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3055发布日期:2023-12-06 20:1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


背景技术:

1、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现有的汽车在加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汽车模具,通过使用模具对汽车外壳或者零部件进行制造,其制造速度较快,加大了企业的生产。

2、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其模具大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生产不同类型的汽车零部件的时候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螺栓安装的方式十分的不便,影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的生产效率。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2、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对夹持箱,每对夹持箱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两端均设置有双向螺纹,所述双向螺纹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每对所述滑块的底端均对称安装有l形夹持杆,每对所述夹持箱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均贯穿夹持箱延伸至内部,并均套设有第一锥齿,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分别与第二锥齿和第三锥齿啮合。

3、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包括顶板,所述下模座包括底板,所述夹持箱的一侧分别设置于顶板的上端和底板的底端。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夹持箱分贝设置于顶板的上端和底板的底端,方便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夹持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底端设有上模具,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下模具。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上模具和下模具,方便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压制。

7、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的顶端与下模具的底端均开设有c形槽,且所述l形夹持杆与c形槽之间卡合连接。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开设c形槽,方便其与l形夹持杆进行夹持固定,l形夹持杆向两侧运动的时候,可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固定,l形夹持杆向内运动的时候,则与c型槽分离,进而可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更换。

9、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方便对顶板和底板进行安装。

11、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底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底板的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卡槽之间间隙配合。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定位杆和定位卡槽,并使其之间间隙配合,使得上模具和下模具和精准闭合,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压制的质量。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开设安装孔,方便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进行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为金属材质,且所述顶板、底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均涂有防锈涂层。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顶板、底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设置为金属材质,且涂有防锈涂层,提高顶板、底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强度和耐腐蚀效果。

17、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上模具和下模具设置于同一垂直线上,提高对汽车零部件原料的压制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该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通过在夹持箱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在其两端设置双向螺纹,双向螺纹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的时候可使得滑块相对运动,进而带动其底端对称安装的l形夹持杆同样进行相对运动,进而方便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夹持固定,提高对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安装效率,通过在夹持箱之间安装动力箱,并在其内部安装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端贯穿夹持箱延伸至内部,并套设有第一锥齿,第一锥齿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一端套设的第二锥齿和第三锥齿啮合,进而可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步且同方向转动,通过开设c形槽,方便其与l形夹持杆进行夹持固定,l形夹持杆向两侧运动的时候,可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固定,l形夹持杆向内运动的时候,则与c型槽分离,进而可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00)、下模座(200)和夹持机构(300),所述夹持机构(300)包括两对夹持箱(3001),每对夹持箱(3001)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002)和第二转轴(3011),所述第一转轴(3002)与第二转轴(3011)两端均设置有双向螺纹(3003),所述双向螺纹(3003)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3004),每对所述滑块(3004)的底端均对称安装有l形夹持杆(3005),每对所述夹持箱(3001)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动力箱(3009),所述动力箱(3009)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3008),所述双轴电机(3008)的两端均贯穿夹持箱(3001)延伸至内部,并均套设有第一锥齿(3007),所述第一转轴(3002)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3006),所述第二转轴(3011)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锥齿(3010),所述第一锥齿(3007)分别与第二锥齿(3006)和第三锥齿(3010)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00)包括顶板(1001),所述下模座(200)包括底板(2001),所述夹持箱(3001)的一侧分别设置于顶板(1001)的上端和底板(2001)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01)的底端设有上模具(1004),所述底板(2001)的上端设有下模具(2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004)的顶端与下模具(2004)的底端均开设有c形槽(1005),且所述l形夹持杆(3005)与c形槽(1005)之间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0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002),所述底板(20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20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01)的底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1003),所述底板(2001)的上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卡槽(2003),所述定位杆(1003)与定位卡槽(2003)之间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02)和第二固定板(2002)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01)、底板(2001)、第一固定板(1002)和第二固定板(2002)均为金属材质,且所述顶板(1001)、底板(2001)、第一固定板(1002)和第二固定板(2002)的表面均涂有防锈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004)和下模具(2004)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属于汽车模具技术领域。该种汽车模具压板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两对夹持箱,每对夹持箱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两端均设置有双向螺纹,双向螺纹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块,每对滑块的底端均对称安装有L形夹持杆,每对夹持箱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动力箱,动力箱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的两端均贯穿夹持箱延伸至内部,并均套设有第一锥齿,第一转轴的一端套设有第二锥齿,第二转轴的一端套设有第三锥齿,第一锥齿分别与第二锥齿和第三锥齿啮合,该技术,能有效提高汽车模具压板机构对模具的更换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利,池成武,邓飞燕,朱双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固顺和五金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