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5125发布日期:2023-12-07 08:3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铣刀,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


背景技术:

1、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凹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2、传统的平面铣刀仅能进行平面切削,功能较为单一,无法使用一种刀具完成三种不同规格的倒角,在使用中不得不频繁更换刀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刀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其在具有平面铣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同时加工三种不同角度的倒角,效率高、能够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包括切削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切削部上端的柄部,所述切削部包括周刃和底刃,其中,所述周刃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倒角刃、第二倒角刃和第三倒角刃,所述第一倒角刃与所述切削部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5°至60°,所述第二倒角刃与所述中心线之间的第二夹角的角度为15°至30°,所述第三倒角刃与所述中心线之间的第三夹角的角度为65°至80°。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倒角刃的第一后角的角度为4°至6°,所述第二倒角刃的第二后角的角度为11°至15°,所述第三倒角刃(113)的第三后角的角度为27°至33°。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削部的周向上开设有四条从所述底刃向后螺旋延伸的刀槽,所述刀槽的螺旋角的角度为9°至11°。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槽包括容屑槽和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切削部所处圆柱的侧壁相交处形成所述周刃,所述周刃与所述容屑槽相交形成所述底刃。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刃的底刃前角的角度为9°至11°,所述底刃的底刃第一后角的角度为4°至6°,所述底刃的底刃第二后角的角度为16°至20°。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削部的芯厚是所述柄部直径的0.3至0.5倍。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周刃上设置三个倒角刃,以满足加工三种不同角度的倒角同时底刃具有平面铣的功能,实现一刀多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同时通过设置倒角刃的后角角度以保证倒角刃的切削能力及强度,提高刀具的耐用性,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包括切削部(1)以及连接在所述切削部(1)上端的柄部(2),所述切削部(1)包括周刃(11)和底刃(12),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刃(11)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倒角刃(111)、第二倒角刃(112)和第三倒角刃(113),所述第一倒角刃(111)与所述切削部(1)的中心线(0)之间的第一夹角(α)的角度为45°至60°,所述第二倒角刃(112)与所述中心线(0)之间的第二夹角(β)的角度为15°至30°,所述第三倒角刃(113)与所述中心线(0)之间的第三夹角(γ)的角度为65°至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角刃(111)的第一后角(a1)的角度为4°至6°,所述第二倒角刃(112)的第二后角(a2)的角度为11°至15°,所述第三倒角刃(113)的第三后角(a3)的角度为27°至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1)的周向上开设有四条从所述底刃(12)向后螺旋延伸的刀槽(13),所述刀槽(13)的螺旋角(θ)的角度为9°至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槽(13)包括容屑槽(131)和排屑槽(132),所述排屑槽(132)与所述切削部(1)所处圆柱的侧壁相交处形成所述周刃(11),所述周刃(11)与所述容屑槽(131)相交形成所述底刃(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刃(12)的底刃前角(b1)的角度为9°至11°,所述底刃(12)的底刃第一后角(b2)的角度为4°至6°,所述底刃(12)的底刃第二后角(b3)的角度为16°至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1)的芯厚是所述柄部(2)直径的0.3至0.5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加工多规格倒角的平面铣刀,包括切削部以及连接在切削部上端的柄部,切削部包括周刃和底刃,周刃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倒角刃、第二倒角刃和第三倒角刃,第一倒角刃与切削部的中心线之间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5°至60°,第二倒角刃与中心线之间的第二夹角的角度为15至30°,第三倒角刃与中心线之间的第三夹角的角度为65°至80°。本技术通过在周刃上设置呈阶梯状的三个倒角刃,以满足加工三种不同角度的倒角同时底刃具有平面铣的功能,实现一刀多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同时通过设置倒角刃的后角角度以保证倒角刃的切削能力及强度,提高刀具的耐用性,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洲精工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