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4819发布日期:2023-10-29 02:2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冶金余热回收,具体涉及一种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1、条型的钢材大多是通过钢坯轧制而成。钢坯在轧制前要在加热炉中加热到1150℃~1250℃,保证钢坯在奥氏体区域轧制,a3点以上20℃~30℃;轧制完毕的钢材送入步进冷床进行降温。轧钢成品在冷床内通过不断移动进行冷却,通常,冷床冷却过程中将会释放很大的热量,对于生产性企业来说,将冷床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目前对于冷床的余热回收设备较少,这是因为在现有的冷床上进行技术改造加装余热回收设备时会受到空间限制,且改装完成后可能进一步限制周围空间导致检修和维护都不便的问题。

2、例如中国公开专利,cn113976644a中,公开了一种热轧钢坯成品冷床余热回收装置,冷床周围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空间,该工作空间覆盖保温结构并设有热轧钢坯进口和冷却钢坯出口,热轧钢坯进口和冷却钢坯出口均通过空气幕封闭,切断该工作空间内部冷床周围与外部空间的气体流通;工作空间的一侧设置氮气布气装置向工作空间内分布氮气,对应的另一侧设置与吸收式热泵连接的捕风罩,捕气罩内氮气热风流经过吸收式热泵系统,进行热交换成为低温氮气流。这样的余热回收装置,会将冷床周围工作空间与外部空间进行隔离,导致后续对冷床的检修维护较为不便,且这样的技术改造成本较大。

3、又如中国公开专利,cn202122045173.3中,公开了一种轧钢成品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沿冷床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的多组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集热罩、热风收集支管、热风收集总管和引风机;所述集热罩为若干个,均设置在冷床上方且沿冷床宽度方向布置,所述每个集热罩顶部通过一根热风收集支管连通至热风收集总管,所述热风收集总管上设置有引风机,引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工厂的其他用热单元。这样的余热回收装置,是在冷床上间隔设置集热罩,这样的改造成本虽低但是实际上还是有较多的热量散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在现有的冷床上进行技术改造加装余热回收设备时会受到空间限制,且改装完成后可能进一步限制周围空间导致检修和维护都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设置在冷床上方的工作罩;所述工作罩内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一端伸出工作罩连接至冷水箱;所述换热机构另一端伸出工作罩连接至用水单元;所述工作罩顶部连接有集热机构;所述集热机构连接至用热单元;所述工作罩包括有若干组装成型的保温板;

3、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有换热盘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换热盘管吊装设置在工作罩内;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管通过进水管与冷水箱连接;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管通过出水管与用水单元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4、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机构包括有集热罩、风管和风机;所述吸热罩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用热单元;所述集热罩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罩还包括有顶板和立柱;所述立柱与顶板边缘连接;所述保温板侧边缘安装在立柱上;

6、进一步的,所述集热罩间隔设置在顶板上;所述换热机构与顶板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板两侧对应立柱设置有扣边;所述扣边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保温板表面上设置有吊环;

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温板一侧边缘设置有卡扣;所述保温板另一侧边缘设置有卡槽。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0、1、在冷床上方设置工作罩,工作罩有利于在冷床上方形成适当的封闭区域,减少热量的散失,有利于提高余热回收效率;

11、2、工作罩包括有若干组装成型的保温板,由于使得工作罩的形状大小可以根据现场空间大小进行拼装组装,有利于因地制宜适应厂区现有环境;同时在需要对冷床进行检修维护时,可适当拆卸部分保温板,便于检修维护;

12、3、在工作罩内设置有换热机构,有利于冷水在工作罩内换热后温度升高,输出热水后可功用于厂区生活用水单位,有利于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13、4、在工作罩顶部还设置有集热机构,有利于进一步利用热空气,将其输出用于厂区其他用热单位,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设置在冷床上方的工作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罩内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一端伸出工作罩连接至冷水箱;所述换热机构另一端伸出工作罩连接至用水单元;所述工作罩顶部连接有集热机构;所述集热机构连接至用热单元;所述工作罩包括有若干组装成型的保温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有换热盘管、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换热盘管吊装设置在工作罩内;所述换热盘管的进水管通过进水管与冷水箱连接;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管通过出水管与用水单元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机构包括有集热罩、风管和风机;所述集热罩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至用热单元;所述集热罩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罩还包括有顶板和立柱;所述立柱与顶板边缘连接;所述保温板侧边缘安装在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罩间隔设置在顶板上;所述换热机构与顶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两侧对应立柱设置有扣边;所述扣边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保温板表面上设置有吊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一侧边缘设置有卡扣;所述保温板另一侧边缘设置有卡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轧钢机冷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有设置在冷床上方的工作罩;所述工作罩内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一端伸出工作罩连接至冷水箱;所述换热机构另一端伸出工作罩连接至用水单元;所述工作罩顶部连接有集热机构;所述集热机构连接至用热单元;所述工作罩包括有若干组装成型的保温板,解决目前在现有的冷床上进行技术改造加装余热回收设备时会受到空间限制,且改装完成后可能进一步限制周围空间导致检修和维护都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申晨光,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州市畅达铁路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