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复合模具的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67510发布日期:2023-02-21 19:5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复合模具的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力复合模具的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2.复合模具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下,可以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裁模,由于复合模本身所具有的一些优点较明显,故模具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倾向于选择复合模结构。
3.例如,中国授权专利,公告号为:cn217319030u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固定板、驱动电机和连接架。该注塑模具的复位机构,通过在固定板顶部设置有连接架,在连接架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旋转,通过齿轮与两侧设置的齿条啮合,驱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进行同步复位运动,实现较为稳定的复位效果
4.但是现有的复合模具在使用时需要进行二次操作才能实现复位目的,这种方式操作较为繁琐,在复位过程中效率较低,不易满足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复合模具的复位机构,通过开启液压杆进而驱动移动块向远离下模一侧移动,并使第二滑动块在第二滑动槽内部滑动,移动块可以带动驱动电机、转动杆和转动齿轮移动,转动齿轮能够与齿条脱离啮合,从而使活动杆不再受到限位,在阻尼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可以驱动活动板和上模恢复初始状态,并使上模与腔室脱离,达到自动化的复位目的,这种方式能够起到自动作用,增强了装置的使用效率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复合模具的复位机构,包括复合模具主体,所述复合模具主体包括下模、活动板、上模和复位组件,所活动板底端固定有上模,所述下模内部开设有与上模相对应且容纳产品进出的腔室,所述复合模具主体外壁设置有复位组件。
9.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活动杆、固定筒和阻尼弹簧,所述活动杆固定于活动板底端,所述复合模具主体外壁固定有套接活动杆的固定筒,所述活动杆通过阻尼弹簧与固定筒内壁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外壁固定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外壁固定有第一滑动块,所述固定筒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滑动块相对应的第一滑动槽。
11.优选的,所述复合模具主体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有转动齿轮,所述活动杆外壁固定有竖直分布且与转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固定筒外壁开设有
供齿条进出的开槽。
12.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底端固定有第二滑动块,所述复合模具主体顶端外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动块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槽。
13.优选的,所述下模侧壁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输出端连接于移动块。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压力复合模具的复位机构,通过设置下模、活动板、上模、活动杆、固定筒、移动板、阻尼弹簧、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槽、开槽、齿条、转动齿轮、转动杆和驱动电机,将产品放置在下模内部的腔室中,随后开启驱动电机进而驱动转动杆和转动齿轮旋转,转动齿轮能够带动活动杆、活动板和上模向下移动,此时移动板会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滑动槽内壁滑动,上模可以将产品进行冲压,并驱动阻尼弹簧受到压缩,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将产品进行压合,实现成型效果。
17.2、该压力复合模具的复位机构,通过设置液压杆、移动块、第二滑动槽和第二滑动块,通过开启液压杆进而驱动移动块向远离下模一侧移动,并使第二滑动块在第二滑动槽内部滑动,移动块可以带动驱动电机、转动杆和转动齿轮移动,转动齿轮能够与齿条脱离啮合,从而使活动杆不再受到限位,在阻尼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可以驱动活动板和上模恢复初始状态,并使上模与腔室脱离,达到自动化的复位目的,这种方式能够起到自动作用,增强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滑动块和第二滑动槽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复合模具主体;211、下模;212、活动板;213、上模;214、活动杆;215、固定筒;216、移动板;217、阻尼弹簧;218、第一滑动块;219、第一滑动槽;220、开槽;221、齿条;222、转动齿轮;223、转动杆;224、驱动电机;311、液压杆;312、移动块;313、第二滑动槽;314、第二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参照图1-4所示,一种压力复合模具的复位机构,包括复合模具主体1,复合模具主体1包括下模211、活动板212、上模213和复位组件,所活动板212底端固定有上模213,下模211内部开设有与上模213相对应且容纳产品进出的腔室,复合模具主体1外壁设置有复位组件,设置复位组件能够方便驱动上模213与下模211内部的腔室脱离,从而起到快速的出
料效果。
26.复位组件包括活动杆214、固定筒215和阻尼弹簧217,活动杆214固定于活动板212底端,复合模具主体1外壁固定有套接活动杆214的固定筒215,活动杆214通过阻尼弹簧217与固定筒215内壁连接,按压活动板212能够使上模213插入到腔室中,并使活动杆214沿着固定筒215内部移动,并使阻尼弹簧217受到挤压压缩,当松开活动板212后,可以在阻尼弹簧217的复位作用下可以驱动设备恢复初始状态,从而达到便于多次使用的效果,这种方式更为简便。活动杆214外壁固定有移动板216,移动板216外壁固定有第一滑动块218,固定筒215内壁开设有与第一滑动块218相对应的第一滑动槽219,第一滑动块218能够沿着第一滑动槽219内壁滑动,从而达到很好的移动效果,这种方式确保活动杆214移动足够稳定。
27.复合模具主体1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块312,移动块312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224,驱动电机224输出端连接有转动杆223,转动杆223远离驱动电机224的一端固定有转动齿轮222,活动杆214外壁固定有竖直分布且与转动齿轮222相啮合的齿条221,固定筒215外壁开设有供齿条221进出的开槽220,开启驱动电机224进而驱动转动杆223和转动齿轮222旋转,转动齿轮222能够驱动齿条221和活动杆214向下移动,从而达到自动化的压合效果。当移动块312向远离下模211一侧滑动时,能够使转动齿轮222与齿条221脱离,此时齿条221不再受到限位,在阻尼弹簧217的复位作用下即可驱动设备恢复初始状态。这种方式操作更为省时省力,增强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28.移动块312底端固定有第二滑动块314,复合模具主体1顶端外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动块314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槽313,设置第二滑动槽313和第二滑动块314能够保证移动块312移动足够稳定。下模211侧壁安装有液压杆311,液压杆311输出端连接于移动块312,开启液压杆311后能够驱动移动块312做横向移动,并达到驱动转动齿轮222与齿条221啮合或脱离啮合,实现自动化的复位目的。
29.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产品放置在下模211内部的腔室中,随后开启驱动电机224进而驱动转动杆223和转动齿轮222旋转,转动齿轮222能够带动活动杆214、活动板212和上模213向下移动,此时移动板216会向下移动,并带动第一滑动块218在第一滑动槽219内壁滑动,上模213可以将产品进行冲压,并驱动阻尼弹簧217受到压缩,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将产品进行压合,实现成型效果;
30.随后,工作人员可以开启液压杆311进而驱动移动块312向远离下模211一侧移动,并使第二滑动块314在第二滑动槽313内部滑动,移动块312可以带动驱动电机224、转动杆223和转动齿轮222移动,转动齿轮222能够与齿条221脱离啮合,从而使活动杆214不再受到限位,在阻尼弹簧217的复位作用下可以驱动活动板212和上模213恢复初始状态,并使上模213与腔室脱离,达到自动化的复位目的,这种方式能够起到自动作用,增强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