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4720发布日期:2023-05-25 03: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轴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1、轴类工件,在其机械加工或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或热应力的作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弯曲变形,这些弯曲变形必须加以校直、校正处理,否则,就会影响这些轴类工件的后续精密加工,就会影响这些轴类工件的最终加工精度,从而影响这些轴类工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一般需要通过校直工装来进行校直处理,大多数校直装置通过设置校直套,实现对电机轴校直的效果,但是校直套内径固定,不便于对不同外径的电机轴进行校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大多数校直装置通过设置校直套,实现对电机轴校直的效果,但是校直套内径固定,不便于对不同外径的电机轴进行校直。

2、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包括底座和对称设于底座上端两侧的支腿,两个所述支腿上端固定设有夹持件,所述底座内部转动设有丝杆,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贯穿进底座内并与丝杆一端连接,所述底座上端水平滑动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端贯穿进底座内并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移动板上端固定设有空心筒,两个所述支腿之间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移动板上端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通口,所述空心筒一端设有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挤压套,所述外螺纹筒侧壁贯穿设有多个移动块,多个所述移动块呈环形阵列分布且一端贯穿进外螺纹筒内并嵌设有滚珠,多个所述移动块上端贯穿出外螺纹筒外并设有与挤压套相配合的斜面,多个所述移动块远离挤压套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外螺纹筒外表面之间固定设有压缩弹簧。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挤压套同步挤压多个移动块,使得滚珠抵紧在电机轴表面,实现对电机轴校直的效果。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滚珠与电机轴表面接触面积有限,难以对电机轴进行周向校直。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螺纹筒一端与空心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螺纹筒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外表面开设有盘旋槽,所述限位杆上端均布设有多个与盘旋槽相配合的凸块。

6、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凸块与盘旋槽的相互配合,使得固定套在水平运动过程中不断偏转,进而使得滚珠贴着电机轴表面偏转,实现对电机轴周向校直的效果。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凸块间距容易影响固定套的偏转。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个所述凸块呈线性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凸块的水平距离大于固定套的宽度。

9、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保证每次仅有一个凸块与盘旋槽滑动卡接,保证固定套间断性偏转。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凸块高度较高容易造成空心筒与挤压套运动受阻。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个所述凸块的上端面低于空心筒和挤压套的下端面。

12、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避免空心筒与挤压套运动与凸块产生碰撞。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通口侧壁与限位杆外表面相互接触,所述通口内顶面高度高于凸块上端面高度。

14、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保证移动板水平运动的稳定性,避免造成移动板运动受阻。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固定套偏转与其中一个凸块脱离后,难以保证下一个凸块顺利卡接至盘旋槽内。

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盘旋槽两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开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开口。

17、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凸块顺利卡接至盘旋槽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对称设于底座(1)上端两侧的支腿(3),两个所述支腿(3)上端固定设有夹持件(4),所述底座(1)内部转动设有丝杆(12),所述底座(1)一侧固定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2)一端贯穿进底座(1)内并与丝杆(12)一端连接,所述底座(1)上端水平滑动设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下端贯穿进底座(1)内并设有与丝杆(12)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移动板(5)上端固定设有空心筒(6),两个所述支腿(3)之间固定设有限位杆(10),所述移动板(5)上端开设有与限位杆(10)相配合的通口,所述空心筒(6)一端设有外螺纹筒(13),所述外螺纹筒(13)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挤压套(7),所述外螺纹筒(13)侧壁贯穿设有多个移动块(14),多个所述移动块(14)呈环形阵列分布且一端贯穿进外螺纹筒(13)内并嵌设有滚珠(16),多个所述移动块(14)上端贯穿出外螺纹筒(13)外并设有与挤压套(7)相配合的斜面,多个所述移动块(14)远离挤压套(7)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外螺纹筒(13)外表面之间固定设有压缩弹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筒(13)一端与空心筒(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外螺纹筒(13)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套(8),所述固定套(8)外表面开设有盘旋槽(9),所述限位杆(10)上端均布设有多个与盘旋槽(9)相配合的凸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块(11)呈线性分布,相邻两个所述凸块(11)的水平距离大于固定套(8)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块(11)的上端面低于空心筒(6)和挤压套(7)的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侧壁与限位杆(10)外表面相互接触,所述通口内顶面高度高于凸块(11)上端面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旋槽(9)两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开设有与凸块(11)相配合的开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机轴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轴校直装置。包括底座和对称设于底座上端两侧的支腿,两个支腿上端固定设有夹持件,底座上端水平滑动设有移动板,移动板上端固定设有空心筒,空心筒一端设有外螺纹筒,外螺纹筒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挤压套,外螺纹筒侧壁贯穿设有多个移动块,多个移动块一端贯穿进外螺纹筒内并嵌设有滚珠,多个移动块上端贯穿出外螺纹筒外并设有与挤压套相配合的斜面,多个移动块远离挤压套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外螺纹筒外表面之间固定设有压缩弹簧。通过设置挤压套同步挤压多个移动块,使得滚珠抵紧在电机轴表面,实现对电机轴校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新,闵连波,刘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荣一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