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4723发布日期:2023-09-02 18:0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背板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对背板进行加工时,包括冲压、钻孔等操作,在进行冲压操作时一般都需要使用到冲压模具机构,传统的冲压模具结构在使用时是由操作人员将背板坯料放置在位于上模正下方的下模上的指定位置,然后控制上模对下模上的背板坯料进行冲压成型操作,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冲压成型操作时需要操作人员从上模和下模之间的位置进行取放料,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在进行取放坯料时设备要处于不工作状态,这样还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且在对背板坯料进行冲压时,在上模刚与坯料接触时容易造成坯料的移位,也容易造成背板加工的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包括壳体、两个支撑盘、调节组件、升降板、液压缸、多个压持固定组件、两个上模和多个下模;

3、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口,两个矩形口内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两个支撑盘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轴的顶端,多个下模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盘的顶侧;

4、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内壁上,且调节组件与两个支撑轴相连接,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升降板固定安装在液压缸的底端,两个上模均固定安装在升降板的底侧,所述上模与对应的下模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多个压持固定组件均设置在升降板上,且压持固定组件与对应的下模相适配。

5、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轴电机,两个驱动轴、两个锥齿轮一和两个锥齿轮二,两个支撑轴上均固定套设有锥齿轮二,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均轴向固定安装有驱动轴,两个驱动轴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锥齿轮一,两个锥齿轮一分别与对应的锥齿轮二相啮合。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的顶侧分别与对应支撑盘的底侧相接触,两个驱动轴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弧形板上。

7、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伸缩杆,多个伸缩杆的顶端均与壳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压持固定组件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压持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上模的四角。

9、优选的,所述压持固定组件包括空心杆、支杆、压板和缓冲弹簧,升降板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空心杆,空心杆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支杆,支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压板与下模相适配,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顶端与空心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硬质橡胶垫。

11、优选的,位于同一个支撑盘上的多个下模基于支撑轴为中心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能够对两个支撑盘进行同时调节,从而能够将放置在下模上的背板坯料移动至对应上模的正下方,并能够在多个压持固定组件的配合下在上模对背板坯料进行冲压操作前先对背板坯料进行压紧固定,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冲压成型的精度和效果,避免了背板坯料出现偏移影响冲压精度的情况,同时通过支撑轴、支撑盘和调节组件等构件的配合下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上下料操作,而且无需操作人员从上模和下模之间直接进行取放料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时还能提高背板冲压成型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两个支撑盘(2)、调节组件、升降板(41)、液压缸(4)、多个压持固定组件(44)、两个上模(42)和多个下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双轴电机(3),两个驱动轴(31)、两个锥齿轮一(32)和两个锥齿轮二(33),两个支撑轴(21)上均固定套设有锥齿轮二(33),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3),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上均轴向固定安装有驱动轴(31),两个驱动轴(3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锥齿轮一(32),两个锥齿轮一(32)分别与对应的锥齿轮二(3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有两个弧形板(11),两个弧形板(11)的顶侧分别与对应支撑盘(2)的底侧相接触,两个驱动轴(31)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弧形板(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伸缩杆(43),多个伸缩杆(43)的顶端均与壳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固定组件(44)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压持固定组件(44)分别设置在对应上模(42)的四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固定组件(44)包括空心杆(441)、支杆(442)、压板(443)和缓冲弹簧(444),升降板(4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空心杆(441),空心杆(441)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支杆(442),支杆(44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443),压板(443)与下模(22)相适配,支杆(44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444),缓冲弹簧(444)的顶端与空心杆(441)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4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硬质橡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个支撑盘(2)上的多个下模(22)基于支撑轴(21)为中心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背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结构,包括壳体、两个支撑盘、调节组件、升降板、液压缸、多个压持缓冲组件、两个上模和多个下模,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口,两个矩形口内均转动安装有支撑轴,啷个支撑盘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轴的顶端,多个下模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支撑盘的顶侧,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内壁上,且调节组件与两个支撑轴相连接,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升降板固定安装在液压缸的底端。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冲压的效率,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取放料的同时无需从上模和下模之间取放料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科美钢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