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9446发布日期:2024-02-20 21:2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试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模拟自然环境条件,常采用气候环境试验设备进行试验,气候环境试验设备对箱体的密封及保温功能要求非常高,而门表板焊接是确保箱体的密封以及保温效果重要的环节之一。通常地,采用人工定位的方式对门表板进行定位后焊接。然而,由于门表板多采用钣金结构,钣金结构的门表板相对较薄且为弯折结构,采用人工定位方式对钣金结构的门表板进行定位后,常因焊接质量差而返工。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装置,有利于对工件进行精准焊接,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2、一种定位装置,包括:

3、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以及

4、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所述工件与所述限位部限位配合后抵压于所述工件,以定位所述工件以及校正所述工件与所述定位机构抵压配合的面。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体以及第二限位体,所述第一限位体设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限位体设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6、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侧压组件以及第二侧压组件,所述第一侧压组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压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体相对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压组件包括第一侧压驱动件以及第一侧压模具,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侧压模具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侧压模具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侧压组件包括第二侧压驱动件以及第二侧压模具,所述第二侧压驱动件与所述第二侧压模具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侧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侧压模具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限位体的方向移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具有收容腔,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面设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第三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侧压模具设于所述第一面的侧部,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的主体设于所述第二面的侧部,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的动力轴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侧压模具设于所述第三面的侧部,所述第二侧压驱动件的主体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侧压驱动件的动力轴设于所述第三通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顶压组件以及第二顶压组件,所述第一顶压组件对应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顶压组件对应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顶压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压组件均用于抵压所述工件顶部的的翻折边。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压模具包括第一侧压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的动力轴连接,所述第一侧压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压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围设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顶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顶压组件包括第一顶压驱动件以及第一顶压模具,所述第一顶压模具设于所述第一顶压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侧压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顶压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顶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顶压模具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侧压部的方向运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压模具包括第二侧压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压驱动件的动力轴连接,所述第二侧压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侧压驱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侧压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围设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顶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顶压组件包括第二顶压驱动件以及第二顶压模具,所述第二顶压模具设于所述第二顶压驱动件与所述第二侧压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二顶压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顶压模具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侧压部的方向运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定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机构升降,以使所述定位机构具有第一高度以及第二高度,在所述第一高度,所述第一侧压组件以及所述第二侧压组件分别用于将所述工件抵压于所述第一限位体以及所述第二限位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定位机构上升至所述第二高度,在所述第二高度,所述第一侧压部以及所述第二侧压部分别与所述翻折边背离所述第一顶压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压组件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顶压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压组件均抵压于所述翻折边。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感应件以及第二感应件,所述第一感应件、所述第二感应件以及所述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件检测到所述定位机构下降至所述第一高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停止运动;当所述第二感应件检测到所述定位机构上升至所述第二高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停止运动。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动力轴朝向所述工作台,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将所述工件抵压于所述工作台。

15、上述定位装置,作业时,工件在工作台移动,直至与限位部相接触,限位部对工件进行限位,限制工件继续移动。然后,定位机构动作,定位机构抵压于工件,实现工件的定位,同时在定位机构的压力作用下,工件与定位机构相抵压的面被校正,如此有利于对工件进行精准焊接,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体以及第二限位体,所述第一限位体设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限位体设于所述工作台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压组件包括第一侧压驱动件以及第一侧压模具,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与所述第一侧压模具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侧压模具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体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具有收容腔,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面设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第三面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面以及所述第二面连接,所述第一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面设有第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顶压组件以及第二顶压组件,所述第一顶压组件对应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顶压组件对应所述工作台的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顶压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压组件均用于抵压所述工件顶部的的翻折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压模具包括第一侧压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的动力轴连接,所述第一侧压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侧压驱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压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围设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顶压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压模具包括第二侧压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压驱动件的动力轴连接,所述第二侧压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侧压驱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二侧压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围设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顶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定位机构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定位机构升降,以使所述定位机构具有第一高度以及第二高度,在所述第一高度,所述第一侧压组件以及所述第二侧压组件分别用于将所述工件抵压于所述第一限位体以及所述第二限位体,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定位机构上升至所述第二高度,在所述第二高度,所述第一侧压部以及所述第二侧压部分别与所述翻折边背离所述第一顶压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压组件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顶压组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压组件均抵压于所述翻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感应件以及第二感应件,所述第一感应件、所述第二感应件以及所述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所述压紧机构的动力轴朝向所述工作台,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将所述工件抵压于所述工作台。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定位机构。工作台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对工件进行限位,定位机构用于在工件与限位部限位配合后抵压于工件,用于定位工件以及校正工件与定位机构抵压配合的面。作业时,工件在工作台移动,直至与限位部相接触,限位部对工件进行限位,限制工件继续移动。然后,定位机构动作,定位机构抵压于工件,实现工件的定位,同时在定位机构的压力作用下,工件与定位机构相抵压的面被校正,如此有利于对工件进行精准焊接,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鹏,潘俊武,罗勇,郑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五所环境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