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辊径矫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4334发布日期:2023-09-09 12:0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双辊径矫平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板材冷作行业,激光切割机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辊径矫平机。


背景技术:

1、矫平机主要应用于矫正各种规格板材及剪切成块的板材。该机具有技术先进、矫平精度高、工艺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高强度下工作可靠性好的特点,能适用于各种冷、热轧板材的矫平。由于其操作方便、简单,应用范围遍布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电子、电力、轻工等多个行业,特别在造船、机车车辆、锅炉桥梁、金属结构工厂等行业,成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必需产品。

2、金属板材经销商为适用不同用户要求,为提高效率需要同时处理不同厚度的金属板材。而目前现有技术下的矫平机大多数为单台金属板材矫平机,其适用矫平的金属板材厚度范围较窄,如中国专利cn201644559u公开了一种矫平机,上梁固定在立柱上,下梁可滑动地套装在立柱上,下梁和机座之间设置有一油缸,利用油缸的活塞杆的升降从而达到下梁的上下运动,该类矫平机还不能保持上梁和下梁的间隙,不能满足板材的不同厚度的要求。再如中国专利cn102672005a公开了一种液压式精密矫平机,虽然其能满足不同厚度的板材的矫平要求,但仍然解决不了为提高效率需要增加矫平机造成投资大,不经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加大金属板材厚度矫平范围,成倍提高矫平机工效的双辊径矫平机。

2、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辊径矫平机,包括上矫平机和下矫平机,四根长立柱为上、下矫平机共用件,串联上、下矫平机;所述的长立柱的顶端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动部与上矫平机的上梁固定连接;所述上、下矫平机共用一根中梁;中梁与下矫平机的下梁之间两边各用2根液压杆连接;上矫平机的上梁与中梁之间以及中梁与下矫平机的下梁之间的长立柱上套装有间隙调整器组件;所述双辊径矫平机一侧设置有箱座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箱座组件由上箱座,a上齿轮箱,a下齿轮箱,中箱座,b上齿轮箱,b下齿轮箱,下箱座依次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上矫平机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a矫平辊,所述a矫平辊位于上梁与中梁之间。

5、进一步的,所述下矫平机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b矫平辊,所述b矫平辊位于中梁与下梁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杆由上下两个杆座固定于中梁与下梁之间。

7、进一步的,所述间隙调整器组件由球面垫副、螺纹调节副和间隙调整驱动器组成,上梁及中梁两侧的长立柱上分别套装有使上梁或中梁和长立柱有相对摆动自由的球面垫副,所述球面垫副与螺纹调节副之间的长立柱上套装有球面垫副支撑装置,所述螺纹调节副下端外接有与中梁或下梁衔接的间隙调整驱动器。

8、进一步的,所述间隙调整器组件为8个,分别位于上梁与中梁之间以及中梁与下梁之间的长立柱的左右两侧,且每个都可独立调节。

9、进一步的,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有8个,分别位于间隙调整驱动器上方。

10、进一步的,还包括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由在同一条直线上左右交叉放置2个主传动电机和2个副传动电机组成,2个主传动电机分别位于a上齿轮箱和b上齿轮箱上,2个副传动电机分别位于a下齿轮箱和b下齿轮箱上。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可加大金属板材厚度矫平范围,上矫平机由于位置较高,更适用于薄的金属板材矫平,下矫平机更适用于较厚的金属板材矫平。

13、(2)由于下矫平机相对于上矫平机承受较多重量,在下矫平机的中梁与下梁之间用4根液压杆连接,4根液压杆可以在做下矫平机辊间隙调整时对上矫平机进行预撑开,调整结束后泄压复位,从而实现下矫平机的精确定位。

14、(3)本实用新型双辊径矫平机的上、下矫平机可同时工作,也可交递工作,二种矫平机的组合使双辊径矫平机的工作效率加大一倍多。

15、(4)本实用新型在单辊径矫平机的成本提高不多情况下能成倍的提高矫平机工效,降低了多台矫机平占用土地的面积,节约了土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矫平机和下矫平机,四根长立柱(2)为上、下矫平机共用件,串联上、下矫平机;所述的长立柱(2)的顶端安装有液压缸(3),液压缸(3)的活动部与上矫平机的上梁(1)固定连接;所述上、下矫平机共用一根中梁(4);中梁(4)与下矫平机的下梁(7)之间两边各用2根液压杆(5)连接;上矫平机的上梁(1)与中梁(4)之间以及中梁(4)与下矫平机的下梁(7)之间的长立柱(2)上套装有间隙调整器组件;所述双辊径矫平机一侧设置有箱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座组件由上箱座(12),a上齿轮箱(13),a下齿轮箱(14),中箱座(15),b上齿轮箱(16),b下齿轮箱(17),下箱座(18)依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矫平机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a矫平辊(9),所述a矫平辊(9)位于上梁(1)与中梁(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矫平机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b矫平辊(10),所述b矫平辊(10)位于中梁(4)与下梁(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5)由上下两个杆座(6)固定于中梁(4)与下梁(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器组件由球面垫副(20)、螺纹调节副(19)和间隙调整驱动器(21)组成,上梁(1)及中梁(4)两侧的长立柱(2)上分别套装有使上梁(1)或中梁(4)和长立柱(2)有相对摆动自由的球面垫副(20),所述球面垫副(20)与螺纹调节副(19)之间的长立柱(2)上套装有球面垫副支撑装置,所述螺纹调节副(19)下端外接有与中梁(4)或下梁(7)衔接的间隙调整驱动器(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器组件为8个,分别位于上梁(1)与中梁(4)之间以及中梁(4)与下梁(7)之间的长立柱(2)的左右两侧,且每个都可独立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8),所述传感器(8)有8个,分别位于间隙调整驱动器(21)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辊径矫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由在同一条直线上左右交叉放置2个主传动电机(11)和2个副传动电机组成,2个主传动电机(11)分别位于a上齿轮箱(13)和b上齿轮箱(16)上,2个副传动电机分别位于a下齿轮箱(14)和b下齿轮箱(17)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辊径矫平机,包括上矫平机和下矫平机,四根长立柱为上、下矫平机共用件,串联上、下矫平机,所述上、下矫平机共用一根中梁;中梁与下矫平机的下梁之间两边各用2根液压杆连接;上矫平机的上梁与中梁之间以及中梁与下矫平机的下梁之间的长立柱上套装有间隙调整器组件;所述双辊径矫平机一侧设置有箱座组件。本技术可加大金属板材厚度矫平范围,双辊径矫平机的上、下矫平机可同时工作,也可交递工作,二种矫平机的组合使双辊径矫平机的工作效率加大一倍多,在单辊径矫平机的成本提高不多情况下能成倍的提高了矫平机工效,降低了多台矫机平占用土地的面积,节约了土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周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中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