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实用性的T型钢矫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3843发布日期:2023-02-04 01:0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提升实用性的T型钢矫正机的制作方法
提升实用性的t型钢矫正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升实用性的t型钢矫正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公告号为cn2168811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t型钢矫正机,包括机架,机架前后两端都在转动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下端都设有转动连接在机架内的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连接,第二皮带轮右端都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前后两个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连接,前端的第三皮带轮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下端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下端转动连接有上矫正辊,机架内侧左右两端都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靠近第一气缸一端前后两侧都转动连接有下矫正辊。
3.这种新型t型钢矫正机结构简单,但在实际生产中,通过上矫正辊、下矫正辊和侧压辊对t型钢矫正,而无法对t型钢的下部的侧壁矫正,因而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实用性的t型钢矫正机,达到提升实用性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实用性的t型钢矫正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上转动连接有上矫正辊,所述的上矫正辊的外壁上开设有v形槽,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t型钢传导的动力组件,所述上矫正辊位于动力组件上方,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的旋转杆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盘,所述的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的驱动盘转动连接于支撑块中,所述的支撑块上滑动连接有支杆,所述的支杆上转动连接有下矫正辊,所述的驱动盘转动并通过传导组件使两个所述支杆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后使两个下矫正辊与t型钢的下部的侧壁抵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动力组件将t型钢穿过机架,期间,启动第一气缸,使上矫正辊对t型钢矫正,驱动盘转动,通过传导组件使两个支杆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继而使两个下矫正辊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下矫正辊对t型钢的下部的侧壁矫正,从而达到提升实用性的目的。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传导组件包括弧形斜槽、连接杆,两个所述的弧形斜槽开设于驱动盘的外壁上且沿驱动盘的轴心均匀分布,所述的连接杆一端置于弧形斜槽中,另一端与支杆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杆带动驱动盘转动,弧形斜槽的内壁与连接杆抵触,使连接杆带动支杆移动,使两个支杆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支杆带动下矫正辊能够与t形钢的下部的侧壁抵紧,以实现矫正。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上转动连接有侧矫正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气缸,使侧矫正辊与t型钢的侧壁抵紧,以实现矫正。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的下方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三气缸上转动连接有顶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缸启动,顶辊上移,使顶辊与t型钢的下表面抵触,继而实现矫正。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动力辊、第二动力辊和传送带,所述的第一动力辊和第二动力辊均转动连接于机架上,所述的传送带通过所述第一动力辊和第二动力辊张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动力辊转动,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使传送带和第二动力辊同步转动,以实现t型钢传送。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打磨t型钢边缘的打磨组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t型钢的边缘打磨。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打磨组件包括驱动杆、滑杆、滑座、打磨辊,所述的驱动杆转动连接于机架上,所述的滑杆固定于机架上且与驱动杆平行设置,所述的驱动杆上开设有反向设置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两个所述滑座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所述的滑座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的打磨辊固定于滑座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传导作用,使两个滑座沿着滑杆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打磨辊与t型钢的边缘抵触以实现打磨。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动力组件将t型钢穿过机架,期间,启动第一气缸,使上矫正辊对t型钢矫正,驱动盘转动,通过传导组件使两个支杆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继而使两个下矫正辊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下矫正辊对t型钢的下部的侧壁矫正,从而达到提升实用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体现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体现本t型钢与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24.图4为体现旋转杆与驱动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机架;11、第一气缸;12、上矫正辊;13、v形槽;2、第二气缸;21、侧矫正辊;3、动力组件;31、第一动力辊;32、第二动力辊;33、传送带;4、旋转杆;41、驱动盘;5、支撑块;51、支杆;52、下矫正辊;6、传导组件;61、弧形斜槽;62、连接杆;7、容纳槽;71、第三气缸;72、顶辊;8、打磨组件;81、驱动杆;82、滑杆;83、滑座;84、打磨辊。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提升实用性的t型钢矫正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竖
直设置的第一气缸11,在第一气缸11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上矫正辊12,在上矫正辊12的外壁上开设有v形槽13。
28.机架1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气缸2,第二气缸2上转动连接有侧矫正辊21。
29.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t型钢传导的动力组件3。动力组件3包括第一动力辊31、第二动力辊32和传送带33。第一动力辊31和第二动力辊32均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且水平设置、平行设置。传送带33通过所述第一动力辊31和第二动力辊32张紧。第一动力辊31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30.上矫正辊12位于动力组件3上方。
31.机架1上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并转动连接有驱动杆81,驱动杆81水平设置,在驱动杆8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盘41,使驱动盘41与驱动杆81同轴设置。在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驱动盘41转动连接于支撑块5中,支撑块5上滑动连接有支杆51,支杆51上转动连接有下矫正辊52。
32.驱动盘41转动并通过传导组件6使两个支杆51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两个下矫正辊52与t型钢的下部的侧壁抵紧。
33.传导组件6包括弧形斜槽61、连接杆62。两个弧形斜槽61开设于驱动盘41的外壁上且沿驱动盘41的轴心均匀分布。连接杆62一端置于弧形斜槽61中,另一端与支杆51固定连接。
34.在驱动杆81正向转动时,弧形斜槽61的内壁与连接杆62抵触,使连接杆62带动支杆51移动,使两个支杆51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使支杆51带动下矫正辊52能够与t形钢的下部的侧壁抵紧,以实现矫正。同理,在驱动杆81反向转动时,即可使下矫正辊52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35.在机架1的下方开设有容纳槽7,容纳槽7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气缸71。第三气缸71上转动连接有顶辊72。顶辊72用于与t型钢的下表面抵触。
36.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打磨t型钢边缘的打磨组件8。打磨组件8包括驱动杆81、滑杆82、滑座83、打磨辊84。驱动杆81转动连接于机架1上,滑杆82固定于机架1上且与驱动杆81平行设置。驱动杆81上开设有反向设置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两个滑座83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滑座83与滑杆82滑动连接,打磨辊84固定于滑座83上。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