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0758发布日期:2023-07-20 12:4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生产,特别是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车载高载荷性为紧固件的一种,紧固件是紧固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紧固连接成为一件整体时所采用的一类机械零件的总称,它的特点是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

2、对比文件cn201921933175.2一种自动化生产紧固件的机床装置指出在对紧固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紧固件进行加工裁切,此时需要使用机床装置,而常用的机床装置未设有固定装置,使得紧固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随意移动,造成加工的纹路出现错误,导致加工质量不合格,成本浪费的问题。

3、对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对于现有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时未设有固定装置,使得紧固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随意移动,造成加工的纹路出现错误,导致加工质量不合格,成本浪费的问题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槽孔,两个所述第一槽孔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两个所述第一槽孔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滑槽,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第一丝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外表面分别插接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内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切割刀片,两个所述切割刀片的内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外表面螺纹插接于第二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螺纹连接于第二丝杆的外表面,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柱,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连杆,若干个所述连杆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三固定孔,其中若干个所述第三固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固定柱的外表面,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夹紧板,两个所述夹紧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固定柱,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三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底板的上方开设有两个第二槽孔,两个所述第二槽孔的内部分别插接于对应的夹紧板的外表面,两个所述第二槽孔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二滑槽,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的一侧与第二丝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固定的作用,避免了现有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时未设有固定装置,使得紧固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随意移动,导致加工质量不合格问题的出现。

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外表面分别插接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均与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6、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插接块,两个所述第一插接块的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滑槽的内部。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若干个所述连杆呈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连杆的一侧均与移动块的一侧相搭接。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两个所述夹紧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插接块,两个所述第二插接块的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二滑槽的内部。

9、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的外表面插接于第二固定孔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的一侧与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1、该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在对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进行固定时,将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放置于两个夹紧板之间,然后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丝杆转动,通过设置的移动块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进而第二丝杆转动带动移动块移动,通过设置的连杆,由于连杆与移动块转动连接,进而移动块移动带动连杆移动,进而连杆带动固定块移动,进而带动夹紧板移动,通过设置的第二插接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移动,进而使得两个夹紧板水平运动对放置于底板上的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进行夹紧固定,然后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切割刀片对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进行裁切,解决了现有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时未设有固定装置,使得紧固件在加工的过程中随意移动,造成加工的纹路出现错误,导致加工质量不合格,成本浪费的问题。

12、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槽孔(101),两个所述第一槽孔(1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两个所述第一槽孔(1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滑槽,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第一丝杆(2),两个所述第一丝杆(2)的外表面分别插接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3),两个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丝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滑块(4),两个所述滑块(4)的内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丝杆(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4)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柱(401),两个所述固定柱(401)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402),两个所述第二电机(402)的一侧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柱(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切割刀片(403),两个所述切割刀片(403)的内部分别与对应的第二电机(402)的输出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丝杆(7),所述第二丝杆(7)的外表面螺纹插接于第二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的内部螺纹连接于第二丝杆(7)的外表面,所述移动块(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柱,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连杆(9),若干个所述连杆(9)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三固定孔,其中若干个所述第三固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一固定柱的外表面,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夹紧板(10),两个所述夹紧板(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11),两个所述固定块(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固定柱,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外表面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三固定孔的内部,所述底板(1)的上方开设有两个第二槽孔(102),两个所述第二槽孔的内部分别插接于对应的夹紧板(10)的外表面,两个所述第二槽孔(102)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二滑槽,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电机(12),所述第三电机(12)的输出轴的一侧与第二丝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的外表面分别插接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电机(3)的一侧均与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插接块,两个所述第一插接块的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滑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连杆(9)呈对称设置,若干个所述连杆(9)的一侧均与移动块(8)的一侧相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紧板(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插接块,两个所述第二插接块的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于对应的第二滑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12)的输出轴的外表面插接于第二固定孔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12)的一侧与顶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槽孔,两个所述第一槽孔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孔,两个所述第一槽孔的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滑槽,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第一丝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外表面分别插接于对应的第一固定孔的内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连杆,由于连杆与移动块转动连接,进而移动块移动带动连杆移动,进而连杆带动固定块移动,进而带动夹紧板移动,通过设置的第二插接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移动,进而使得两个夹紧板水平运动对放置于底板上的车载高载荷性紧固件进行夹紧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军,秦秀林,韩伟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壁高强紧固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