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6769发布日期:2024-03-25 19:0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辊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辊压设备。


背景技术:

1、柔性石墨板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辐射,蠕变松弛率低,柔韧性能优异,是制造各种石墨复合板、石墨带材、填料、密封垫片等的基础材料。柔性石墨板常采用辊压成型的方法生产,辊压成型工艺和切削、磨削工艺相比,它不仅生产效率高、节约材料,而且产品强度高、质量稳定,这种工艺特别适于加工的特长短难于切削的工件,尤其对年产上百万件大批量的产品,采用辊压成型工艺最为有利,经济效益也最为可观。

2、柔性石墨板辊压技术对厚度的精度要求较高,现有的辊压技术,通过间隙调节螺丝调节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压辊的惯性较大,在调节的过程中,间隙调节螺丝旋转较小行程,就会导致压辊大行程的移动。而两个辊之间的间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调节,甚至会出现间隙调节无法满足预设要求的问题,导致生产的石墨板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通过间隙调节螺丝调节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压辊的惯性较大,在调节的过程中,间隙调节螺丝旋转较小行程,就会导致压辊大行程的移动。而两个辊之间的间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调节,甚至会出现间隙调节无法满足预设要求的问题,导致生产的石墨板无法满足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辊压设备。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辊压设备,其特点在于,所述辊压设备包括第一压件、第二压件、弹性件和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压件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一定位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件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压件,所述间隙调节装置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压件与所述第二压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4、在本方案中,弹性件位于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在通过间隙调节装置调节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第一间隙时,间隙调节螺丝旋转,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相对运动,作用力于弹性件并使弹性件产生形变,弹性件因形变产生反作用力,作用于第一压件和第二压件,阻止间隙变化,此时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以较小的行程缓慢移动,弹性件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以解决因惯性影响导致难以精确控制间隙大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缺陷。

5、较佳的,所述第二压件包括第二压辊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的延伸方向相同。

6、在本方案中,第二压件也为压辊,通过两个压辊互相配合,辊压成型的产品更加均匀,密度一致性更好。

7、较佳的,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压辊,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旋向相反。

8、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第一压件和第二压件只需一个动力装置驱动,而不需分别为第一压件和第二压件设置动力装置,有效降低成本。

9、较佳的,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互啮合。

10、在本方案中,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相互啮合,节省了传动连接部件,降低成本。

11、较佳的,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有空腔,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外侧并贯穿所述机架伸入至所述空腔内与所述第一压辊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外侧并贯穿所述机架伸入至所述空腔内与所述第二压辊相连接。

12、在本方案中,设置机架以容纳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保护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的同时防止异物进入,使整个辊压设备结构更加稳固,将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机架外侧,节省机架空间,也便于后期对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进行维修。

13、较佳的,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间隙检测部件和控制器,所述间隙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间隙的大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间隙检测部件和所述间隙调节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间隙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间隙调节装置。

14、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间隙检测机构,方便对第一间隙的大小进行检测,利于将间隙调节至目标大小。通过设置控制器,将检测和调节两个步骤自动化,减少人为误差。

15、较佳的,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第一清扫部件,所述第一清扫部件的清扫端朝向并贴合所述第一压辊的压辊面;和/或,所述压辊设备还包括第二清扫部件,第二清扫部件的清扫端朝向并贴合所述第二压件的压面。

16、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清扫部件和/或第二清扫部件,能即时对第一压辊的压辊面和/或第二压件的压面进行清扫,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17、较佳的,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传送部,所述传送部的传送面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所述传送面用于放置石墨板,并带动所述石墨板向靠近所述第一间隙的方向运动。

18、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传送部,使石墨板运送至第一间隙,提高生产效率。

19、较佳的,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进料件,所述进料件包括第三压辊、第四压辊和间隙调节部,所述第三压辊和所述第四压辊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间隙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的进口侧,并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

20、在本方案中,设置第三压辊、第四压辊和间隙调节部,在石墨板进入第一间隙前,先对其进行依次辊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1、较佳的,所述第一压辊的压辊面和/或第二压件的压面设有凸起。

22、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压辊的压辊面和/或第二压件的压面设置凸起,使生产的产品形成流槽或切断废料,以达到生产目的。

23、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辊压设备,通过将弹性件设置于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在通过间隙调节装置调节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第一间隙时,间隙调节螺丝旋转,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相对运动,作用力于弹性件并使弹性件产生形变,弹性件因形变产生反作用力,作用于第一压件和第二压件,阻止间隙变化,此时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以较小的行程缓慢移动,弹性件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以解决因惯性影响导致难以精确控制间隙大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设备包括第一压件、第二压件、弹性件和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压件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一定位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件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压件,所述间隙调节装置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压件与所述第二压件之间的第一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件包括第二压辊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二定位部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的延伸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压辊,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旋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互啮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有空腔,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第二压辊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外侧并贯穿所述机架伸入至所述空腔内与所述第一压辊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外侧并贯穿所述机架伸入至所述空腔内与所述第二压辊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间隙检测部件和控制器,所述间隙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间隙的大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间隙检测部件和所述间隙调节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间隙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间隙调节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第一清扫部件,所述第一清扫部件的清扫端朝向并贴合所述第一压辊的压辊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传送部,所述传送部的传送面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所述传送面用于放置石墨板,并带动所述石墨板向靠近所述第一间隙的方向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设备还包括进料件,所述进料件包括第三压辊、第四压辊和间隙调节部,所述第三压辊和所述第四压辊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间隙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间隙的进口侧,并与所述第一间隙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的压辊面和/或第二压件的压面设有凸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辊压设备,辊压设备包括第一压件、第二压件、弹性件和间隙调节装置,第一压件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一定位部,第一压辊和第一定位部转动连接,第一压辊和第二压件的延伸方向相同,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压件,间隙调节装置用以调节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之间的第一间隙。在通过间隙调节装置调节第一间隙时,间隙调节螺丝旋转,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相对运动,作用力于弹性件并使弹性件产生形变,弹性件因形变产生反作用力,作用于第一压件和第二压件,阻止间隙变化,此时第一压件与第二压件以较小的行程缓慢移动,弹性件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以解决因惯性影响导致难以精确控制间隙大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程煜翔,骆宇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清能合睿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