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外观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5815发布日期:2023-12-26 01:2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电缆外观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装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外观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信号工程施工过程中,干线电缆进入机械室通常为大芯数,直径长、硬度较高的电缆。而铁路要求电缆间、机械室内电缆立槽以及成端柜内电缆平直,整齐,美观。由于上述位置干线电缆通常硬度较高且空间狭小,施工人员无法徒手矫正电缆弯曲等外观问题。

2、不仅如此,现有技术对电缆进行矫正调整时,不同直径的电缆需要更换矫正器具,而且矫正过程中与电缆形成的是点接触,容易对电缆造成挤压破坏,损伤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缆外观矫正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外观矫正装置,包括:

3、第一连杆结构;

4、第二连杆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杆结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5、所述第一连杆结构包括第一长力臂和与所述第一长力臂连接的第一短力臂;

6、所述第二连杆结构包括第二长力臂和与所述第二长力臂连接的第二短力臂;

7、所述第一长力臂和所述第一短力臂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长力臂和所述第二短力臂的连接处通过所述转轴连接;

8、所述第一长力臂和所述第二长力臂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短力臂和所述第二短力臂之间形成的角度;

9、所述第一短力臂和所述第二短力臂的自由端分别安装有整齐电缆外观的电缆矫正结构。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电缆矫正结构包括: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

11、所述第一支承座连接所述第一短力臂的端部,所述第二支承座连接所述第二短力臂的端部;

12、所述第一矫正夹具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所述第二矫正夹具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

13、所述第一支承座和所述第二支承座平行且对称设置;

14、所述第一矫正夹具和所述第二矫正夹具对称设置。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支承座和所述第二支承座上均设有第一弧形凹槽;

16、所述第一矫正夹具和所述第二矫正夹具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各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中。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矫正夹具和所述第二矫正夹具均包括:第一弧形支座和防磨胶垫;

18、所述第一弧形支座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一安装面;

19、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配合活动连接;

20、所述第一安装面背离所述第一弧形支座设置;

21、所述防磨胶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矫正夹具和所述第二矫正夹具均包括:两个所述防磨胶垫;

23、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弧形凹槽;

24、两个所述防磨胶垫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中。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防磨胶垫包括第二弧形支座和胶垫;

26、所述第二弧形支座包括第二弧形面和第二安装面;

27、所述第二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配合活动连接;

28、所述第二安装面背离所述第一弧形支座设置;

29、所述胶垫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

3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电缆矫正结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矫正夹具和多个所述第二矫正夹具,多个所述第一矫正夹具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多个所述第二矫正夹具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

3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电缆矫正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第一矫正夹具和两个所述第二矫正夹具,两个所述第一矫正夹具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座上,两个所述第二矫正夹具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支承座上。

3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长力臂和所述第二长力臂的自由端设有绝缘手柄。

3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包括:与第一短力臂和所述第二短力臂的两侧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安装端和支承端,所述安装端与所述第一短力臂和所述第二短力臂连接,所述支承端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端,所述支承端的另一端支承所述电缆矫正结构的其中一个端部的外壁。

3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电缆外观矫正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结构;第二连杆结构,与第一连杆结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结构包括第一长力臂和与第一长力臂连接的第一短力臂;第二连杆结构包括第二长力臂和与第二长力臂连接的第二短力臂;第一长力臂和第一短力臂的连接处与第二长力臂和第二短力臂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接;第一长力臂和第二长力臂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第一短力臂和第二短力臂之间形成的角度;第一短力臂和第二短力臂的自由端分别安装有整齐电缆外观的电缆矫正结构。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通过对第一长力臂和所述第二长力臂施加较小的力的情况下,在第一短力臂和第二短力臂的自由端处的电缆矫正结构处形成较大的对电缆进行矫正操作的力,即通过杠杆原理将施加在电缆上的力放大,从而达到调整电缆外观整齐的目的。

3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一短力臂和第二短力臂的两侧还连接有支架,支架包括安装端和支承端,安装端与第一短力臂和第二短力臂连接,支承端的一端连接安装端,支承端的另一端支承电缆矫正结构的其中一个端部的外壁。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短力臂和第二短力臂的两侧的支架能够形成y字形支承结构,结合第一短力臂和第二短力臂的支承,能够实现对电缆矫正结构的两端以及中部形成多点支承,保证受力稳定,提高结构刚性强度。而且能够保证在矫正电缆的过程中电缆矫正结构能够与电缆紧密贴合,电缆矫正结构两端不会翘起,保证矫正过程中的均衡施力。

3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电缆矫正结构包括:第一支承座、第二支承座、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第一支承座连接第一短力臂的端部,第二支承座连接第二短力臂的端部;第一矫正夹具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承座上,第二矫正夹具活动设置在第二支承座上;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平行且对称设置;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对称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电缆矫正结构以夹子的方式对电缆进行夹取,具体通过对称且能够相对转动的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对电缆进行夹取,夹取后通过相对转动的动作可以实现对电缆外观的调整,即将电缆捋直矫正,整个过程方便快捷,矫正时间快、效率高。

3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上均设有第一弧形凹槽;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各第一弧形凹槽中。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具有多个自由度的转动,使得在夹取矫正电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矫正需要来自由调整,保证矫正过程中的电缆的受力需求,有效提高矫正速率。

3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均包括:第一弧形支座和防磨胶垫;第一弧形支座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一安装面;第一弧形面与第一弧形凹槽配合活动连接;第一安装面背离第一弧形支座设置;防磨胶垫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面上。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弧形支座能够在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上进行转动,如此可以调整与电缆的接触角度,保证对电缆的夹紧力,同时保证与电缆的接触稳定牢靠,不会打滑。

3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均包括:两个防磨胶垫;第一安装面上设有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弧形凹槽;两个防磨胶垫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第二弧形凹槽中。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在夹取电缆时能够从周向上不同角度对电缆施加压力,使得电缆被夹取的更加稳定,而且受力均匀,使得矫正过程中电缆外部表面受力均衡,更容易被矫正。

4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防磨胶垫包括第二弧形支座和胶垫;第二弧形支座包括第二弧形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二弧形面与第二弧形凹槽配合活动连接;第二安装面背离第一弧形支座设置;胶垫安装在第二安装面上。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在可以转动的第一弧形支座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能够转动的第二弧形支座,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能够从电缆的外围抱紧电缆,使得第一矫正夹具和第二矫正夹具与电缆外壁之间形成面连接,保证电缆的受力大小和受力均匀,保证矫正过程更加顺利快捷,在上述杠杆原理的基础上更加省力的实现电缆矫正。

4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电缆矫正结构包括两个第一矫正夹具和两个第二矫正夹具,两个第一矫正夹具间隔布置在第一支承座上,两个第二矫正夹具间隔布置在第二支承座上。如此设置,可以使得本发明的电缆外观矫正装置对不同外径的电缆进行矫正,通过两个第一矫正夹具和两个第二矫正夹具同时作用在一根44芯的电缆的外表面,实现对大径电缆进行矫正。或者,通过一个第一矫正夹具和相对应的一个第二矫正夹具同时作用在一根21芯的电缆的外表面,实现对小径电缆进行矫正。

42、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本发明的电缆外观矫正装置不但能够通过使用较小的力实现对大芯数硬度高的电缆进行快速矫正,而且还能够实现对多种不同芯数的电缆进行矫正,适用性高,能够适应不同电缆矫正的需求,节约施工成本,快速实现电缆矫正施工。矫正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对电缆面接触,保证电缆的受力均匀,不会被损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