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脚轮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1755发布日期:2023-10-29 15:5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金脚轮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成型模具,具体是一种五金脚轮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1、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脚轮支架在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用到一种脚轮支架生产自动五金冲压模具来对脚轮支架原材料进行加工。

2、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压加重脚轮支架新式底盘的冲压模具(授权公告号cn214078845u),该专利技术通过下模有多个冲压凹模,板件不需要更换模具,在一个模具中就可冲压成所需的形状,节省了冲压时间,提高了冲压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断刀将冲压成型的冲压件从板料中斩断,冲压件受力均匀,变形小,精度高。

3、但是,脚轮支架板材在冷冲压过程中,会与模具凸、凹模相互长时间频繁摩擦,造成的磨损且产生一定热量,容易造成模具变形甚至开裂的现象,且支架板材弯折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杂质,如果杂质累积在模具内部,容易划伤支架板材表面,影响冲压质量。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五金脚轮的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脚轮的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冲压模具冲压件容易与模具磨损,残留杂质容易划伤冲压件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五金脚轮的成型模具,包括:支撑台、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台顶端的置物盒、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顶部用于输送置物盒内部冲压件的送料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台外侧位于送料组件出料位置的冲压台、开设于所述冲压台上表面的置物槽、固定连接于所述置物槽内壁的模具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模具壳体内壁底部的第二液压缸、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液压缸顶端的底模、设置于所述冲压台内部用于给模具壳体内部除杂和润滑的喷涂机构;

4、其中,所述喷涂机构包括:喷气组件、润滑组件、设置于所述模具壳体内部且与喷气组件和润滑组件连通的喷气管、若干个开设于所述喷气管上表面的喷气孔;

5、所述喷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冲压台内壁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顶部的第一套筒、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内壁的第一活塞板、内嵌于所述第一活塞板内部用于向第一套筒内部供气的第一单向阀、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和喷气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导通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导通管内部用于向喷气管内部供气的第二单向阀;

6、以及,设置于所述冲压台顶部用于冲压底模顶部冲压件且能够驱动喷涂机构喷涂气液的冲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冲压台顶部用于夹持冲压件的限位机构。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润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冲压台内壁的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用于存储润滑剂的储液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板顶部的第二套筒、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液箱和第二套筒内部连通的送液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套筒内部和喷气管内部连通的第二导通管、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内壁的第三活塞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活塞板底部和第二套筒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滑动连接于所述储液箱内部上侧的第二活塞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活塞板顶部和储液箱内壁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螺纹连接于所述储液箱外壁的螺栓、设置于所述送液管内部用于向第二套筒内部输入润滑油的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导通管内部用于向喷气管内部输入润滑油的第四单向阀。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模具壳体的内壁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喷气管固定连接于插槽内壁,所述插槽和喷气管均为u型结构且围绕在底模外围,所述模具壳体的上表面为弧形光滑结构。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台远离冲压台一端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螺杆,所述支撑台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置物盒架空在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支撑台的下表面相对第二滑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推送板,所述螺杆贯穿推送板并与推送板外壁螺纹连接,所述推送板远离驱动电机的一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两个所述第一液压缸远离推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所述第三滑槽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内壁滑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与挡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置物盒的底部贴合。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冲压台上方的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板底部相对底模上方的冲压头、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板底部两侧且贯穿冲压台上表面延伸的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冲压台内壁且与第二齿条外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滑轨、两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冲压台靠近支撑台一面两侧的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内壁且贯穿冲压台外壁的第一齿条、两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冲压台内壁顶部的定位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板外壁的联轴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为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联轴齿轮的两个齿轮面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推送板外壁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杆,其中一个所述挤压杆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方且与第一活塞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挤压杆位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上方。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开设于所述冲压台上表面相对底模两侧的第四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滑槽顶部的第二滑块、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外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延伸至底模一侧的弯折柱、与所述弯折柱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板外壁的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夹板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夹持底模上方冲压件的第一夹板。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杆为弯折型结构,所述挤压杆的上部分为倾斜结构,所述挤压杆的下部分为垂直结构,所述第二滑块的外壁开设有与挤压杆外形相适配的倾斜槽,所述挤压杆贯穿倾斜槽和第四滑槽延伸至冲压台内部。

1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冲压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置物槽相接的出料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喷气管内部的润滑剂和气体混合,并通过喷气孔喷出,对冲压件的表面喷涂雾化的润滑剂,能够提高冲压件表面喷涂面积,减少冲压件与模具壳体和底模之间的摩擦力,且由于润滑剂由雾化状态喷出,能够对冲压件的表面进行降温,防止底模和冲压头长时间冲压发热,造成变形甚至开裂的现象。

18、2、压板和挤压杆向下移动的前半段,位于第一套筒上方的挤压杆会推动第一活塞板在第一套筒内壁向下滑动,进而将第一套筒内腔的空气通过第二单向阀压缩至第一导通管和喷气管内部,并通过喷气孔喷出,能够将冲压件冲压时产生的碎屑吹出,防止划伤下组要冲压的冲压件。

19、3、第一夹板对冲压件外壁的推送过程与冲压头冲压冲压件的过程同步进行,能够保证冲压件在冲压的过程中其位置不会跑偏,防止冲压件变形,提高冲压精度,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夹板配合使用,能够防止第二夹板夹伤冲压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