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轧辊冷却结构及钢板桩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4601发布日期:2024-03-12 19:1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上轧辊冷却结构及钢板桩轧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轧钢机,具体涉及一种上轧辊冷却结构及钢板桩轧机。


背景技术:

1、钢板桩属于异型钢的一种,包括钢构建筑用的h型钢,围堰或挡水墙施工采用的u型钢或z型钢。钢板桩常用的加工方式有冷轧和热轧,其中,在热轧过程中由于钢材本身的高温会不断传递至轧辊上,为控制轧辊的辊轧工作面温度即控制轧口温度,需要对轧辊不断喷淋冷却水降温。

2、轧机的每道轧口都是上下两个轧辊组合而成,其中,下轧辊由于处在进料导板的下方,因此在进行喷淋冷却时冷却水不会溅射到进料导板上的钢材之上,但是对于上轧辊而言,对其进行喷淋冷却时通常伴随着大量的冷却水滴落或由上轧辊的辊轧工作面溅射至进料导板上的待轧钢材之上的情况,这种情况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于,冷却水接触未进入轧口的钢材会导致钢材本身的温度下降,从而增加工艺参数控制难度,甚至影响产品成型质量,而且钢材在进入轧口辊轧之前接触冷却水会使产品表面出现发黑现象,从而影响产品外观质量,进而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轧辊冷却结构及钢板桩轧机,旨在解决当前上轧辊喷淋冷却过程中冷却水接触进入轧口之前的待轧钢材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轧辊冷却结构,包括喷淋组件和遮水板;喷淋组件用于固定连接在进料导板上方的横梁上,且喷射端朝向上轧辊的辊轧工作面;遮水板的一端用于固定连接在横梁上,另一端朝向上轧辊延伸,遮水板位于喷淋组件的下方并遮挡于进料导板的上方;其中,遮水板用于承接喷淋组件滴落以及辊轧工作面溅射至进料导板上方的冷却水,并引导冷却水于进料导板的两侧排入钢板桩轧机底部的集水槽内。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遮水板的中部设有沿上轧辊的轴向延伸的排水槽,遮水板于排水槽的两侧分别形成适于引导冷却水朝向排水槽流通的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

4、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面自排水槽朝向横梁倾斜向上延伸,第二导流面自排水槽朝向辊轧工作面倾斜向上延伸。

5、示例性的,第一导流面上沿上轧辊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面上沿上轧辊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导流槽;各个第一导流槽和各个第二导流槽均与排水槽连通。

6、举例说明,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沿上轧辊的轴向错位分布。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遮水板沿上轧辊的轴向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挡水板,挡水板与排水槽对齐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

8、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挡水板靠近横梁的位置通过至少一条拉杆连接。

9、示例性的,遮水板的底壁沿上轧辊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筋板,筋板垂直于上轧辊的轴向延伸。

10、举例说明,喷淋组件包括供水管以及沿上轧辊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喷头;其中,供水管用于连接水泵,各个喷头均与供水管连通。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轧辊冷却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上轧辊冷却结构,喷淋组件和遮水板均借助于进料导板上方的横梁进行安装固定,安装布局简单稳定,能够利用遮水板遮挡喷淋组件滴落以及辊轧工作面溅射至进料导板上方的冷却水,避免进料导板上的待轧钢材在进入轧口之前接触冷却水而降温,不仅有利于降低工艺参数控制难度,保证钢板桩成型质量,而且能够消除因待轧钢材提前触水而产生的表面发黑现象,从而提高产品外观质量,进而突出钢板桩产品的质量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钢板桩轧机,包括上述上轧辊冷却结构。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桩轧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钢板桩轧机采用上述轧辊冷却结构,能够利用遮水板遮挡喷淋组件滴落以及辊轧工作面溅射至进料导板上方的冷却水,避免进料导板上的待轧钢材在进入轧口之前接触冷却水而降温,不仅有利于降低工艺参数控制难度,保证钢板桩成型质量,而且能够消除因待轧钢材提前触水而产生的表面发黑现象,从而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技术特征:

1.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水板的中部设有沿所述上轧辊的轴向延伸的排水槽,所述遮水板于所述排水槽的两侧分别形成适于引导所述冷却水朝向所述排水槽流通的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自所述排水槽朝向所述横梁倾斜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导流面自所述排水槽朝向所述辊轧工作面倾斜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上沿所述上轧辊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面上沿所述上轧辊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导流槽;各个所述第一导流槽和各个所述第二导流槽均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沿所述上轧辊的轴向错位分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水板沿所述上轧辊的轴向的两侧边缘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所述排水槽对齐的位置开设有避让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水板靠近所述横梁的位置通过至少一条拉杆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水板的底壁沿所述上轧辊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筋板,所述筋板垂直于所述上轧辊的轴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供水管以及沿所述上轧辊的轴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喷头;其中,所述供水管用于连接水泵,各个所述喷头均与所述供水管连通。

10.钢板桩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上轧辊冷却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轧辊冷却结构及钢板桩轧机,包括喷淋组件和遮水板;喷淋组件用于固定连接在进料导板上方的横梁上,且喷射端朝向上轧辊的辊轧工作面;遮水板的一端用于固定连接在横梁上,另一端朝向上轧辊延伸,遮水板位于喷淋组件的下方并遮挡于进料导板的上方;其中,遮水板用于承接喷淋组件滴落以及辊轧工作面溅射至进料导板上方的冷却水,并引导冷却水于进料导板的两侧排入钢板桩轧机底部的集水槽内。本技术提供的上轧辊冷却结构及钢板桩轧机,能够避免进料导板上的待轧钢材在进入轧口之前接触冷却水而增加工艺参数控制难度,保证钢板桩成型质量,消除因待轧钢材触水而导致的产品表面发黑现象,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胥磊,羿光伟,马永福,任建新,张国玺,高文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津西钢板桩型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