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施工废料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96381发布日期:2024-04-01 14:0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施工废料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土木施工废料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土木施工废料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土木施工废料是指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废混凝土、废砖瓦、废木材、废钢管桩、废沥青、废玻璃、废塑料等,为了实现资源再利用,多是将产生的废料进行筛选分类,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回收利用,例如,废弃的钢管桩经过拉直处理后可重新作为支护进行使用,从而避免产生很大的资源浪费。

2、但是现有的机器对废弃的钢管桩进行处理时,往往采用简单的滚筒转动的方式将穿过的钢管桩进行简单拉直,但是由于设备简单,不能够适用于任何一种钢管桩,有很大的局限性,且钢管桩凹陷的部位经过简单拉直也不能较好的复原,从而在回收使用时其支撑性能较差,使用效果不好,同时拉直后的钢管桩需要人工进行一根一根的整理,因而会使得投入的人力较多,从而浪费资源,所以本发明的提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土木施工废料智能化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土木施工废料智能化处理装置,包括凸形状的移动底座和待处理的钢管桩,所述移动底座的凸出部位两端通过轴承呈对称分布转动连接有双头调节丝杠,两个所述双头调节丝杠的两端外表面均呈相对分布螺纹套接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拉直机构,所述移动底座的凸出部位上表面设置有相对的抱圆机构,所述移动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带有凹槽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移动底座之间的上方设置有切割刀具,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及其上表面设置有移料机构。

3、其中,所述拉直机构与所述钢管桩的外表面进行接触,并推动其向前输送而对其实现拉直输送的动作。

4、其中,所述抱圆机构与所述钢管桩的外表面接触而将其进行夹圆和向前推动。

5、其中,所述移料机构对处理后的所述钢管桩进行等距离切断并接收,然后推动其下料进行集中收集。

6、优选地,两个所述双头调节丝杠的相同一侧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皮带轮组件,所述移动底座的凸出部位内部开设有驱动腔体,所述驱动腔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安装有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的从动部件与其中一个所述双头调节丝杠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套接。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拉直机构适应钢管桩的直径,从而可带动其进行拉直并输送,进而驱动腔体内的减速电机可控制锥齿轮组进行转动,使得与锥齿轮组连接的双头调节丝杠转动,第一皮带轮组件包括第一皮带轮和第一传动皮带,从而通过第一皮带轮组件控制两个双头调节丝杠同步转动,使得相对的移动滑块进行相对运动,因而拉直机构可接触钢管桩的外表面而对其实现处理。

8、优选地,所述拉直机构包括通过安装块呈矩形阵列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上表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端u形开口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拉直滚筒,所述连接块呈倾斜分布且其尾端一侧表面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连接轴外表面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组件,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辊轴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罩接在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外表面的挡壳。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将向前输送的钢管桩进行拉直,从而在相对设置的安装底座上表面安装呈交叉分布的拉直滚筒,当需要处理的钢管桩从两组拉直滚筒之间经过时,随着拉直滚筒的转动,可将钢管桩向前推动,并将其外表面进行挤压而实现拉直的作用,而使拉直滚筒进行倾斜可增大其作用面积,使得拉直效果更好,为了驱动拉直滚筒进行转动,从而第二皮带轮组件包括第二皮带轮和第二传动皮带,因而可使从动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皮带轮组件控制拉直滚筒进行转动工作,挡壳可对第二皮带轮组件的工作进行防护。

10、优选地,所述拉直机构还包括呈对称分布在所述安装底座上表面进行开设的活动凹槽,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动作腔体,所述动作腔体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活动凹槽的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活动凹槽的端面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外表面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动锥齿轮的位置与从动锥齿轮的位置一一对应,为了控制拉直滚筒进行转动,从而可使动作腔体内的转轴进行转动而实现主动锥齿轮的转动,因而使得啮合的从动锥齿轮通过第二皮带轮组件控制拉直滚筒实现转动拉直和输送。

12、优选地,所述转轴在所述动作腔体的端面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动作腔体的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外表面与所述蜗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动作腔体的内部还安装有联动电机,所述联动电机的输出轴外表面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蜗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多个拉直滚筒的同步转动而实现其拉直和输送的作用,则通过联动电机控制蜗杆进行转动,因而可使得啮合的多个蜗轮同步转动,最终实现拉直滚筒的转动。

14、优选地,所述抱圆机构包括在所述移动底座的凸出部位上表面进行固定安装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架上表面呈弧形路径分布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所述支撑架在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架上表面呈间隔多个分布,相邻所述支撑架的相对一侧表面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变形辊,所述变形辊的外表面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皮带内表面滑动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拉直机构将钢管桩进行拉直,为了将钢管桩塌陷的部位进行膨胀,从而设置抱圆机构,且上端的抱圆机构可以通过支撑杆连接在移动底座的上表面,从而可使得上下两个抱圆机构将钢管桩进行夹持,为了使得输送带在输送钢管桩时将其挤压膨胀,进而在输送带的输送架上通过支撑架设置多组构成弧形的变形辊,从而可将输送带的输送皮带挤压变形成弧形,进而上下两个弧形的输送皮带将钢管桩环抱,因而可实现其在输送前进的过程中配合拉直机构将钢管桩变成椭圆形。

16、优选地,所述移料机构包括呈对称分布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的推动气缸,所述支撑平台的凹槽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的内表面与所述钢管桩的外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弧形块的内表面呈对称分布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内壁滑动卡接有弧形推块,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表面与所述弧形推块的凸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平台远离所述移动底座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内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钢管桩的一侧表面滑动接触。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管桩向前输送至支撑平台,为了对钢管桩进行移料而便于持续对后续的钢管桩进行拉直处理,并且对钢管桩输送的规格进行把控,从而钢管桩输送后前端与限位板的靠内一侧表面接触,此时切割刀具将钢管桩进行切断,相同长度的钢管桩被弧形推块推至一侧进行集中收集,为了便于对钢管桩进行切断,从而通过弧形块对钢管桩切断时进行限位,然后通过推动气缸将嵌槽内的弧形推块进行推出,而后可实现将切断的钢管桩进行推动。

18、优选地,所述移料机构还包括呈对称分布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的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的内表面通过铰接轴转动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铰接轴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夹块的内表面与所述钢管桩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支撑平台上的钢管桩进行限位而便于其切断处理,从而钢管桩在支撑平台上移动时,通过弧形块和夹块将钢管桩进行夹持限位,当钢管桩切断后通过推动气缸的推动,可使得钢管桩将铰接的夹块进行推翻,从而可使得钢管柱从支撑平台移至另一侧,并在推动气缸复位后,复位弹簧使得夹块进行复位重新限位。

20、优选地,所述移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一侧并带有挡板的落料框,所述支撑平台的一端上表面与所述落料框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平台,所述落料框的两侧表面均呈对称分布贯穿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的一侧表面滑动覆盖有封闭块,所述封闭块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至所述落料框内部的夹轮,一侧相对的两个所述封闭块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轴,两个所述联动轴的两端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板,相邻的两个所述联动板重叠的表面进行铰接。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对推出的钢管桩进行收集,从而通过搭建的承接平台使得推出的钢管桩滚入落料框中,为了避免钢管桩直接穿过落料框而不便于整理收集,从而设置了橡胶材质的夹轮,其延伸至落料框内部而将落入的钢管桩进行阻挡,当需要对落料框中的钢管桩进行取用时,可使封闭块进行向外翻转,使得夹轮松弛其阻挡作用,从而钢管桩落至夹轮的底部,再经过夹轮复位后可将该钢管桩从落料框进行释放,为了实现多个夹轮的同步作用,从而设置了联动轴与联动板,进而实现夹轮的一放一收的动作。

22、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联动轴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驱动杆,所述落料框的下表面铰接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表面通过铰接块与所述驱动杆的下端外表面铰接,所述落料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表面呈斜面的落料板。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夹轮的放收动作,从而在伸缩气缸进行拉动驱动杆时,可在联动轴和联动板的作用下使得封闭块带动夹轮在调节口的一侧向外翻转,实现夹轮的放,当伸缩气缸复位时可使得夹轮向内翻转复位,可实现其收的动作,从而使得夹轮底部的钢管桩沿着落料板逐个滚出收集,落料框可通过支撑梁搭建在收集平台的上表面。

2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土木施工废料智能化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s1、将土工施工废料中的钢管桩进行筛选出来,将钢管桩推入上下两个输送带之间,此时根据该批钢管桩的直径,通过驱动腔体内的减速电机控制锥齿轮组进行转动,使得与锥齿轮组连接的双头调节丝杠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组件控制两个双头调节丝杠同步转动,使得相对的移动滑块进行相对运动,因而使得拉直滚筒的表面与钢管桩的表面接触;

26、s2、当需要处理的钢管桩从两组拉直滚筒之间经过时,通过联动电机控制蜗杆进行转动,因而可使得啮合的多个蜗轮同步转动,从而可使动作腔体内的转轴进行转动而实现主动锥齿轮的转动,因而使得啮合的从动锥齿轮通过第二皮带轮组件控制拉直滚筒实现转动;

27、s3、变形辊将输送带的输送皮带变形成弧形,从而在拉直滚筒与输送带的输送下,钢管桩不仅被拉直,而且管口挤压变圆,钢管桩输送后前端与限位板的靠内一侧表面接触,此时切割刀具将钢管桩进行切断;

28、s4、然后通过推动气缸将嵌槽内的弧形推块进行推出,弧形推块将切断的钢管桩向一侧进形推动,可使得钢管桩将铰接的夹块进行推翻,从而可使得钢管柱从支撑平台移至搭建的承接平台,使得推出的钢管桩滚入落料框中,并在推动气缸复位后,复位弹簧使得夹块进行复位重新限位;

29、s5、橡胶材质的夹轮将落入的钢管桩进行阻挡,当需要对落料框中的钢管桩进行取用时,伸缩气缸进行拉动驱动杆时,可在联动轴和联动板的作用下使得封闭块带动夹轮在调节口的一侧向外翻转,实现夹轮的放,当伸缩气缸复位时可使得夹轮向内翻转复位,可实现其收的动作,从而使得夹轮底部的钢管桩沿着落料板逐个滚出收集。

30、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31、1、通过设置拉直机构,可将不同直径的钢管桩进行拉直处理,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联动电机控制蜗杆进行转动,因而可使得啮合的多个蜗轮同步转动,从而可使动作腔体内的转轴进行转动而实现主动锥齿轮的转动,因而使得啮合的从动锥齿轮通过第二皮带轮组件控制拉直滚筒实现转动,随着拉直滚筒的转动,可将钢管桩向前推动,并将其外表面进行挤压而实现拉直的作用,而使拉直滚筒进行倾斜可增大其作用面积,使得拉直效果更,从而可便于资源的回收利用。

32、2、通过设置抱圆机构,可对拉直的钢管柱的管口进行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输送带将钢管桩进行输送,输送带的输送架上通过支撑架设置多组构成弧形的变形辊,从而可将输送带的输送皮带挤压变形成弧形,进而上下两个弧形的输送皮带将钢管桩环抱,因而可实现其在输送前进的过程中配合拉直机构将钢管桩变成椭圆形,从而便于钢管桩回收后投入使用,提高其使用效果。

33、3、通过设置移料机构,可对处理后的钢管桩进行收集,从而便于回收设备连续作业,在调节的过程中,通过推动气缸将嵌槽内的弧形推块进行推出,使得推出的钢管桩滚入落料框中,橡胶材质的夹轮将落入的钢管桩进行阻挡,当需要对落料框中的钢管桩进行取用时,伸缩气缸进行拉动驱动杆时,可在联动轴和联动板的作用下使得封闭块带动夹轮在调节口的一侧向外翻转,实现夹轮的放,当伸缩气缸复位时可使得夹轮向内翻转复位,可实现其收的动作,从而使得夹轮底部的钢管桩沿着落料板逐个滚出收集,进而可避免浪费人力,造成资源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