支架、加热管以及导轮,且加热管固定在支架的中部,导轮与支架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支架与安装架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使用时,铜线在导轮的导向下穿过加热管的中心,加热管对铜线做预加热处理,从而避免铜线被拉断。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现有技术中放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安装架;2、卷线盘;21、空腔;22、环形槽;3、电机;4、转轴;41、凸杆;5、回卷弹簧;6、压力传感器;61、复位弹簧;7、加热组件;71、支架;72、加热管;73、导轮;8、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铜线拉丝用放线器,包括安装架1、卷线盘2以及电机3,电机3固定在安装架1的顶部,卷线盘2设置在安装架1内侧,且卷线盘2与电机3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卷线盘2的中部开设有空腔21,所述空腔21 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回卷弹簧5,且回卷弹簧5的外侧与卷线盘2的内壁固定连接,回卷弹簧5的内侧与转轴4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卷线盘2 与转轴4通过回卷弹簧5活动连接。
29.放线器放线过程中电机3突然损坏时,由于转轴4与电机3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此时转轴4停止转动,收线器继续拉动铜线,铜线会继续拉动卷线盘2转动,此时由于卷线盘2与转轴4通过回卷弹簧5活动连接,卷线盘2在铜线的拉动下继续转动,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停机时间,使得电机3损坏时,卷线盘2仍可转动,从而避免铜线被拉断。
30.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转轴4的中部外侧固定设置有凸杆41,所述卷线盘2的内部设置有与凸杆41位置对应的压力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6与铜线拉丝设备的主控制器电性连接,请参阅图4所示,当转轴4 停止转动,铜线继续拉动卷线盘2转动,卷线盘2会带动压力传感器6 转动,当压力传感器6转动与凸杆41接触时,压力传感器6受压向铜线拉丝设备的主控制器发送电信号,铜线拉丝设备的主控制器接收电信号后自动控制收线器停止运行,通过上述设置,可使放线器具有自检功能,即当电机3损坏时,可及时控制收线器停止运行,从而避免铜线被拉断。
31.所述卷线盘2的内侧开设有与凸杆41位置对应的环形槽22,环形槽 22便于凸杆41端部的放置,所述压力传感器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61,在凸杆41远离压力传感器6后,复位弹簧61推动压力传感器6 复位。
32.由于卷线盘2与转轴4主要通过回卷弹簧5连接,若只通过回卷弹簧5支撑卷线盘2,会增加回卷弹簧5的负担,因此,我们在卷线盘2 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珠8,且安装架1上设置有与滚珠8位置对应的导向槽,滚珠8嵌入在导向槽中与安装架1搭接,通过滚珠8为卷线盘2做支撑处理,不仅减轻回卷弹簧5的负担,而且还便于卷线盘2的转动,避免卷线盘2位移。
33.实施例2
34.由于铜线需要进行拉丝处理,若在自然室温下对铜线拉丝,这铜线容易被拉断,因此,我们在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加热组件7;
35.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加热组件7包括支架71、加热管72以及导轮 73,且加热管72固定在支架71的中部,导轮73与支架71通过轮轴活动连接,支架71与安装架1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使用时,铜线在导轮 73的导向下穿过加热管72的中心,加热管72对铜线做预加热处理,从而避免铜线被拉断。
36.所述加热管72包括中空管以及电热丝,且电热丝嵌入设置在中空管的内壁中,电热丝接电后加热中空管,从而对铜线做预加热处理。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