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5984发布日期:2023-04-22 01:5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夹持机构,具体为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1、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在钢结构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夹持机构对部件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后续加工的进行。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加工用夹持机构(授权公告号cn212526184u),该专利技术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腔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栓接有钻头,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设置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种建筑钢结构加工用夹持机构,通过第二电机、主动轮、从动轮、正反螺纹杆、螺纹套、移动杆和夹持板的配合,从而对钢结构进行快速夹持限位,同时限位板防止钢结构前后出现位移,提高了夹持机构对钢结构的夹持效果,解决了传统建筑钢结构加工用夹持机构对钢结构夹持效果差的问题;

3、但是,上述的夹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对管状的钢结构进行夹持固定,也不能够对管装的钢结构进行自适应调整,存在夹持效果有限的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外侧固定有加固垫,所述电动推杆的外侧套接固定有安装金属套,所述安装金属套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外侧固定有自适应夹持机构,所述自适应夹持机构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

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适应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自适应调整套,所述自适应调整套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弯折架,所述弯折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防滑垫的外侧设置有嵌入在所述自适应夹持机构内部的安装机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垫具体设置在所述自适应调整套的外侧,所述移动架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尺寸与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尺寸适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套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固定垫,所述固定垫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垫,所述限位垫的一侧固定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固定有定位杆,所述限位垫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外侧固定有把手柱,所述自适应调整套的内部嵌入固定有定位套。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适应调整套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所述把手柱活动的通槽,所述自适应调整套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套和所述活动杆放置的凹槽,所述防滑垫的一侧活动插接在所述自适应调整套的内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1、本装置设置有自适应夹持机构,转动杆能够起到对自适应调整套限位的作用,且自适应调整套能够自适应贴合在对应圆柱形或者管状的钢结构部件外侧,确保夹持结构稳定,易于钢结构部件后续加工工序的进行;

10、2、本装置设置有安装机构,在对防滑垫安装时,可将防滑垫外侧的安装套插入自适应调整套预设的凹槽内,并方便地完成防滑垫的安装,在防滑垫需要更换时操作也较为方便,实现防滑垫易于更换维护的目的。



技术特征:

1.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的输出轴外侧固定有加固垫(2),所述电动推杆(1)的外侧套接固定有安装金属套(3),所述安装金属套(3)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电动推杆(1)的输出轴外侧固定有自适应夹持机构(5),所述自适应夹持机构(5)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垫(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夹持机构(5)包括固定架(51),所述固定架(51)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52),所述固定板(52)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的顶部固定有支撑架(54),所述固定架(51)的两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5),所述转动杆(55)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自适应调整套(56),所述自适应调整套(56)的外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弯折架(57),所述弯折架(57)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架(58),所述活动架(58)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移动架(59),所述防滑垫(6)的外侧设置有嵌入在所述自适应夹持机构(5)内部的安装机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6)具体设置在所述自适应调整套(56)的外侧,所述移动架(59)与所述电动推杆(1)的输出轴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1)和所述固定板(52)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尺寸与所述电动推杆(1)的输出轴尺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安装套(71),所述安装套(7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固定垫(72),所述固定垫(72)的一侧连接有复位弹簧(73),所述复位弹簧(7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垫(74),所述限位垫(74)的一侧固定活动杆(75),所述活动杆(75)的外侧固定有定位杆(76),所述限位垫(74)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柱(78),所述活动柱(78)的外侧固定有把手柱(79),所述自适应调整套(56)的内部嵌入固定有定位套(7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整套(56)的内部开设有容纳所述把手柱(79)活动的通槽,所述自适应调整套(56)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套(71)和所述活动杆(75)放置的凹槽,所述防滑垫(6)的一侧活动插接在所述自适应调整套(56)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可自适应调整的夹持机构,具体涉及夹持机构领域,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外侧固定有加固垫,所述电动推杆的外侧套接固定有安装金属套,所述安装金属套的外侧开设有安装孔;本装置设置有自适应夹持机构,转动杆能够起到对自适应调整套限位的作用,且自适应调整套能够自适应贴合在对应圆柱形或者管状的钢结构部件外侧,确保夹持结构稳定,易于钢结构部件后续加工工序的进行;本装置设置有安装机构,在对防滑垫安装时,可将防滑垫外侧的安装套插入自适应调整套预设的凹槽内,并方便地完成防滑垫的安装,在防滑垫需要更换时操作也较为方便,实现防滑垫易于更换维护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市淮宁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