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6773发布日期:2023-07-23 21:0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精密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1、在精密加工领域,其最终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加工工艺,例如气膜内圈的加工,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2、1)、产品薄壁,易变形;

3、2)、没有装夹位,不好定位;

4、3)、受到应力集中影响,放置后产品会进一步变形。

5、因此,针对该类产品的加工,如何能够实现防变形、好装夹、且不会受到应力集中而造成的变形,已经成为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4、1)、开粗处理

5、先以异形内圈的内壁为定位基准或者直接以异形内圈外径一端部为定位基准在异形内圈的周向面上切削加工并形成环形槽状的开粗,其中所述环形槽的宽度w1,所述环形槽所形成两个凸边的厚度分别为h 1和h2,其中w1<h 1+h2;未进行开粗处理的所述异形内圈的厚度h,其中h=w1+h 1+h2,且w1/h<1/2,|h1-h2|≤1;

6、2)、固溶处理

7、将开粗后的异形内圈放入固溶炉内进行固溶处理。

8、基于上述步骤1),未进行开粗处理的异形内圈的厚度h,环形槽的宽度w1,环形槽所形成两个凸边的厚度分别为h1和h2,其中h=w1+h1+h2,且w1/h<1/2。这样设置,避免环形槽过宽,增加余量,保证加工精度。同时,w1<h1+h2,且|h1-h2|≤1。这样设置,保证两个凸边的厚度接近,避免其中一个凸边过薄而导致的变形,便于两个凸边的装夹和加工。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步骤1)中,环形槽的深度小于异形内圈表面切削的余量。这样设置,便于对异形内圈表面的加工。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环形槽的深度为2±0.2mm。

10、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步骤2)中,开粗后的异形内圈在1100~1200℃下进行固溶处理。这样设置,释放异形内圈上的应力,避免加工后产生变形。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开粗后的异形内圈在1160±5℃下进行固溶处理。

11、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处理工艺还包括步骤:3)、切削定位,以环形槽为定位基准,自环形槽一侧槽壁将异形内圈抵触在定位平台上。有效实施装夹定位,且减小切削变形。

12、优选地,在步骤3)中,切削定位包括前端加工定位和后端加工定位,其中所述前端加工定位由cnc车床自环形槽一侧槽壁向后将异形内圈自后端面抵触在定位平台上;所述后端加工定位为180°翻转异形内圈后,由cnc车床自环形槽另一侧槽壁向后将异形内圈自完成加工的端面抵触在定位平台上。以避免加工变形。

13、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处理工艺还包括处理工艺还包括步骤:4)、精加工定位,以环形槽的两端为定位基准,并由异形内圈端面贴合抵触。

14、优选地,在步骤4)中,以环形槽的两端为定位基准,以异形内圈端面贴合抵触模式进行异形内圈的内壁和所对应的外壁的精加工。

15、或者,在步骤4)中,以环形槽的两端为定位基准,以异形内圈端面贴合抵触模式进行异形内圈的内壁的精加工,然后以异形内圈内壁为定位基准,对异形内圈的外壁完成精加工。

16、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发明基于开粗实现异形内圈以环形槽为定位基准的装夹和切削,并结合固溶处理使得异形内圈上的应力能够释放,有效避免两个凸边中的一个过薄出现应力集中而变形,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同时在对应的厚度和宽度的加工要求下,避免环形槽过宽而增加余量,进而提高产品平行度、平面度、及圆度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环形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异形内圈表面切削的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环形槽的深度为2±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开粗后的异形内圈在1100~1200℃下进行固溶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内圈精密加工用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开粗后的异形内圈在1160±5℃下进行固溶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工艺还包括步骤:3)、切削定位,以环形槽为定位基准,自环形槽一侧槽壁将异形内圈抵触在定位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切削定位包括前端加工定位和后端加工定位,其中所述前端加工定位由cnc车床自环形槽一侧槽壁向后将异形内圈自后端面抵触在定位平台上;所述后端加工定位为180°翻转异形内圈后,由cnc车床自环形槽另一侧槽壁向后将异形内圈自完成加工的端面抵触在定位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工艺还包括步骤:4)、精加工定位,以环形槽的两端为定位基准,并由异形内圈端面贴合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以环形槽的两端为定位基准,以异形内圈端面贴合抵触模式进行异形内圈的内壁和所对应的外壁的精加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以环形槽的两端为定位基准,以异形内圈端面贴合抵触模式进行异形内圈的内壁的精加工,然后以异形内圈内壁为定位基准,对异形内圈的外壁完成精加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的异形内圈成型加工中的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1)、开粗处理;2)、固溶处理。本发明基于开粗以实现异形内圈的装夹和加工,并结合固溶处理使得异形内圈上的应力能够释放,有效避免两个凸边中的一个过薄出现应力集中而变形,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同时在对应的厚度和宽度的加工要求下,避免环形槽过宽而增加余量,进而提高产品平行度、平面度、及圆度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守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典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