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95574发布日期:2024-01-06 23:0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机外壳加工,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1、电机外壳,是保障电机得以正常运行的配件之一,其有三个用途,首先是支持并将整体结构联系在一起,电机外壳的目的是隔离电机的内部部件,使其不受人类干扰或潜在的破坏环境的影响。其次电机外壳的设计是为了防止被撬的手指或工具,与带电导体或旋转风扇接触而引起或造成电气或机械损伤。它们还可以较大限度地减少可能损害工作部件的湿气、污垢或其他污染物的进入。电机外壳的第三个用途是散热,散热表面或冷却空气流动路径需要安装在任何外壳内,以便可以带走内部损耗产生的热量,使绕组在其额定温度范围内运行。

2、现在的电机外壳普遍采用四轴加工,在对电机外壳进行四轴加工前,需要对电机外壳进行夹紧固定,但是现有四轴加工中心的夹具在对电机外壳进行夹持时,操作较为复杂,难以快速对电机外壳进行夹紧和松开,降低了电机外壳的加工效率。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以期达到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2、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的底端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夹持台,所述夹持台顶端的两侧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滑槽,一对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一对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且一对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传动连接。

4、进一步的,一对所述滑槽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正反螺纹丝杆,所述正反螺纹丝杆的正螺纹端从第一滑块的一侧贯穿,并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且所述正反螺纹丝杆的反螺纹端从第二滑块的一侧贯穿,并与所述第二滑块螺纹连接。

5、进一步的,一对所述滑槽内部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转动轴,一对所述第二转动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一对所述正反螺纹丝杆的中心位置均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且一对所述第一锥齿分别和一对所述第二锥齿相互啮合。

6、进一步的,一对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且一对所述皮带轮的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台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一对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其中一个传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相对一侧均设有橡胶软垫。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通过一对滑槽内部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正反螺纹丝杆的配合使用,利用第二电机通过传动皮带和一对皮带轮带动一对第二转动轴转动,再利用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的相互啮合,实现一对正反螺纹丝杆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一对滑槽内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呈相对方向移动,能够快速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电机外壳进行夹紧和松开,大大提高了电机外壳的加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座(2),所述第一安装座(2)的一侧安装有驱动轴(201),所述驱动轴(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203),所述底座(1)的顶端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3),所述第二安装座(3)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动轴(301),所述第一转动轴(3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座(302),所述第一转动座(203)和第二转动座(302)的底端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夹持台(4),所述夹持台(4)顶端的两侧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滑槽(5),一对所述滑槽(5)内部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01)和第二滑块(502),一对所述第一滑块(5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6),且一对所述第二滑块(5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板(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02),且所述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201)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滑槽(5)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正反螺纹丝杆(503),所述正反螺纹丝杆(503)的正螺纹端从第一滑块(501)的一侧贯穿,并与所述第一滑块(501)螺纹连接,且所述正反螺纹丝杆(503)的反螺纹端从第二滑块(502)的一侧贯穿,并与所述第二滑块(502)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滑槽(5)内部的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转动轴(504),一对所述第二转动轴(504)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505),一对所述正反螺纹丝杆(503)的中心位置均固定套设有第二锥齿(506),且一对所述第一锥齿(505)分别和一对所述第二锥齿(506)相互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转动轴(50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507),且一对所述皮带轮(507)的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50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台(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509),且所述第二电机(509)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一对所述第二转动轴(504)的其中一个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6)和第二夹板(7)的相对一侧均设有橡胶软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外壳四轴加工工装,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底座的顶端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座,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的底端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夹持台,夹持台顶端的两侧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滑槽,一对滑槽内部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一对第一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本装置通过一对滑槽内部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正反螺纹丝杆的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电机外壳进行夹紧和松开,大大提高了电机外壳的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淋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大器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