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69526发布日期:2023-11-24 01:4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岛现场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核岛现场设备基础板表面的打磨工艺为人工手持磨光机进行,预埋基础板其数量多,打磨量大,且标高、水平度、平面度以及与主设备基础板的贴合面积均有较高要求,这些参数均为主设备安装的主控项目,对后续主设备安装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核岛主设备基础板为预埋部件,因此无法在核岛外的机加工车间或者外委厂家进行加工。传统的打磨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周期长且对高技能钳工依赖程度大,打磨质量不稳定,返工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以缓解现在的核岛预埋基础板打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和铣削机构;

3、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二移动机构能够在第一方向移动;

4、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上,所述第三移动机构能够在第二方向移动;

5、所述铣削机构设置在第三移动机构上,所述铣削机构能够在第三方向移动;

6、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使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固定在支撑面上。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移动组件,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并排且间隔设置;

8、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上;

9、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平台和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一侧,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丝杠的第一驱动组件;

10、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下端。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移动平台、第二丝杠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丝杠沿所述第二移动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移动平台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丝杠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

12、在所述第二移动平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安装板,在所述驱动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移动平台上的滑轨匹配的滑块和螺接在所述第一丝杠上的第一丝杠螺母。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移动平台,在所述第三移动平台上设置有与第二移动平台上的滑轨匹配的滑块;

14、在所述第三移动平台上设置有第三丝杠,所述第三移动平台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三丝杠连接的第三驱动组件。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铣削机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第三丝杠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与第三移动平台上滑轨匹配的滑块;

16、且在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用于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第三移动平台固定。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真空吸盘或磁力吸盘。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真空吸盘,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两侧。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磁力吸盘,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的下端。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设置有两个限位传感器,两个所述限位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的移动范围。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平台上设置有吊耳。

22、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的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固定在支撑面上并配合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三移动机构使铣削机构在三个方向移动,进而铣削机构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突破平面铣磨工艺的瓶颈,在减少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实现现代化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动机构(100)、第二移动机构(200)、第三移动机构(300)和铣削机构(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100)包括两个第一移动组件,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并排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200)包括第二移动平台(140)、第二丝杠(220)和第二驱动组件(130),所述第二丝杠(220)沿所述第二移动平台(14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移动平台(140)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丝杠(220)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机构(300)包括第三移动平台(170),在所述第三移动平台(170)上设置有与第二移动平台(140)上的滑轨匹配的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机构(400)包括升降板(210),所述升降板(210)与所述第三丝杠(160)连接,在所述升降板(210)上设置有与第三移动平台(170)上滑轨匹配的滑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真空吸盘(500)或磁力吸盘(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真空吸盘(500),所述第一移动平台(600)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600)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磁力吸盘(110),所述第一移动平台(600)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平台(600)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600)上设置有两个限位传感器(120),两个所述限位传感器(120)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移动机构(200)的移动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平台(600)上设置有吊耳(8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涉及核岛现场设备的技术领域,该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和铣削机构;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使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固定在支撑面上。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设备基础平面铣车的第一移动机构能够固定在支撑面上并配合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三移动机构使铣削机构在三个方向移动,进而铣削机构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突破平面铣磨工艺的瓶颈,在减少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实现现代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乔洪阳,胡忠民,刘琪琳,谢崇富,董建,王吉生,李启明,裴永旗,陈晨,张媛,周志清,王笑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