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5711发布日期:2023-11-30 04:4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组装,尤其涉及一种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1、公知的,为确保阀体等产品的密封性能,通常会在产品上安装密封圈。由于密封圈尺寸较小,早期多通过人工手动将密封圈组装于产品上,不仅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且容易存在漏装、错装、装配不牢等不良现象,造成产品良率较低。

2、为克服上述缺陷,目前业内已研制出了可实现密封圈自动组装的加工设备,如cn202120250144.8提供的密封圈自动组装设备,其主要包括用于供给密封圈的密封圈上料机构、用于搬运密封圈的取料机构、以及用于供给产品的产品上料组装机构,其中,所述取料机构包括移栽模组、与所述移栽模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夹爪气缸、与所述夹爪气缸的夹指相连接的取料夹爪、以及亦与所述移栽模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的推料装置,且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气缸、与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的推料块、以及嵌设于所述推料块上的推料卡块;工作时,所述取料夹爪可在所述移栽模组及所述夹爪气缸的协同作用下抓取住密封圈,所述推料卡块可在所述推料气缸及所述推料块的协同作用下将密封圈向下推、以组装到产品上。

3、经生产验证,上述密封圈自动组装设备可很好的实现将环体状密封圈组装到产品上。但对于形状较为特殊的扁形密封圈,在组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如:扁形密封圈在被抓取及/被下推的过程中易发生褶皱、偏移等不良,从而造成扁形密封圈无法或者无法准确的安装到产品上,进而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可很好的完成对扁形密封圈的拾取、下料组装操作,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高,满足了生产加工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该取放料装置与用于承载扁形密封圈的上料载具及用于承载工件的载料座配合工作;该取放料装置包括:

3、取料组件,被配置为具有取料部和接料部,所述取料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接料部一侧,用于引导扁形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接料部上;

4、分离组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取料组件独立设置,并用于将所述取料部与所述接料部相脱离;

5、动力机构,被配置为提供动力给所述接料部,以驱动所述接料部于所述上料载具、所述分离组件及所述载料座之间进行往复移动定位;同时,所述动力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接料部分别相对于所述上料载具、所述分离组件及所述载料座进行靠近或者远离运动;以及,

6、推料组件,被配置为套接于所述接料部外,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接料部运动,以实现将扁形密封圈与所述接料部相脱离。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部为沿竖向延伸的中空套筒结构;所述取料部上端可拆卸地固定插置于所述接料部下侧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部的下侧内壁上嵌装有磁铁;所述取料部为子弹头形状,且所述取料部由可被磁吸的材料制成。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料部的下侧内壁上嵌装有磁铁;所述取料部具有取料本体和一体连接于所述取料本体上端的插接块,所述取料本体为子弹头形状,所述插接块外表面上镀有一层由可被磁吸的材料制成的磁吸层。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组件包括载座和夹持组件,所述载座设有供所述取料部下端插置用的插槽,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载座旁边,并能够对插置于所述插槽中的所述取料部进行夹持固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具有夹爪气缸和两个夹指,所述夹爪气缸固定设置于所述载座旁边,两个所述夹指相对设置于所述插槽两侧旁边,两个所述夹指还分别与所述夹爪气缸的两个夹爪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载具、所述分离组件和所述载料座沿着第一水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13、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并能够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该第一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定位;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接料部上侧相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接料部进行上下移动定位。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组件具有套筒状的推料筒,所述推料筒能够上下滑动的套设于所述接料部外,且所述推料筒下侧设有一圈相对于所述推料筒的竖向中心线呈倾斜布置的推料斜面。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筒的上下两侧均为开口状;所述推料筒内壁上凹设有沿竖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接料部外壁上凸设有沿竖向延伸的滑条,所述滑条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组件还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推料筒上侧同中心线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上居中设有与所述推料筒相通的穿孔;

17、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第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安装板、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弹簧,其中,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安装板均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且所述安装板还与所述接料部上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沿竖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柱下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上端活动穿设过所述安装板后、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定位连接,届时所述第一连接柱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进行上下移动定位;所述第二连接柱亦沿竖向延伸,且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下端活动穿设过所述连接板;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外,同时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连接板下侧。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放料装置集“取料组件自动取料”、“取料组件自动拆分/分离”、“推料组件平衡推料”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特别是所述取料组件、分离组件与推料组件间的配合,可很好的实现将扁形密封圈平整的套设于所述接料部上、以及将扁形密封圈平整的从所述接料部上脱离并套设于工件上,从而很好的提高了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满足了生产加工需求。2)本实用新型所述取放料装置的结构简单、新颖、合理,操作灵活,易于控制,利于生产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该取放料装置与用于承载扁形密封圈的上料载具及用于承载工件的载料座配合工作;其特征在于:该取放料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部(11)为沿竖向延伸的中空套筒结构;所述取料部(10)上端可拆卸地固定插置于所述接料部(11)下侧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部(11)的下侧内壁上嵌装有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部(11)的下侧内壁上嵌装有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2)包括载座(20)和夹持组件,所述载座(20)设有供所述取料部(10)下端插置用的插槽,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载座(20)旁边,并能够对插置于所述插槽中的所述取料部(10)进行夹持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具有夹爪气缸(21)和两个夹指(22),所述夹爪气缸(21)固定设置于所述载座(20)旁边,两个所述夹指(22)相对设置于所述插槽两侧旁边,两个所述夹指(22)还分别与所述夹爪气缸(21)的两个夹爪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载具、所述分离组件(2)和所述载料座沿着第一水平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4)具有套筒状的推料筒(40),所述推料筒(40)能够上下滑动的套设于所述接料部(11)外,且所述推料筒(40)下侧设有一圈相对于所述推料筒(40)的竖向中心线呈倾斜布置的推料斜面(4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筒(40)的上下两侧均为开口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4)还具有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推料筒(40)上侧同中心线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41)上居中设有与所述推料筒(40)相通的穿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形密封圈自动取放料装置,包括取料组件、分离组件、动力机构和推料组件,取料组件具有取料部和接料部,取料部可拆卸连接于接料部一侧,用于引导扁形密封圈套设于接料部上;分离组件相对于取料组件独立设置并用于将取料部与接料部相脱离;动力机构提供动力给接料部,以驱动接料部于上料载具、分离组件及载料座之间往复移动定位;动力机构还能驱动接料部分别相对于上料载具、分离组件及载料座进行靠近或远离运动;推料组件套接于接料部外并能相对于接料部运动,以将扁形密封圈与接料部相脱离。该取放料装置可很好的完成对扁形密封圈的拾取、下料组装操作,组装精度和组装效率高,满足了生产加工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军,王志刚,洪伟建,钟企望,罗斌杰,贡雷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佰奥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